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一野組建了兩個兵團,其中第一兵團的司令員是王震,王震我們都很熟悉,被稱為「王胡子」,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軍政皆能的名將。早年間輾轉長沙、武漢等地,堅持從事工人運動、地下交通和兵運工作。1929年,他參加湘贛革命根據地建立工作,擔任過軍團的政委,級別不低。
抗戰期間,他率領359旅把「處處是荒山」的南泥灣建成為了「陜北的好江南」。抗戰末期,他率領八路軍南下支隊跨越半個中國,跋涉兩萬余裏,被毛澤東同誌譽為「第二次長征」,後出任中原軍區副司令員,指揮部隊實施了著名的中原突圍。
後來,王震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作戰,擔任第一兵團的司令員。1955年,時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第一兵團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兵團,盡管下轄三個軍,但這三個軍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將擔任,其中還有兩位軍長同樣獲得了上將軍銜。
第一位上將賀炳炎
賀炳炎早年間跟隨父親參加賀龍部隊,在紅二軍團擔任擔任過隊長、團長、師長等職。在整個紅軍時期,六次負傷,尤其是1935年的瓦屋塘戰鬥中,甚至失去了右臂,成為獨臂將軍。
抗戰期間,賀炳炎仍然在賀老總麾下,擔任過團長以及第358旅副旅長等職,率部轉戰冀中、冀南、冀魯豫等地,開辟了大清河北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期間,賀炳炎跟隨彭老總參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戰役。而在解放大西南之後,賀龍把他調到了四川,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軍區司令員。
其實,本來賀炳炎是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可廖漢生卻堅持要求自己授中將,賀龍也鑒於自己喝廖漢生特殊的關系,支持了他的做法。因此,空出來的位置,也讓賀炳炎成為了唯一的一位準兵團級的上將。
第二位上將彭紹輝
彭紹輝參加過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的平江起義,他的入黨介紹人正是黃公略。彭紹輝逐漸成為彭德懷領導的紅3軍團帳下猛將!
在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彭紹輝率紅1師參加草台崗霹靂山戰鬥,並帶頭沖鋒陷陣,結果左臂連中兩彈,臂骨被擊碎,但仍不下火線。因傷勢嚴重,做了3次手術都沒成功,最後只得截去左臂。
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後,彭紹輝調任紅四方面軍第30軍參謀長,紅二、紅四方面軍會合後,彭紹輝調任紅二方面軍第6軍團參謀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彭紹輝任八路軍第120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兼教導團團長,後任新編第358旅旅長。
解放戰爭期間,彭紹輝任西北野戰軍第7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7軍軍長等職。
1952年,彭紹輝擔任了大軍區西北軍區的參謀長,後又擔任了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可以說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完全是實至名歸。
除了三位獲得了上將軍銜之外,政委和另一軍長卻僅獲得了中將軍銜,這是怎麽回事?
兵團政委徐立清
徐立清19歲的時候參加了紅軍,擔任過軍政治部主任,這樣的級別可不低。抗戰時期,徐立清擔任過陜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4旅政治委員,是旅級幹部。
1949年初,徐立清擔任一野第2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後升任為一野第一兵團政委。
1952年評級時的標準來授予的,徐立清當時被評為了正兵團級。因此,按照授銜的規定,正兵團級授予上將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徐立清卻堅持降銜,其實包括之前他就已經讓級了,可沒有得到同意。這一次又要求降銜,也是在他的堅持下,上級才同意。所以,在1955年授銜時,徐立清成為了唯一一位正兵團級中將。
徐立清也是著名三讓將軍,包括以後他也堅持讓位給年輕人。可見,徐立清被授予中將,完全是他自己高風亮節。
至於另外一位軍長,他就是郭鵬
在開國中將裏面,郭鵬被稱為「硬漢」,他曾先後17次負傷掛彩,身上留下一個個傷疤。他參加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去做兵運工作,不幸被捕。紅三兵團軍團攻占長沙,郭鵬和難友才得以釋放,並成為彭德懷麾下的一員猛將。
紅軍期間,他做過32軍參謀長,說起來他的級別也不低,很多上將在這個時期也僅僅是師長而已。
抗戰期間,郭鵬擔任過旅參謀長,以及第359旅的副旅長。抗戰勝利後,郭鵬升任旅長,後在大西北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戰軍第2軍第一副軍長。到了1949年6月,又升任任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2軍軍長(王恩茂任政委)。
在之後跟著王震成功解放了新疆,並且留在了新疆工作。
要說起來,郭鵬在紅軍時期級別並不低,可是發展的比較慢,到了1949年後期才升任軍長,比賀炳炎等人都要慢半步。而且,在1952年,他的評級為正軍級,因此被授予中將軍銜也是非常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