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開國大將初選張宗遜,正式授銜遭降格,9年前這場仗打得很有問題

2024-08-27軍事

1955年1月,解放軍總幹部下發【評定軍銜的工作計劃】用於指導全軍軍銜評定工作。按照這份檔的指示,解放軍評定軍銜主要是依據現任職務,政治品質、業務能力,以及在軍隊中服役的經歷和對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這幾方面進行綜合考量。

其實,在元帥和大將這兩個高等軍銜上並沒有多少爭議,榜上有名的人,多多少少都是實至名歸的。

但是張宗遜的授銜卻是一個意外,在1955年1月16日彭德懷與羅榮桓首次聯名上報毛澤東的大將預授名單中有15人,張宗遜排在第10位,比許光達要高兩個名次,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大將名單出來後只有10位,而正好排在第10位的張宗遜卻被許光達「擠掉」了。

雖然評定上將也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但是這種差點就要給我了,最後卻沒有了,正常人估計得炸毛。

黃埔五期畢業的張宗遜,1924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入黨,1927年9月追隨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擔任工農革命軍第1軍10連連長,是「我軍創始階段的少數幾個連長之一。」

由於受過軍校教育,又對革命信仰堅定,毛澤東很快就發現了張宗遜的作戰才能,曾提拔其為特務連的副連長,主要負責保護毛澤東的安全,因此有人稱張宗遜是毛澤東的「貼身保鏢」。

在紅軍時期,張宗遜在毛澤東的培養下,先後擔任紅1方面軍12軍軍長,紅軍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

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張宗遜擔任八路軍第120師358旅旅長,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正規旅,是國民政府承認的,當時八路軍一共3個師,6個旅。

相比之下,許光達只是120師的獨立第2旅旅長,八路軍中大多數獨立團,獨立旅一類的番號,都是沒有正式編制的,可以說許光達的資歷就比張宗遜差了點。

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也就是一野的二號人物,是彭德懷的得力助手。

1952年擔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是僅次於聶榮臻、粟裕、黃克誠的第四副總參謀長。

1955年初次擬定大將時,張宗遜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職務也是夠用的。

可以說,張宗遜在評選大將這件事上,資格、職務方面是夠級別的,在業務能力上肯定沒得說;在政治品質上,肯定也沒問題;如果要真要找點毛病,那也只能在對革命事業做出貢獻上來找了。

所謂對革命事業做出貢獻,一方面是要看指揮打了多少勝仗,殲敵多少,對解放事業做出了多少貢獻;另一方面就要看在戰爭時期發展多少根據地。

當然,打了多少勝仗,殲了多少敵人,在含金量上也沒有發展根據地重要,實際上我軍很多元帥本身並非打仗的元帥,而是出自政工系統,比如我軍中的聶榮臻、羅榮桓等元帥,就以發展根據地出色為主。

這也是我軍與他國軍隊不一樣的地方,大多數國家的軍隊都是以軍功來評定軍銜,而我軍是人民的軍隊,只有把人民發動起來,才是最大的成功。

抗日戰爭初期,山東軍區工作不好做,後來中央派羅榮桓去山東,使得山東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敵後根據地。

張宗遜在抗戰時期,實際上就是沒有發展出大的根據地,358旅抗戰初期就是4000多人,到1943年抗戰尾聲,也只有10000多人,遠遠沒有其他旅長發展得猛。

這一點跟386旅的陳賡比起來就差遠了,陳賡1940年率部開入太嶽地區,後來建立太嶽軍區,影響力就不用說了。

當然,坊間有說張宗遜沒評上元帥是因為指揮作戰,稍有欠缺,尤其是在大同集寧戰役中的表現,更是令人詬病。

大同集寧戰役是張宗遜少有的獨立指揮大兵團作戰,結果卻被傅作義以弱勢兵力擊敗,簡直就是關鍵時刻掉鏈子,毛澤東說他,該厲害的時候沒有厲害起來。

那麽,這一仗究竟是如何打的,竟然讓人如此詬病呢?

1946年6月,中原突圍後,解放戰爭全面爆發,毛澤東給晉察冀軍區聶榮臻、蕭克等人致電,要晉察冀軍區奪取平漢路北段、同蒲路、正太路三條路線,以及大同、太原、石門、保定四個城市。

在這一帶的國民黨守軍主要是閻錫山部與傅作義的晉綏軍,早在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前,國共雙方在這一帶就進行了針鋒相對的軍事行動。

比如1945年9月的上黨戰役中,劉伯承與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軍區挫敗了閻錫山,但是在綏遠戰役中,聶榮臻的晉察冀軍區與賀龍的晉綏軍區聯手也未能攻克傅作義。

所以,在全面戰爭爆發後,聶榮臻認為應該避開傅作義,進攻閻錫山據守的大同,以傅作義和閻錫山之間的矛盾,閻錫山的地盤有難,傅作義未必會幫,國民黨軍各軍之間互相不救援是經常的事。

為什麽選擇大同呢?

大同是中國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在軍事歷史上占據一席之地,而在近代以來,大同豐富的煤炭資源,更讓大同成為戰略要地,近代戰爭打的雖然是人,但是消耗的卻是能源,誰掌握了煤炭、石油,誰就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作為平綏路與同蒲鐵路的連結點,大同更是連結山西與河北的交通要沖,如果能夠打下大同,那麽晉綏與晉察冀兩個根據地就能夠連在一起。

實際上,我軍在當時發展情況不錯,在晉北戰役中,連續解放了10座縣城,孤立了大同,形勢一片大好。聶榮臻等人經過商議認為,不但要打大同,手筆還要大!

為了打下大同,以晉綏軍區副司令張宗遜為大同前線總指揮,晉察冀軍區副政委羅瑞卿任前線政委,總共調集50個主力團,總數十幾萬人,成為全面解放戰爭爆發後第一場大規模戰役。

之所以會選擇張宗遜,主要原因還是在之前的綏遠戰役中,聶榮臻與賀龍聯手失利,再戰有可能的敵手傅作義,擔心吃虧。

解放軍手筆如此之大,戰略訴求同樣大,第一,大量消滅閻錫山與傅作義的有生力量;第二,報綏遠之戰失利之仇,打通山西與河北解放區之間的聯系。

相比於解放軍的大手筆,國民黨方面陣容略微有點拉胯,在大同的守軍為暫編第38師與東北挺進軍馬占山騎兵第5、6師,外加保安總隊等,總計兵力19000人,不足兩萬。暫38師主要由偽軍改編而成,戰鬥力更別提有多拉胯了。

其中的東北挺進軍還是有點實力的,馬占山在抗戰時期也是個狠茬子,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一槍不放投降,馬占山率部一直抵抗到底,最終才以假投降的方式求得一線生機,喘氣過後再次抗戰,雖然最後失敗,當時抗日英雄的名號是跑不了了。

全面抗戰爆發後,馬占山配合傅作義也打了幾場仗,抗戰勝利後,被任命為東北行營政治委員會委員,按理說也是前途無量。

組建東北挺進軍的目的,也是為了讓馬占山率部到東北去,後來美國答套用軍艦護送國民黨軍北上,才把馬占山部留在綏遠。

但是馬占山解放戰場第一次與共產黨軍隊交手就以失利告終,再也不想打內戰了,一直稱病避居北平,不再一線指揮作戰,此時東北挺進軍打著馬占山的旗號,其實也是雜牌軍。

大同守軍就是這樣一支人數不多,成分復雜,建制混亂的隊伍,在張宗遜看來,我軍擁有絕對優勢兵力,拿下大同應該是輕而易舉拿下的事情。

對於閻錫山這邊是沒有什麽擔心的,唯一擔心的就是傅作義那邊的增援,為了防止傅作義增援,張宗遜也做了充足的準備,派遣晉綏軍區獨1旅守卓資山,獨立第三旅等部守集寧,綏蒙軍區第9團在十八台,晉綏軍區第四旅於商都一線,作為阻擊傅作義的右翼兵團。派遣獨立三旅,綏蒙軍區第7團,獨立騎兵團於涼城,張家口教導旅於新堂,作為阻擊傅作義的左翼兵團。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我軍主力於1946年7月31日,對大同發起進攻,經過一個月的激烈作戰,掃清大同外圍陣地,消滅敵軍2000余人。

實際上,這個行程是有點慢的,主要原因是雖然我軍兵力占絕對優勢,但是火力不集中,缺乏攻堅經驗,致使攻堅形成拉鋸,一直到9月4日才進逼大同城下。

大同守軍請求閻錫山救援,但是閻錫山從上黨戰役後,被我軍給打怕了,不敢派兵去增援。閻錫山沒有辦法,只好向蔣介石求援,實際就是想調傅作義來解大同之圍。

傅作義跟閻錫山的關系也很有意思,傅作義早年是閻錫山的「十三太保」之一,是閻錫山提拔起來的,一直屬於晉綏軍序列,也是閻錫山手下最能打的將領。

當初北伐時,閻錫山率晉綏軍出山西響應國民革命軍,閻錫山讓傅作義打先鋒,結果傅作義打得太猛一直懟到奉系的腹地涿州城,後來閻錫山主力受阻就跑回了山西,把傅作義給賣了。

傅作義也爭氣,在涿州城守了兩個月,到北伐大局已定時,得到閻錫山的授意才投降,此戰奠定了傅作義在軍史上的地位,也讓蔣介石眼前一亮。鑒於閻錫山在抗戰時期的拉胯表現,而傅作義在抗戰中敢打敢拼的風格,老蔣在抗戰勝利後就升任傅作義為第12戰區司令,一來是看好傅作義這個人,二來是分化瓦解晉綏軍。

所以,解放戰爭時期,傅作義表面上還屬於晉綏軍序列,實際上已經跟閻錫山兩口鍋吃飯了。

當初我軍制定攻打大同計劃時,也認為傅作義出於跟閻錫山的矛盾,可能不會出兵救援,事實上,大同戰役前期傅作義也絲毫沒有救援的意思。

老蔣一向玩人有一套,知道傅作義心裏的小九九,跟山西人沒有談不攏的買賣,只有談不攏的價錢,老蔣為誘使傅作義出兵增援大同,直接許諾,如果傅作義增援大同,那就把大同劃歸第12戰區。

傅作義雖然已經是12戰區司令,晉綏軍裏面占了一個綏字,似乎能與閻錫山分庭抗禮,但是綏遠畢竟是貧困地區,經濟落後,如果能夠得到大同這樣的城市,後來取代閻錫山也是有可能的事情。傅作義一聽老蔣如此敞亮,馬上就不矜持了,立即答應出兵。

但是以傅作義的兵力還是要慎重一點,畢竟其麾下兵力也不多,於是傅作義將手下大將召集起來閉門連續開了7天軍事會議,做了反復預演。

最終研究出了一條兵分三路救援大同的策略,9月3日,傅作義集中第35軍3個師、暫編第3軍兩個師和4個騎兵師共3萬人,沿平綏路分南、中、北3路向集寧前進,企圖經集寧南援大同。蔣介石在廬山看到了傅作義的作戰報告,立即點贊叫好,說此計劃乃「圍魏救趙」之計。

由於傅作義作戰計劃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我軍尚不知傅作義的作戰意圖,大同前線指揮部認為,此時應該全力打援,後進行攻堅,隨即只留一部份兵力繼續包圍大同,主力部隊進行打援。

圍點打援是我軍最常用的打法,在缺乏攻堅武器的情況下,透過運動戰,來殲滅敵人往往能收到奇效。

然而,這一次張宗遜卻吃了虧,傅作義不是普通將領,對共產黨將領熟悉的打法那是了如指掌,9月5日,傅作義部猛攻卓資山,當時張宗遜認為我軍還可以守一段時間,結果增援沒到位,卓資已經失守。

傅作義攻占卓資山後,我軍還未能判斷傅作義部的救援方向,當時中央軍委判斷,最大可能是待在卓資山不動,其次是向涼城推進,最後是向集寧進攻。可以說,我軍根本沒有料到傅作義的主攻方向竟然是集寧。

當時傅作義在9月7日,秘密向集寧地區隱蔽集結,由於我軍情報做的較差,到第8日傅作義快打集寧的時候,才開始調動主力向集寧增援。

因為進攻集寧一路,是舍近求遠,長途跋涉,而我兵力稀薄的右翼阻擊兵團準備並不充分。

集寧陷落的話,晉察冀軍區首府張家口就會陷入危險之中,所以必須全力救援,當時毛澤東下令:「集寧守軍死守,任何情況下不得放棄,否則執行紀律。」

可以說,傅作義用兵相當詭異,晉綏軍在他的帶領下,裝備可能不如中央軍,但是作戰方略遠勝於蔣介石培養出來的那些黃埔軍官。

畢竟傅作義保定軍校畢業,縱橫沙場多年,素來懂得兵法,我軍從戰略主動變成戰略被動,從進攻大同變成保衛集寧。

集寧大決戰拉開之後,傅作義部展開猛烈攻擊,經過一天的攻堅,當晚我軍全部退入集寧,到11日,我軍主力回援部隊趕到,立即奪回了臥龍山以南陣地和土城子,對進攻敵軍形成反包圍。

傅作義部陷入危機當中,在攻城無果後,打算撤退,遭遇我軍沈重打擊,當天下午,我軍向臥龍山,腦包山之敵發起攻擊, 殲滅暫編第11師大部、第17師一部共5000人,截斷敵西退的道路,將新編第31 師、暫編第17師大部及第11師殘部壓縮在集寧西南的臥龍山陣地。

我軍只剩最後一擊就能擊潰的傅作義部,就在這個時候,我軍前線指揮張宗遜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鑒於9月11日傷亡過大,在12日進行了休整。錯過殲敵的最佳時機,而傅作義部的殘余部隊,在12日收攏過後,從12日拂曉開始二次進攻集寧,集寧城內激烈混戰。

當時張宗遜本來打算殲滅集寧外圍敵軍,攻入集寧城內的敵軍自然不戰而被圍,然而在這時,張宗遜卻又犯致命性錯誤,當時國民黨援軍101師在12日趕到戰場,張宗遜下令放棄對集寧外圍敵軍的圍殲,反而調主力去戰101師。

面對敵軍源源不斷湧入集寧,我軍在集寧的部隊漸漸不支,不得不撤出集寧,隨即董其武在13日策應101師夾擊我軍主力。

然而我軍主力在外圍戰鬥也不順利,張宗遜以為傅作義主力部隊趕來,於是下令部隊撤退,集寧戰役失利。

隨即傅作義派遣援軍去支援大同,9月16日,楊成武縱隊不得不撤出大同。

大同、集寧戰役基本結束,雖然我軍實作殲敵1.2萬人的戰績,連續作戰一個半月給敵人沈重的打擊。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這次戰役中,我軍在戰役初期是占據優勢,但是卻被傅作義的「圍魏救趙」打法,化主動為被動,大同沒打下來,集寧還丟了。

前線指揮部政委羅瑞卿同誌此後評論說:「大同戰役,實際上是一次敗仗……主要的是影響了晉察冀地區在大半年時間內,在對敵作戰中都處於被動地位。」

在此戰當中,我軍首先在進攻大同時未能在短時間內攻破,浪費時間太久,致使國民黨內部達成妥協,蔣介石誘使傅作義出兵。而我軍雖然對傅作義出兵有所預料,但是準備明顯不足,尤其是在作戰中,情報工作做的不好,始終沒有搞清楚傅作義的進攻方向。

等到集寧作戰的時候,本來有機會殲滅集寧的先頭部隊,但是卻錯過了殲敵良機,致使集寧遺失。此戰導致我晉察冀形勢急轉直下,張家口暴露在敵軍打擊之下,不久,傅作義一鼓作氣攻下張家口,晉察冀解放區被一切為二。

傅作義在1947年2月回顧這場戰役時說:「集寧會戰, 最後能得到勝利, 我認為這是一個僥幸」。他認為「第 101 師參加戰鬥之後,共產黨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12日晚上,他沒有去攻擊31師,而去全力打101師,這是共產黨失敗的原因。 如果他那天晚上(12日)去攻新31師,我們的情況就相當危險了。」

就整體情況來說,晉察冀地勢遼闊,前期為阻擊傅作義分兵守備本來就是兵家大忌,當時就應該發揮我軍人數上的優勢,集中火力直接打下大同就把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張宗遜的兩次關鍵性失誤,讓這位久經戰場的老將一度受到質疑,所以才有了1955年授銜時,本來初選已經決定授銜給他大將職務,卻在正式授銜時,把大將軍銜給了曾在其部下任職的許光達。

主要原因其實是,八路軍358旅首任旅長盧冬生在1945年意外犧牲,這就導致紅2方面軍在評選軍銜時,有一些缺乏,所以即使許光達在蘇聯療傷五年,直接錯過長征,但畢竟是紅2方面軍碩果僅存的將領之一,所以才入圍大將之列;而當時紅1方面軍的將帥實在是太多了,必須要減少點比例。

另一方面,當時正在組建裝甲兵團,許光達又是裝甲兵司令,必須要註重這個新兵種,在綜合考慮之下,才將大將軍銜授給了許光達。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許光達「搶了」張宗遜的軍銜,不全是張宗遜打了一場敗仗的緣故,而是有著更復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