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為什麽蘇聯兩個五年就工業化,民國「黃金十年」連大炮都不能造?

2024-07-20軍事

蘇聯兩個五年計劃造的是世界水一流水準的飛機、坦克和火炮,咱們要拿這標準要求國府(也就是果粉所說的「中央」)顯然是過分了。但國府連大炮都造不出來,確實也顯得太那啥了。實事求是地說,國府造炮能力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客觀原因

1.國府直轄的兵工廠器材陳舊

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國府直轄的兵工廠有六個(漢陽、金陵、濟南、鞏縣、華陰、上海),其中除鞏縣兵工廠建立於民國初年以外,大多建立於清末同光年間,器材極為陳舊,到了 蔣公接盤的時候差不多已經到大限了,所以 蔣公接手的這幾個兵工廠最後都不能造大炮了。

其他軍閥控制的兵工廠有些雖然能造炮,但機器也用了很長時間,生產潛力也不大了。就以內地實力最強的閻老西來說,1936年國府考察了太原的西北制造廠的太原兵工廠,看後大搖其頭,認為不但機器很舊,而且缺乏炮架、淬火和制造樣板等器材,也沒有試射場。只能說堪用,要指望它挑大梁是很難的。

所以雖然後來 蔣公吞並了其他軍閥的兵工廠,但也造不出炮來。

2.「黃金十年」時期民國工業水平全方位拉胯

軍工強國往往綜合工業實力就很強,其他配套工業能在各方面給軍事工業提供產品、器材和人才,促進其發展。而從清末到民國,軍事工業基本都是幾個兵工廠在唱獨角戲,很難得到其他工業的強力支援,結果就造成軍事工業發展步履維艱。以下就舉例說明其他工業的拉胯是怎麽拖累兵工的。

冶金工業:民國鋼鐵產量低、質素差,以至於制造槍炮至關重要的鋼鐵原料要從外國購進,以下以金陵兵工廠的鋼鐵來源為例,看看來自哪些國家:

包括閻老西的太原兵工廠造炮鋼鐵原料也大多來自德國等國家,一旦原料被切斷就玩完了。事實上抗戰爆發後特種鋼鐵進口量銳減確實是國府難以生產大炮的重要原因。

化學工業:由於國府的化工極其拉胯,很難為軍工提供大量合格的火藥、炸藥,導致子彈與炮彈的生產受到限制。金陵兵工廠的火藥、彈藥來源中,除了硫磺和造子彈的無煙火藥能夠在本國制造,其他基本也要靠進口。

機械工業:這個更不用說,國府兵工廠的主要生產器材如機床等基本是外購,自己能生產的很少,導致兵工廠無法根據需要進行擴充,產能上不去。此外軍工原料中一些很小的零件如彈簧鋼絲、合金鋼條也需要進口,也在無形中限制了國府的軍工能力。

最後連國府的畜牧業也有問題,由於國府財力有限,難以實作炮兵的機械化,所以炮兵的機動大多數時候要靠騾馬來進行,但清末以後中國的馬政紊亂,馬種退化,負重能力大為降低。當時裝備博(蔔)福斯山炮的炮兵第一旅第一團根據福建的作戰經驗說:「蔔福斯山炮套馬既不能透過,馱載(中國騾馬又不能勝任)又不能持久,除用人力或船舶輸送外別無他法。」[1]導致國府只能將輕量化但威力小的山野炮作為炮兵裝備的首選,以至於無法仿制世界先進水準的火炮,也拖延了仿制和定型制式火炮的行程。

3.生產技術不符合標準化要求

舊中國也很少有專門培訓工人和技術人才的良好學校,導致國府接手的兵工廠和其他軍閥的兵工廠往往極度缺乏合格的技工隊伍。工人的培訓往往是師徒相繼的落後方式,靠經驗成長。以至於後來抗戰的時候各廠要用高薪挖人跳槽。

舊中國軍工工人技術水平落後,又處於被壓迫的地位缺乏工作熱情,這就嚴重制約了軍工水平。前述考察太原兵工廠的人員對閻老西時期的軍工工人的評價就不很高。

此外,國府接手的兵工廠生產的產品大多為逆向仿制,缺乏科學的標準化生產程式,國府直到30年代中期才開始透過各種方式向外國廠商索要圖紙,提高產品質素,當然這時為時已晚了。

二、主觀原因

1.兵工署摸魚導致時間被浪費

蔣公在形式上統一全國後,在1928年設立兵工署作為全國(實際上為中央軍轄區)軍工的領導機關。1928年到1931年兵工署的作用不大,到了九一八之後,兵工工作開始受到重視。兵工署在1932年進行了第一次制式兵器會議,畫了個PPT,準備以仿制法式裝備為主實作制式化。其中還計劃每月生產10到15門的75毫米山、野炮,4門105毫米輕野炮,2.5門105毫米重野炮和2.5門150毫米重榴炮。[2]然後就沒有了下文。

由於當時兵工署和 蔣公都比較青睞德式武器,於是1934年12月又開了第二次制式兵器會議,確定以德式裝備為主實作制式化。1935年兵工署才開始認真考慮大炮的國產化,後來國府開始在株洲籌建制炮廠,這個時候已經是1936年了。對你沒看錯,第二年就開始抗戰了,不消說最後這個制炮廠根本就沒起到作用。也就是說,從1932到1936年,兵工署在造炮上面摸了4年的魚,遲遲不能定下最合適的方案。如果是在蘇聯的話,估計翻了年兵工署就全員去西伯利亞建設社會主義了。

2. 蔣公對既有造炮工廠不夠重視

前面說過, 蔣公直接控制的兵工廠還是有能夠造炮的工廠,特別是漢陽兵工廠(漢造)和上海兵工廠(滬造)。到了 蔣公接手以後,漢陽和上海兩個兵工廠的大炮都停產了。 蔣公不是深挖潛力,繼續利用既有的器材或進行技術改造,而是把上海兵工廠直接拆了,各個部門合並到其他兵工廠。但其他兵工廠也沒有能力恢復造炮,結果 蔣公地盤上的火炮生產全部停擺了。

後來閻老西因為山西軍工虧損嚴重, 蔣公派人在1936年去考察。結論是山西軍工器材陳舊,閻老西又敲竹杠要求中央分擔債務,所以 蔣公就置之不理。然而閻老西的器材雖舊,抗戰前還能正常生產火炮,而 蔣公已經沒有生產火炮的能力了。這種做法頗有點叫花子點菜的味道,結果抗戰開始後太原兵工廠被日軍占領,日本人可不嫌閻老西的機器舊,拆了很多運回本國。所以 蔣公正確做法本該是先把山西造炮的器材運出來,這可比外國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來的器材可靠得多。廣東的兵工廠也一樣,陳濟棠花大價錢造了一座德式造炮廠(潖江兵工廠), 蔣公接收後也基本廢了。可見 蔣公對利用其他軍閥造炮工廠不夠重視,而是由好高騖遠的傾向。

3.軍工發展方向錯誤

為了平衡派系的利益, 蔣公往往會把有限的資金分攤使用,不能用到刀刃上。比如為了照顧海軍的利益,專門撥錢去購買和建造「寧海」、「平海」號巡洋艦。這兩艦的火炮都是外購的,對發展本國軍工毫無用處,反而與陸軍的軍工生產搶奪了資金。另一個例子就是空軍, 蔣公投入巨額資金和意大利合建飛機廠,最後卻只能裝配外購的飛機零件,結果裝配出來的飛機用處並不大,還大大影響了造炮工業的發展。

此外, 蔣公還把主要合作物件選擇為德國,從德國引進生產圖紙。但德國算盤太精,遲遲不肯把火炮技術(即便是已經落後的)轉讓給中國,結果火炮技術轉讓長期無法取得進展(後來在抗戰時期才根據克蘭公司圖紙開始制造37毫米戰防炮),這也是 蔣公識人不明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