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台灣潛艇有個致命缺陷,無法與外界通訊?但可能是故意為之

2024-03-21軍事

【軍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2023年9月份,台灣第一艘自制潛艇「海鯤」號舉行了「下水儀式」,但它真正的下水一直是拖到了今年的3月初才進行的。在今年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海鯤」號將進行各種測試,考察潛艇各個分系統的可靠性。其實自從台灣宣布要自制潛艇之後,各種爭議的聲音一直就沒有斷過,尤其是得知潛艇上使用的很多無法研制的「紅區器材」都采購於海外之後,台灣民間對於這艘潛艇效能的爭議的聲音就更大了。

▲「海鯤」號潛艇,圖片來源:網絡

根據台灣媒體的披露,「海鯤」號潛艇裝備的關鍵性紅區裝備非常多,比較關鍵的如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的戰鬥綜合系統、「雷神」公司制造的數位聲納系統、L3公司的附屬光電綜合潛望鏡系統等等。這些器材整合到「海鯤」號上後,能不能發揮預期中的作用現在還是個未知數。盡管台灣海軍已經公布,所有的這些紅區器材都將在此後的海試中逐一進行檢驗,一旦發現任何問題都將及時做出調整,但是針對這些器材可靠性、適用性的質疑,現在愈發成為了台灣軍迷們關心的焦點。

▲CCS MK-2架構概略,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就在最近,就有台灣網友在網絡上釋出留言稱,台灣自行研制的這艘「海鯤」號潛艇有個致命缺陷,那就是無法與外界通訊。「海鯤」號潛艇潛艇的戰鬥系統,是美國雷神公司的AN/BSY-1,射控系統為CCS MK-2,這些不是什麽高端產品。早在1988年,美國就將這套組合套用在了改良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和「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CCS MK-2是AN/BSY-1的子系統,主要控制的是潛艇的魚雷發射,一次最多可以控制四枚MK-48型魚雷攻擊目標。AN/BSY-1是美國第一代采用分布式架構方式編寫的戰鬥系統,難免有缺陷。

根據美國海軍的實測反應,這套系統的運算速度存在延遲,整合力度也不夠強大。於是到了「海狼級」上,美國海軍便換用了新的AN/BSY-2,CCS MK-2得到了保留,到了「維珍尼亞」級上,則更是換裝了CCS MK-3和AN/BSY-3。AN/BSY-2/3才是如今美軍潛艇的主流,AN/BSY-1則是明顯有缺陷且即便技術泄露了也完全無關緊要的系統。畢竟美國從來都沒打算把現役的以及最好的器材賣給台灣,就算賣了也往往只是徒有虛名,重要的功能必然會遭到閹割。

▲「海鯤」號潛艇,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這都不是什麽新鮮事情了,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有人認為裝備了AN/BSY-1的「海鯤」號,根本無法實作和外界的溝通,這才是最核心和致命的問題。他們認為,過去潛艇作戰主要就是獨立作戰,很少與其他兵力進行配合,但是進入到了現代戰爭之後,潛艇作為重要的水下力量,必須要考慮聯合作戰的問題。

潛艇透過自身的光學、聲吶探測器材,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戰場態勢情況,但如果不能和情報中心進行聯網、重新整理戰場資訊,查閱、編輯以及儲存潛艇本身以及相關編隊的有關資訊,能麽就等於完全被排除在了三軍聯合作戰體系之外。這樣一艘不具備C2通訊能力的「孤狼」,很難在戰場上發揮它的價值。因此它們建議,應該想辦法把裝備了AN/BSY-1的「海鯤」號潛艇,整合到台灣海軍已有的作戰體系當中,使得潛艇在隱蔽的狀態下,也能夠跟其他的兵力相互配合。制造「海鯤」號潛艇使用的鋼材代號為HSLA-80,它的效能並不十分出色,下潛深度也非常有限。有了通訊能力之後,還能夠利用水下潛航器進行偵測,不然6艘自制潛艇在大洋中,和6個「大鐵棺材」沒什麽區別。

▲「海鯤」號潛艇,圖片來源:網絡

這種說法聽上去蠻有道理的,不過「海鯤」號潛艇不能通訊,可能也是「故意為之」。這倒也不是說台灣的軍工部門在搞什麽貓膩,而是和潛艇的作戰理念有關系。通常而言,評價一艘潛艇是否先進,有幾個關鍵性的指標,如在潛行狀態下的靜音隱蔽能力、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水下續航能力、艦艇官兵的整體素質、武器系統的效能等等。其中,能夠排在首位的毫無疑問就是潛艇的隱蔽性,因為一旦失去了隱蔽能力,潛艇的核心價值就不存在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潛艇有70%的時間都和普通的艦艇沒有多大的區別,他們可以在海上穿浪而行,也和其他的艦艇一樣,裝備了艦炮。二戰時期的德國U型潛艇只有30%的時間泡在水下,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當時技術效能不夠先進而導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潛艇技術迅猛發展,這種情況自然就不復存在了,潛艇只有隱蔽的夠好,隱藏的夠深,才能夠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征服者」號核潛艇,圖片來源:網絡

比如在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派遣了5艘核潛艇。這些核潛艇始終不動聲色的埋伏在大海裏,對馬島海域進行封鎖。直到接到命令,「征服者」號才奉命出擊,發射了3枚魚雷擊沈了阿根廷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至此阿根廷海軍就一直龜縮在了港口當中,再也不敢和英國海軍硬碰硬了。當然了,不只是核潛艇,柴電潛艇也有類似的案例。根據外媒的報道,2006年,中國海軍的一艘039型常規動力潛艇曾經跟蹤過美國的「小鷹」號航空母艦。

當時美國的航空母艦正在參加演習,有核潛艇、護衛艦、反潛直升機相伴。但就是這樣的一支龐大編隊,也沒能擋住一艘常規動力潛艇。當時039型潛艇抓住機會悄悄隱蔽,透過了航空母艦編隊的外圍防禦圈,直到逼近對方五海裏時,才從「小鷹」號的側後方浮出水面並且大搖大擺的離開了現場。當時航空母艦上的許多美國官兵都對這一場面驚訝不已,事後也對039型的隱蔽能力刮目相看,可見039型的隱蔽能力之強大。

▲039型潛艇,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案例都充分說明,不管是常規動力的柴電潛艇還是核動力潛艇,只要隱蔽效能足夠強,在戰時都有可能取得驚人的戰績。那麽「隱蔽性」和「融入聯合作戰體系」這兩件事,真的就是完全沖突的嗎?其實不沖突,但似乎並沒有這個必要。現代潛艇為了隱蔽性的考慮,通常安裝了非常先進的通訊裝置,在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作戰模式下,都可以在保持絕對安全和隱蔽的狀態下進行必要的通訊活動。潛艇在水下活動的時候會放出浮標或者拖曳天線,可以接收到岸上單位發出的低頻或者超低頻訊號。但潛艇一般不會主動發出資訊,只是被動地接收就行了。

因為潛艇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會有一片自己的活動範圍。這片水域就是潛艇的伏擊水域,一旦遇到任何目標,便可能直接發起進攻,並不需要把自己感知到的所有資訊都傳送到指揮中心。另外,潛艇就算能夠和指揮中心取得溝通,也可以頻繁的進行重新整理,但獲得的很可能都是些沒用的資訊。

▲潛艇水下通訊的示意圖,圖片來源:網絡

既然是三軍聯合作戰,那麽在指揮中心中呈現的各種資訊就包括了海、陸、空、天各個平台和單位傳送回來的內容,但是通常來說,潛艇只在一定的水域內執行獵殺任務,獲得陸地上或者天空中的資訊,對潛艇來說,根本就沒什麽用。而且頻繁的與外界進行資訊交換,反而很有可能將自身位置暴露,破壞自身的隱蔽性。因此稱「海鯤」號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無法與外界溝通的這種說法,可以說是完全不對的。「海鯤」號或許不是不能溝通,而是根本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