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喀秋莎,從歌曲到火箭炮

2024-02-06軍事

喀秋莎是蘇聯時期的一首歌曲,屬於那種超級流行樂。

本身創作於戰爭前,隨著戰爭開始迅速傳遍全國,也就是人人都能唱兩句那種程度。

喀秋莎這首歌的俄文:Катюша。

而蘇軍在1941年裝備的一款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因為其保密,對於這個炮的名字和型號都是保密的。

這個火箭炮的生產廠是位於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KоMинтерH)。這個工廠的名字首字母是K,所以廠家在出產的BM-13火箭炮炮身上蝕刻了一個K字母。

因為沒有公布正式名字,所以士兵們對這種武器就昵稱為「喀秋莎Катюша」。

喀秋莎火箭炮以此成名。

BM-13的結構非常簡單。

其發射架就是兩排軌域,火箭彈不是放在軌域上,而是掛在軌域上,所以,軌域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可以掛火箭彈的。

最初原型有24軌域的,但是這樣的其軌域俯仰和旋轉困難,最終定型的是16軌域,實際上就是8個工字型鋼軌,發射軌可以180度水平旋轉以及俯仰調整。

因為是16枚火箭彈,所以喀秋莎的型號全稱是BM-13-16。

其載具原初設計有四輪卡車和履帶式多種,但是戰爭爆發後履帶底盤優先供應坦克,所以喀秋莎最終都是汽車底盤。

早期底盤是Zis-5卡車,後來因為美國援助的 斯蒂龐克US6卡車大量進入蘇聯,所以後期喀秋莎基本都是使用這個卡車底盤了。

喀秋莎的核心是其使用的火箭彈。

M-13火箭彈直徑132mm,全長1450mm,重42.5kg,射程8.5km,裝藥量接近8kg,和152mm榴彈炮裝藥量相當。

蘇聯在二戰前開始研制火箭炮,本身有82mm/132mm/300mm三種規格,不過使用量最多,影響最大的,就是132mm,也就是BM-13這個系列。

火箭炮的優勢是瞬間火力密度極高,一輛車的16枚火箭彈可以在10秒內完成齊射。

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模式可以在車內發射,也可以多車透過電纜連線,同時發射。

火箭炮也有一些天生的缺點,就是再裝填慢,同時精度相對身管火炮更低。

火箭彈初始速度低,起飛階段容易受大氣擾動,所以精度遠低於身管火炮。

按照蘇軍資料,BM-13在3000米射程內散步為120X520米範圍,而122mm榴彈炮的的散步僅3.6X28米。

這樣的精度,使火箭彈作為點打擊彈藥是無法使用的。

但是結合其可瞬間大量發射這個特性,那麽作為大面積覆蓋火力就非常好了。

因為一般身管火炮射擊,是一個持續火力,敵軍在最初炮擊開始就會進入掩體或者其他防護設施中,所以炮擊突然性效果並不會很好。

但是火箭炮高密度第一波打擊,直接就能獲得極大的火力密度,造成足夠的傷害。

1941年6月28日,蘇軍使用7輛BN-13火箭炮,對德軍剛占領的一處火車站進行了炮火覆蓋,對德軍造成重大損失。

這個充分體現了蘇軍對火箭炮使用的模式。

使用模式是預裝填,進入陣地後集中突然發射,快速撤離。

喀秋莎火箭炮還有個缺點,就是有點貴。

1942型M-13火箭彈的成本為962盧布,M-30型122mm榴彈炮的高爆榴彈,配備黃銅藥筒的價格只有198盧布,威力更大的M-10型152mm榴彈炮的高爆榴彈價格只有307盧布。

也就是說「喀秋莎」一次齊射就要打出1.53萬盧布的火箭彈,幾乎相當兩門45mm反坦克炮或三門82mm迫擊炮的價格。五套M-13火箭彈,就是80枚火箭彈成本,大約相當於一門裝備齊全的M-30型122mm師屬榴彈炮的價格。

實際上,同樣口徑火箭炮比身管火炮基本都是要略貴一點,加上每次集中大量使用,所以這個是非常花錢的強襲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