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追火箭」的年輕人:定格天空與烈焰的浪漫

2024-01-20軍事

「五!四!三!二!一!」1月11日下午1時30分,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重力一號」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天港成功發射。火箭的轟鳴聲和人群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人們歡呼雀躍、熱情擁抱,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在發射現場,有這樣一群端著「長槍短炮」的年輕人,他們是航天攝影愛好者,謝集瀟就是其中一位「鐵粉」。

雲上天鏡拍攝

說走就走的旅行

1999年出生的謝集瀟有著超越年齡的成熟與穩重,在火箭發射現場,很多拍攝者遇到問題都會主動去詢問他。

火箭發射前,謝集瀟正在緊張忙碌

謝集瀟與火箭的緣分始於四年前。2020年,謝集瀟正在北京服裝學院廣告專業就讀,當年暑假,正在讀大三的他無意間刷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車即將發射的訊息。起初,他以為只能在電視或網絡上看火箭發射,在網上一查才知道可以親臨現場。於是,謝集瀟開始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是他第一次前往海南文昌觀看火箭發射。

「剛開始對我來說,這可能只是一次平常的旅行,因為我挺喜歡拍東西,也去過很多地方拍攝,所以感覺文昌只是我其中一個目的地。」謝集瀟說,當他真正拍攝火箭發射現場後,卻發現這次拍攝的收獲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

「原來我拍的東西更多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的記錄,用的是第三方視角,而當我拍攝火箭發射的時候,我感覺我也參與了其中,火箭轟鳴的感覺和震撼直擊我內心。」謝集瀟說,他從小對航天就很向往,懷揣航天夢想的他在高中最喜歡玩的正是太空模擬遊戲。

把愛好做成事業

自第一次拍攝之後,謝集瀟便一發不可收拾。2020年11月,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謝集瀟早早來到現場,火箭的發射時間是晚上,他認為視覺效果肯定會超過上次。

火箭發射現場聚集了眾多「鐵粉」

果然,當晚震撼的一幕被他用影片記錄下來,火箭發射時散出的火團,瞬間把文昌發射現場照亮。謝集瀟把影片命名為「中國太陽」 ,一經釋出,影片就達到了幾十萬的播放量,網友反響強烈。

在文昌的兩次成功拍攝,不僅讓謝集瀟增加了信心,還讓他慢慢認識了一些航天「發燒友」,同時,他敏銳地意識到,一個人拍攝只能固定在一個位置拍,再加上第一次帶三台機器,第二次帶六台機器,他已經不堪重負,組建團隊勢在必行。

「既然我們都想一塊拍火箭,如果能在不同位置拍的話,可能效果更好。」謝集瀟說,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在2020年底開始策劃。2021年4月,他約了很多朋友開始組織第一次拍攝活動,他們在社交平台上建立了自媒體賬號,取名為SpaceLens,中文名字「雲上天鏡」,定位為航天科普自媒體。

雲上天鏡拍攝的現場照片在各大平台刷屏

三年間,謝集瀟和夥伴們走過了沙灘、戈壁、大山,足跡遍布中國三大發射場,雲上天鏡的核心成員,也從4人變成了20人。

「我們團隊中80%是學生。」謝集瀟坦言,團隊成員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為愛發電」,目前團隊也正在做商業化的轉型,「像我們拍‘國家隊’的發射,確實是公益性的,現在也跟民營的航天公司合作,幫助他們做發射片和直播,這也是我們最擅長的事情。但現在還是入不敷出的一個階段。」

陪著中國航天「奔跑」

「我家裏人比較開明,支持我追尋夢想,但看我這幾年比較憔悴,家人也比較心疼。」謝集瀟說,為了定格火箭發射的震撼瞬間,他和團隊成員常常在戈壁灘一呆就是兩周。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發射,氣溫零下三十度,那時候我穿得跟粽子似的,十幾個小時挨過去之後,看到返回艙落回來,艙門開啟,我們抓拍到航天員出來的瞬間,那個時候真的是熱淚盈眶。」謝集瀟回憶,雖然當時手腳已經凍得沒有了知覺,但感覺一切都是值得的。

雲上天鏡拍攝的現場照片

長期的拍攝和深入觀察,讓謝集瀟對國內民營航天的發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中國的民營航天事業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肯定有一個‘井噴’的過程,我相信會有很多像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一樣的公司出來,如今正處於井噴前蓄勢待發的狀態。」

「對我來說,現在還是陪著中國航天奔跑的一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努力找到更多盈利的方式,比如帶著博主去看發射等。」對於未來,謝集瀟信心滿滿。

在中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像謝集瀟一樣的年輕人,在國家大事和個體命運間找到了契合點。他們正收拾行囊,奔赴下一場追逐火箭的旅程。

(大眾新聞客戶端 劉玉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