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苦難與輝煌一一一抗戰中囯軍隊重武器的逆襲之路

2024-03-15軍事

抗戰時期,你要問中國軍人最怕日軍的是什麽?答案有三個:一是飛機,二是坦克,三是大炮。這三種武器都讓我們的先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都用輕武器作戰,中國軍人和日本軍人沒有多大的差距。日本人之所以能在極短的時間裏,占領大半個中國,就是因為他們在重武器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 1938年5月,蘭封會戰時,進入河南腹地的日軍第14師團,下轄四個步兵大隊,配有野戰重炮第二旅團,獨立野戰重炮第8聯隊,獨立機關槍第五大隊,獨立裝甲車第一中隊,迫擊炮第5大隊,還有兩個高射炮中隊,總兵力超過三萬人,就是這個第14師團,他們的重炮力量就超過了當時中國200萬軍隊重炮力量的總和。

而蘭封會戰時中國軍隊58師配備的火炮竟還是大清朝時李鴻章從德國進口的六門克虜伯75毫米野炮,在淞滬會戰中,日軍進攻吳淞口兩個多月都沒有攻下,原因就是吳淞口炮台配備了克虜伯大炮。當時的中國只有兩個地方能生產壓制火炮,一個是日本人占領下的東北(那裏是為日本人生產的),另一個就是閻錫山的山西,但是和鬼子相比,質素和產量都不在一個檔次。裝備的低劣,使國軍和日軍的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級。我們的戰士經常是用他們的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坦克大炮。 中國軍隊的主官們,對重武器也是非常的重視,輕易決不會丟掉這些寶貝。1938年,日軍突破馬當要塞後向西攻擊時,湯恩伯13軍110師656團從徐州會戰戰場上撤退下來,駐紮在瑞昌到武昌的公路旁的山上,他們發現了一座彈藥庫,裏面有許多迫擊炮彈,而他們也正好背了十二門迫擊炮到江西。於是他們在公路上設伏,利用迫擊炮伏擊日軍,當天晚上,當日軍車隊來臨時,他們用12門迫擊炮一夜間打出了5000發炮彈,重創了日軍,而中國軍隊卻無一傷亡。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征戰失敗後,入緬部隊中戰鬥力最強的第五軍軍長杜聿明敗走野人山,其下轄96師和軍炮兵團在一路,師長余韶在野人山中的一個小縣孟緩,於1942年五月十三日致電杜聿明希望自己選擇回國路線,杜聿明要求余韶將所有車輛就地燒毀,但大炮是部隊的命根子,命令余韶必須將大炮擡回國內。

因炮身太重,野人山中道路難走,四個人擡不動,要加人擡又不好行走,至二十四日時,已擡病一百多人,因擡炮死亡三十多人。至七月七日,擡炮士兵已死百余人,病二三百人,余韶只好下令將大炮埋於扁嘎,準備以後來取。因擡大炮而死、病那麽多人,最終大炮也沒能擡回中國,說來也令人唏噓不已。

1933年長城抗戰中,中國軍隊投入二十萬人,日軍投入五萬人(另有三萬偽軍),在五個月的戰鬥中,中國軍隊傷亡20余萬人,而日軍加上在熱河作戰才死傷二千六百人。在關內戰死的僅163人,傷838人,最後,民國政府被迫接受了日軍條件,簽訂了【塘沽協定】。中央軍17軍軍長徐庭瑤率部參加了古北口抗戰,在與日軍交戰中,親眼看到日軍的裝甲部隊給中國軍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自己的部下一個個都被鬼子的坦克射殺。而中國軍人拿日軍坦克根本沒有辦法,即使打斷了鬼子坦克的履帶,坦克里的鬼子仍然在開槍,我們的戰士為了炸掉鬼子的一輛坦克,有時就會被鬼子打死幾十上百人。戰後,他立即上書蔣介石,建議成立中國人的坦克部隊。

蔣介石同意了他的建議,1935年,中國從英國購進兩棲坦克32輛,成立了戰車教導營。隨後,中國又購進德國「克虜伯」戰車16輛、意大利 CV-33超輕型坦克20輛,1937年5月,以戰車教導營為基礎,建立中國的「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成為了裝甲兵團團長,說是裝甲兵團,實際上就是一個裝甲團。

這個陸軍裝甲兵團是當時中國第一支也是唯一的一支坦克部隊,成立不久,他們就走上了戰場。中國坦克兵第一次抗擊日寇是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當時,裝甲兵團兩個戰車連配屬給攻打楊樹浦的87師。戰車連的兩位連長也是黃埔學生,他們在觀察戰場的敵情後,遲遲沒有下命令。張治中急了,請你們到上海,不想打仗,如何能行?必須攻擊,否則不要來見我。

兩位連長無奈,明知雞蛋碰石頭,還是硬著頭皮啟動了戰車。當時中國剛引進坦克不久,對於戰法從來沒有和陸軍演練過,坦克攻擊,後面沒有步兵協助,成了光桿司令,極易對付。很快,兩連坦克全部報銷,兩位連長也壯烈犧牲。

淞滬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猛攻日軍在上海的據點,戰車部隊多次參戰。最初,因為戰車采取分散行動,每輛協助步兵攻打一個路口的方法,缺乏彼此的掩護,遭到較大損失。攻擊匯山碼頭時中國軍隊將三輛戰車編成品字隊形,突擊效果很好,但是,由於日軍重武器占有絕對優勢,雖然中國軍隊攻入匯山碼頭,還是無法立足,三輛戰車兩傷一毀。激戰後被毀的那輛戰車是維克斯6噸戰車,這輛戰車堅持到了最後。日軍集中炮火對其轟擊才將它擊毀,這輛維克斯6噸戰車後來被日軍修復後運回東京展覽。

1937年8月21日,楊樹浦方向沖向日軍陣地的中國戰車

日本著名的戰地記者浜野嘉夫曾經拍攝了一張中國戰車沖向日軍陣地的照片,可以看到奮勇沖向日軍陣地的中國維克斯6噸半戰車。這種戰車屬於杜聿明裝甲兵團第一中隊,他們在淞滬會戰中隨88師在楊樹浦方向作戰。在日軍的反坦克槍和重火力面前,這輛戰車的命運可想而知。剛成立的裝甲兵團,沒有和步兵演練過,沒有有效的步炮協同,這輛戰車沖向敵陣雖然悲壯,但也反映出當時中國裝甲兵團的現狀:軍隊在抗戰初期裝甲車輛太少,戰車總數不足百輛,在戰場上顯得杯水車薪,且沒有步兵裝甲兵協同的經驗,戰車部隊因此損失慘重。

南京保衛戰時,當時中國軍隊冒死反擊,中國軍隊向城外三裏山方向日軍實施攻擊。由於日軍未料到中國裝甲部隊參戰,一輛戰車深入日軍腹地,與步兵失去聯系,正遇日本【朝日新聞】采訪團的座車,立即發動攻擊。采訪團的汽車被擊毀,三名記者負傷,著名戰地記者浜野嘉夫被當場擊斃。日軍反擊,但用法制37毫米炮無法擊穿該車裝甲。最後,由於日軍戰車部隊參戰,中國戰車上只有機槍,抵擋不住,終因寡不敵眾被包圍,油盡後被俘。德國I式坦克是當時中國最好的戰車。在南京保衛中,幸存的I型戰車因為撤退的輪渡在碼頭翻沈而全部損失,被日軍打撈俘獲多輛。該部隊對日軍的作戰堪稱英勇,使用德國戰車的中國裝甲部隊曾經攻入日軍一個師團的師團部。遺憾的是,中國裝甲兵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個師團指揮所,否則日軍損失將更加慘重。杜聿明回憶:「此戰後,我的德制英制戰車都完了。」

步炮協防,是在付出了慘重代價之後才學會的。到了1938年,裝甲兵團擴編為第200師,杜聿明任師長。台兒莊戰役時,裝甲兵「共計擊毀擊傷敵裝甲車、坦克三十多輛」,繳獲「中小型坦克八輛」「一五點八重炮二門及履帶式牽引車四輛」。但經過幾次戰鬥,國民黨軍隊坦克損失殆盡。戰爭擴大後,蘇聯向中國提供了88輛T---26坦克,國民政府向歐美各國又購進了一批武器裝備,這當中有九噸半的戰車80輛,德國造彭斯柴油卡車百余輛,美造福特卡車400余輛,美造哈雷二輪、三輪摩托車40余輛。200師由此下轄兩個戰車團、兩個摩托化步兵團和一個戰車防禦炮團,以及特務營、通訊營、搜尋營等,總計2萬余人,中國的裝甲兵團得以重建。

1939年11月15日,日軍兩個師團和一個陸戰旅團在廣西北部灣登陸,隨後占領了欽州和防城,11月24日占領南寧。

12月4日,當日軍部隊抵達戰略要地昆侖關時,遭到了中國軍隊的強勢反擊。中國軍隊動用了步兵、山炮,以及從第200機械化師抽調的15輛坦克對日軍展開了攻擊,幾天之後收復了昆侖關周邊要地,從側翼運動的第200機械化師的坦克,也把昆侖關內的日本守軍全部包圍。這次行動消滅了日本第5師團從台灣抽調的第21旅團,參加此役的日軍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及三個大隊長被擊斃,5000多名士兵死亡,迫使日軍在新年前撤出廣西南部。

昆侖關一役,打出了中國坦克部隊的威名,但杜聿明的200師也傷亡5600多人。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成為中美共同的敵人,美國根據協定,為中國軍隊提供美式裝備。實施美械裝備的部隊計為:第二軍、第五軍、第六軍、第八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五十三軍、第五十四軍、第七十一軍、第七十三軍、第七十四軍、第九十四軍。以上共十二個軍。

每軍成立一個榴彈炮營,每營配備一○·五公分的榴彈炮十二門;每師成立一個山炮營,每營配備七·工公分的山十二門;每個步兵團成立一個戰車防禦炮連,配備戰車防禦炮四門;每個步兵營成立一個迫擊炮排,配備「八一」迫擊炮兩門;每個步兵營成立一個火箭排,配備「伯楚克」式的火箭筒兩具;每個步兵營的重機槍連配備重機槍六挺;每個步兵連配有輕機槍九挺,「湯姆森」式手提機槍十八枝,「六〇」迫擊炮六門(每排兩門)及火焰放射器一個。 每個軍部和每個師部都配備器材完善的野戰醫院一所。自軍師至每個營連都配有完整的通訊器材,包括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報話兩用機等。其他還有工兵器材和運輸工具等等。可以看出,這和國民黨軍隊原來的裝備比較起來,是要完備得多,尤其火力方面更是大大加強了。 第一次遠征軍入緬戰爭失利後,撤入印度的新編第一軍最初只轄新編第二十二師、新編第三十八師,每師步兵三團、炮兵一營(後來增加一營)、工兵一營、通訊兵一營、輜重兵一營、衛生隊一部和一個特務連(作戰開始,新編第三十八師配屬一個戰車營)。每團步兵三營,迫擊炮、平射炮各一連,一個通訊連,一個衛生隊,一個特務排,全團約三千人。每營三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每連三排,每排三個步兵班,一個輕迫擊炮班。總指揮部的直屬部隊計有:炮兵三個團,每團重炮三十六門。汽車兵團有載重汽車四百輛,工兵兩個團,化學兵兩個團(後改為重迫擊炮團),每團有重迫擊炮四十八門,騾馬輜重兵一個團,一個特務營,一個通訊兵營,一個戰車訓練處。他們配備的戰車主要有兩種:謝爾曼M---4A4中型戰車,斯圖亞特M--3輕型戰車。

配備了美械裝備的中國軍人,戰鬥力大為提升,這時的中國軍隊,在裝備方面相比日本一點也不遜色,戰的也獲得了極大的提升。並在以後反攻緬甸和滇西保衛戰中取得了輝煌戰果,基本上是壓著日軍打,戰場上也攻守易勢,不可一世的日軍迎來了可怕的中國對手。在1944年的反攻緬甸胡康河谷之戰中,中國遠征軍的戰車第一營和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師戰車連參加戰鬥,攻入了大洛的日軍第18師團師團部,18師團長田中新一倉皇逃跑。並在孟拱河谷建立了防禦體系,日軍投入了95式戰車和97式輕型戰車,但謝爾曼坦克火力超過了任何日本坦克,雖然日本人將其坦克放在兩道厚土工事墻之間橫向移動打擊中國戰車,並用山炮抵近射擊,但是山炮在第一次射擊後往往來不及繼續開炮就被摧毀,而他們的坦克隱身的土墻也被炸塌,工事反而成為了坦克的墳墓。 這時的日軍也學習當年的國軍,身上纏滿手榴彈,沖向中國坦克,妄圖炸毀中國坦克的發動機。但這些都是徒勞。日軍一萬二千多人的參戰部隊,只剩下了一千七百多人。田中新一也是在日軍第五十三師團的增援下才逃了出去。

1944年10月,遠征軍劍指八莫,八莫是遠征軍回國的大門,在八莫的門戶貴概,日本戰車部隊發生激戰,日本日本戰車大多是95式和94式戰車,這些戰車被稱為「袖珍坦克,」在謝爾曼和斯圖亞特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少數突圍者逃進八莫協助防守。遠征軍經過一個月圍攻,全殲八莫守軍,逃進城裏的日軍戰車,全部被俘獲。至此,在緬甸戰場,日軍戰車部隊再也不敢與遠征軍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