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二戰期間,日軍的太陽旗從來都不是軍旗,真正的軍旗從來沒被繳獲

2024-01-15軍事

二戰期間,日軍的太陽旗從來都不是軍旗,真正的軍旗從來沒被繳獲

近年來,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抗日神劇。之所以稱之為「神劇」,原因在於劇情分散,情節誇大,無法經受住考驗。

日本兵被兒童團用 彈弓 消滅整個連隊,婦女在短時間內用小刀連殺四名日本兵,這些奇葩情節比比皆是。然而,這些抗日劇中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場景,那就是很多日軍在沖鋒時,他們的三八大蓋上都會掛著太陽旗,看起來威武整齊,但下一秒就會被八路軍消滅。

撇開這些不切實際的劇情,那麽在真實歷史上,日軍在沖鋒時是否會掛著太陽旗呢?太陽旗、旭日旗和武運長久旗各代表什麽意思?

這些都值得我們去了解和思考。

你知道嗎?日本 國旗 並非只有太陽旗,實際上還有武運旗和官方軍旗。許多人認為太陽旗是日本的軍旗,但這其實是錯誤的。

太陽旗是日本的 國旗 ,象征著日本這個「太陽升起的地方」。它的正式名稱是「日章旗」,在1870年被定為日本的 國旗

然而,二戰結束後,由於太陽旗與戰爭的聯系過於緊密,使得一些受害者看到它就會想起日本的 侵略 行為。因此,是否繼續將太陽旗作為日本的 國旗 ,成為了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最終,在1999年,日本國會透過【 國旗 國歌 法】,將太陽旗再次正式確定為日本的 國旗 。然而,這也標誌著日本右翼勢力的逐漸活躍,他們透過所謂的【安保法】,試圖挑戰二戰的結果。

在二戰期間,日本 軍隊 使用太陽旗作為軍旗,但只有立過戰功的日兵、軍曹和伍長(低階士官)才能在步槍的刺刀上掛著太陽旗。

這就是為什麽 中國 人對太陽旗「印象深刻」,民間也有人稱它為「膏藥旗」。請註意,這些都不是官方的正式稱呼。

除了我們熟知的太陽旗,二戰時期的日軍還使用了其他一些旗幟,如武運長久旗和16道光芒線旭日旗。武運長久旗是在太陽旗上添加了「武運長久」四個字,出征前,士兵的家人會在旗左側寫上士兵的名字和祝福語,上方則寫有「武運長久」,空白處則簽滿了親友和同事的名字。

士兵們相信,帶著這樣的旗幟上戰場就相當於有護身符的保護。武運長久旗規格和材質不同,通常士兵會貼身攜帶,不會懸掛在辦公室或刺刀上,因為這面旗幟對他們來說非常私密,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讓他人觀看,即使是自己最親近的同事也不例外。

在武運長久旗之外,還有兩面日本的軍旗:陸軍的旭日旗和海軍的太陽旗。旭日旗是由太陽旗演變而來,它在太陽旗的基礎上添加了16道紅色的光芒線,這些光芒線代表了日本皇室的十六瓣 菊花 徽記。

在1870年,透過「太政官布告」法令,確定了16道光芒線組成的旭日旗作為日本陸軍的軍旗。

1939年,德國空軍在德國 國旗 的基礎上稍作修改,將旗幟中心的紅點位置稍微偏離中心,「歪一點」的16道光芒線德國 國旗 就是德國空軍軍旗。

在許多抗日 影視 劇中,德國軍官的辦公室裏居然掛著德國空軍軍旗(因為德國空軍軍旗中間的紅點圖案明顯靠左下方)。

這是非常不應該的,編劇應該惡補一下二戰時期的歷史常識。 除了這些德國 國旗 和軍旗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德國地方連隊旗幟,包括裝甲兵聯隊軍旗,都各有不同之處,也就不過多贅述。

但還有一種旗,在整個第二次 世界 大戰期間,蘇聯、英國 等國 共消滅數百萬德國軍,繳獲了無數卍旗、旭日旗、甚至是鷹擊旗。

卻唯獨連這面旗沒有繳獲到,一面都沒有,它就是德國天皇禦賜的連隊旗。連隊旗是由德國天皇親授,旗冠上的皇室鷹徽記表示著天皇禦駕親征。

只要出了室外,就必須有衛兵保護。連隊旗的 持旗手 通常是連隊裏最優秀的少尉軍官擔任,並且在連隊的編制中還有一個專門的軍旗護衛中隊,負責保衛軍旗。

地位非常高,哪怕是對德國軍大將,看到連隊旗都立正敬禮。如果連隊旗遺失,連隊建制都會被撤銷。也就是所謂的人在旗在,人亡旗毀。

這種天皇禦賜的旗,被德國軍視為精神象征。寧可自己戰死,也要保護旗幟的安全,必要時還會將其燒毀,德國軍有個術語叫「奉燒」。

「奉燒」有嚴格的儀式程式,先由 持旗手 持旗在護 持旗手 的護衛下登上高處,全體官兵對連隊旗行軍禮。然後 持旗手 收卷起連隊旗交給部隊主官,再由部隊主官把連隊旗放入奉燒台,全體官兵再向連隊旗致敬。

最後由部隊主官 親自 點火,全體官兵向連隊旗致敬直到連隊旗完全焚毀為止。

在二戰結束後,為了消除戰爭痕跡,日本陸軍大臣下村定陸軍大將特別命令,全軍各聯隊統一「奉燒」聯隊旗。據統計,當時總共燒毀了444面聯隊旗,其中在 中國 境內燒毀了179面,只有一面聯隊旗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第321聯隊的聯隊旗。

第321聯隊在1 94 5年7月23日成立,剛被授予聯隊旗一個月。聯 隊長 後藤四郎大佐在接到「奉燒」聯隊旗的命令後,決定違抗命令,將聯隊旗保存下來。

他支開了其他人,只留下自己的心腹 持旗手 有吉勝少尉,二人迅速取下旗面,藏到早已準備好的小木箱中,然後只將旗冠和旗桿放到軍旗箱中,帶著只有旗冠和旗桿的軍旗箱趕到儀式現場,按照既定程式,在全體官兵面前燒毀了旗面。

儀式結束後,後藤四郎授意有吉勝將聯隊旗秘密送到山口縣石城山上的日本神社,交給主持友清歡真。直到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訂,日本 恢復 了國家主權,後藤四郎才在家中舉行了小型的軍旗祭,公開了秘密收藏多年的聯隊旗。

1963年3月,後藤四郎將這面「最後的聯隊旗」交給了靖國神社,一直保存至今。如今,這面聯隊旗成為了 唯一 存世的聯隊旗。

刺刀上懸掛著太陽旗的日本兵,他們的行為背後反映了日本人對武士道精神的崇尚。事實上,在 抗日戰爭 初期,日軍的個人素質明顯優於 中國 士兵,而且火力支援及時得當,使得他們迅速占據了大半個 中國

然而到了戰爭的中後期,中日雙方在兵力配置和個人素質上的差距逐漸縮小,雙方開始進行小規模的集團沖鋒作戰,白刃戰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白刃戰需要戰術配合,而在 老兵 的槍上掛上太陽旗,可以迅速集中兵力,臨時指揮作戰,這是日本兵在刺刀上掛旗的最終目的。

抗日神劇對於歷史事實的篡改和誤導,對我們國家,尤其是對孩子們的認知產生了不良影響。歷史不容虛構,日本人的 侵略 並非輕易,而是經過長期的抵抗和犧牲才被擊敗。

二戰的勝利並非一國之力,而是所有參與國家和軍民的共同努力。編劇和導演們在創作過程中,應秉持嚴謹的態度,尊重歷史,不應該為了提高收視率而虛構劇情。

讓我們尊重歷史,勇於面對過去的苦難,以此來 紀念 那些為保衛家園,付出生命的先烈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