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自傳中,有提到中國和印度的人,他並不是贊揚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發展,而是讓猶太人羨慕中國和印度一樣有祖國和家園。
但這並非羨慕中國和印度能安逸的生活,而是羨慕中國人和印度人能夠世世代代守護著自己的家園、根植於土地之上。
對於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猶太人這樣的感慨,作為中國人的我們覺得有什麽可羨慕的呢?
不過是兩種不同的民族,一個是周遭時局動蕩,沒有安穩的地方,一個是國泰民安,民眾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作為中國人的幸福感。
猶太人沒有祖國,這是猶太民族歷史上最悲慘的一段往事,想起來都令人心悲酸,猶太人由於歷史上種種原因被迫遷移,不得不離開安慰自己的故土,被迫驅逐到世界各地。
自此之後猶太民族再也沒有擁有過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只能寄居在異國他鄉過著流浪的生活。
以至於猶太人在落腳異鄉後,都會掛上一個「猶太家」的標牌,來讓自己的心靈慰籍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
而內塔尼亞胡所癡迷的中國和印度,卻能一代又一代守護著自己的土地,根植於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內塔尼亞胡也曾感嘆。
猶太民族已經經歷了2000多年的漂泊,如今在以色列國土上猶如夢境般回歸。
內塔尼亞胡作為以色列國一位特殊時期的總理,他憑借一生奮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站在如此高遠的角度看待問題,也能理解他對中國和印度時局穩定的一種羨慕之情。
作為中國的我們又有什麽資格去指責內塔尼亞胡的一番話呢?
況且在他眼中中國和印度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在這幾千年歲月裏,早已見慣風雲變幻,不會隨著一些小事而心浮氣躁。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長城屹立了幾千年古老而年輕的建築,每一個磕碰的印痕都記錄著幾千年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經歷風風雨雨、起起落落。
黃河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更是孕育出中華民族燦爛輝煌文化文明的地方,是中華文化之根。
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勞動人民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以此為根基進行農業生產,有成功則歡慶,有災禍則早早警惕。
在兩千多年前就將這一經驗總結出來,並根據當時氣候變遷命名出二十四節氣,這不僅僅代表著勞動智慧,更是一種文化象征。
詩詞歌賦、典籍文獻更是代表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戰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到唐代的詩仙李白,再到宋代青史留名的大文豪蘇軾,他們留下來的文字,不只是他們自己的自亂,更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與交融。
再到我們所知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術等等,已經很少有人能夠親眼見到,當他們被制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變得十分稀缺。
如此可見中華文化乃是在不斷積累形成的智慧結晶,是從遠古時期一直存在至今,是千軍萬馬耕耘下來的果實,如今已經夠我們吃好幾千年了。
正如內塔尼亞胡一樣,對於自己文化的驕傲與自豪,是找到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地方,是希望能夠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作為中國人,我們當然要對自己身處這片土地而感到開心與驕傲,我們世世代代都能夠守護著這片土地,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實力,更有足夠強大的國力來守護我們的土地,看著世界其他國家對我們也投來贊賞與羨慕的目光。
這種幸福感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家可歸,還有我們有強大的經濟與實力,我們也不會像猶太人一樣成為亡國之君,不會擔心社會底層的人會受到迫害。
國家就像是我們的根一樣,它既不是我們祖宗留給我們的,也不能世世代代僅僅只是我們的,而是能夠陪伴我們的實作一起延續下去的未來。
猶太人的智慧與能力。
就像內塔尼亞胡說的,「人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根植於這片土地上,他們無法逃避這片土地對他們的吸重力」。
這片土地上有墳塋也有手足,蘊藏著生養祖先的種子,承載著先輩們的願景與希望,要讓祖輩們安息,讓子孫更好的生活。
猶太人在歷史上雖然經歷了許多顛沛流離,但他們卻從未放棄過對科學文化事業奮鬥,他們得到的是物質條件,但為了追求靈魂,他們不惜付出更多代價。
從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從優秀作家凱特·蕭邦,再到優秀導演斯皮爾伯格等人,他們都從大海氤氳之間沈浮的浪花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們不相信什麽上帝,他們更相信努力奮鬥所取得的一切成果,他們用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猶太人不需要用勇猛善戰來說明什麽,他們更加理性,更加智慧,遇到問題時不會頭腦發熱,而是會動用頭腦解決問題。
在兇險之地,他們會用智慧逃離危險,在安全精英避世,他們更會用手中的財富購買無形中最安全的保護墻,讓自己在這面保護墻後依舊可以生存下來,創造出更偉大的成就。
正如【聖經】中所說:「你們要以勞作為生,在田間耕種,繁衍生息,這樣我的祝福將會永遠伴隨著你們。」
這段話不僅表現在猶太人建設自己的沃土,更表現在他們前進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與創造所收獲的巨額財富。
也正如內塔尼亞胡所說的一樣,因為他們已經歷了兩千年的漂泊,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擁有一片真正屬於自己的家園,沒有根,他們將如同野草一般隨風而飄。
如同無主之地,會根據當下情況飄向不同地方,有一定程度依附,卻不能紮根許久,他們想要找到目標便會朝向哪個地方去,但這並不是一條長久之路。
他們也渴望建設一片家園,但卻只能依附於各個國家之間,就算是以色列,也只是回歸曾經遺失之地,歷史遺留下來的地方,無主之地何處安放,是他們前進過程中的難題。
所以猶太人雖然不像中國漢子那樣勇猛,更不如漢子重義氣,但卻有漢子的勇猛與骨氣,用頭腦解決問題,用智慧留下的財富巍然屹立,這份毅力令人震驚,也令人敬佩,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結語
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身陷逆境,更彰顯出一個民族骨氣與熱血的一面,正如古老的詩句所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只有經歷過危難時刻,才能明白「億萬斯年」所代表的意思,這依仗於土地之上的力量,為自己的後輩開拓出光明前程,為自己留下可以延續下去的希望、火種、義氣與力量。
所以說不止是內塔尼亞胡值得尊重,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精彩,每個民族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驕傲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