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上甘嶺戰場,秦基偉抱怨部隊被打光,王近山回:那你幹脆回家放牛

2024-03-12軍事

取材爆發於抗美援朝戰爭中「上甘嶺戰役」的電影【上甘嶺】,是誕生於新中國初期的一部難得佳片。「上甘嶺戰役」發生在1952年的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電影【上甘嶺】則在1956年12月1日就完成拍攝並上映,在全國範圍內播放。

「上甘嶺」,對親身進行此戰的誌願軍將士和熟悉此戰的人來說,是無比沈重的三個字。這三個字,被無數誌願軍戰士的鮮血浸濕,又是誌願軍英雄無畏的象征。負責直接指揮上甘嶺戰役的最前沿主將崔建功,從【上甘嶺】上映到他本人離世,一直都沒有看這部電影。

對很多人來說,打上甘嶺戰役是值得崔建功一生吹噓的光榮事跡。可是對他本人而言,那是他不願回想的痛苦。【上甘嶺】拍攝完成後,各大軍區紛紛組織反映。時任昆明軍區參謀長的崔建功,自然也被邀請觀看。電影剛放沒一會,他就離席沒再回來。

別人看【上甘嶺】是看電影、了解這段戰役;崔建功看【上甘嶺】,看到的卻是當年絞肉機般的殘酷戰爭場景。他告訴戰友,自己不看【上甘嶺】,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我們師在這傷亡了那麽多人,我怎麽看的下去?而且這拍的哪像打仗,簡直就是鬧著玩!好人死不掉,壞人全死光。真是這樣的話,我這個師長也太好當了。」

上甘嶺戰役主要的三個指揮官,王近山、秦基偉、崔建功。他們一級套一級,指揮著這場血肉磨盤般的戰役。

上甘嶺戰役的進行有一個大背景:板門店談判還在進行。經過五次大規模的戰役後,北韓半島的戰爭陷入僵局中,兩股軍隊「停」在「三八線」一帶。1951年7月10日,美國人被迫進行停戰談判。這場談判堪稱史上進行時間最長的談判之一:歷經747天。

雖然在進行談判,但戰場上的流血和槍炮聲,一刻也沒停止,甚至一度發生中斷談判、停止談判的再次全面開戰危機。上甘嶺戰役的結果,可以直接影響到板門店談判桌。上甘嶺戰役進行時,也是第七屆聯合國大會開幕時;而且當時,美國總統開始換屆選舉。

上甘嶺戰役的開端,是1952年10月14日淩晨3點,美第8集團軍司令範弗裏特一聲令下,美軍三百米未知口徑大炮、四十架飛機、一百二十輛坦克,齊向上甘嶺地區的兩處前沿高地進行火力覆蓋。

據統計,當時平均每秒鐘就會有6發炮彈落在我軍陣地。最終數據是,一共發來30萬余發炮彈。如此恐怖的火力轟炸,我軍那兩處陣地上的防禦工事絕大部份被摧毀。大片巖石成粉末,無數塵土彌漫,一幅「天昏地暗」的末日景象。

轟炸即將結束之際,敵軍7個營分成六路,向我軍那兩處陣地襲來,一副勢在必得的模樣。這兩處陣地上,各布置有我軍一個連。剛經歷炮火洗禮的他們,如今又要面對數十倍於他們的精銳敵軍。

戰鬥異常殘酷,那兩處陣地幾乎沒一塊是沒被槍炮洗禮的好土,處處有暗紅的血跡。14日一整天打下來,陣地雖然有被敵人占領過,但這天結束時,陣地已經全部恢復。首戰勉強告捷,我軍傷亡五百余(在不斷投人進去),敵軍傷亡近兩千(應該主要是韓軍)。

戰績不錯,可是我軍指戰員知道,這只是開胃小菜,重頭戲還在後面。此次敵軍的進攻,其突然性、規模程度、火力大小、選定的目標(就這兩處制高點陣地,竟擺出如此大的架勢?!!),都是前所未有的。

這註定了,在這之後的戰鬥規模,絕對是會呈現變大的趨勢,不可能會縮小。之後的7天時間,敵我雙方在上甘嶺地區,進行了反復拉鋸式的爭奪戰。15軍軍長秦基偉,從敵軍開炮那一刻,守在電話機旁一刻也沒離開。7天7夜的時間,他都沒好好睡過,哪怕是一分鐘。

秦基偉時刻接收著前線的戰報,一會說奪回陣地,一會說陣地被敵人奪走,一會說奪回陣地。心情起起伏伏,喜悅和沈重不斷交替。負責最前沿指揮的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比秦基偉更焦急,他在作戰室裏一刻也沒離開過,一直下達作戰命令。

他向秦基偉匯報戰況時,聲音都是沙啞的。由於打得實在慘烈,45師的作戰科長,來軍裏向秦基偉匯報戰況時,說著說著失聲痛哭,直不起身子。

崔建功跟秦基偉叫苦,自己手下的部隊要打光了,有的連隊只剩下幾個種子了。秦基偉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於是他也向時任3兵團副司令的王近山叫苦,說部隊傷亡太大,打得太艱苦了。

脾氣一向火爆、一點就著、心直口快的王近山,聽到秦基偉的話後,竟無言良久,最後說了一句:「秦基偉你給我聽好了,要是不把陣地奪回來,你幹脆回家放牛去。」秦基偉能說什麽?回家放牛,不就是不要他打仗了嗎。

聽到王近山的答復後,秦基偉給崔建功回去一個電話,說:「告訴你們師,15軍的人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傷亡再大,也得堅持打下去,我們整個軍都打光、打沒也在所不惜。我們這樣的部隊國內多的是,上甘嶺陣地卻只有一個。要是丟了,你可不好來見我。」

崔建功的回答很簡單:「那當然。」之後,他就去下達新的作戰命令和鼓舞士氣了。他們三人層層叫苦、層層命令的過程中,語調都表現得十分平糊,沒有急躁——急躁都被這上百場的拉鋸消磨掉了。

崔建功在作戰會議上,沒有講那些虛的話,而是拿自己做標桿,給全師下決心:「打剩一個連,我當連長。打剩一個班,我當班長。如果我犧牲了,接替我的就是唐萬成(45師副師長)。

戰役結束後,45師一萬余人,丟在上甘嶺的達到6千余。傷亡過半,卻沒有出現崩潰的情況,這都不是精銳之師能形容的了。在上甘嶺戰役中,45師中湧現出一大批戰鬥英雄。這些戰鬥英雄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不是所有。

上甘嶺戰役是「小山頭打大仗」,打響時半島各地的戰鬥基本就像被按下暫停鍵一般,敵我雙方都在密切關註著上甘嶺這個地方。15軍在上甘嶺打得越好,我軍在板門店談判桌上的腰桿子就更硬。

說一個很少人知道的小知識,上甘嶺戰役中的「上甘嶺」,是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子的名字;而它,就位於敵軍開展炮轟的兩處高地陣地的中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