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烏終於大結局?澤連斯基罕見認清現實,普京等的就是這一刻

2024-10-21國際

據參考訊息援引俄新社報道,英國【金融時報】稱,基輔方面正在進行有關向俄出讓部份領土,以換取烏克蘭加入北約或獲得其他安全保障的秘密討論。

報道稱,烏克蘭當局擔心本國擁有的軍隊、武器和西方支持不足以支持其恢復1991年時的邊界。在此背景下,有關方面正在討論解決沖突的替代方案。

【金融時報】稱:「討論正在閉門進行。根據相關交易,莫斯科將對其占領的約五分之一烏克蘭領土保持實際控制,而其余部份的烏領土將獲準加入北約或獲得類似安全保障。」

之前烏克蘭可是一直喊著要把所有失地都奪回來的。現在這是怎麽了?難道是山窮水盡了嗎?俗話說得好,形勢比人強,看來烏克蘭也不得不面對現實了。這種事情要是真的成了,會不會引起更大的風波呢?

烏克蘭這邊一直喊著要把1991年的邊界全部奪回來,現在卻在考慮放棄五分之一的領土,這不是自打嘴巴嗎?不過這場仗打得也確實夠嗆。烏軍這邊雖然嘴上說得硬氣,但實際上可能已經是捉襟見肘了。

那麽,基輔為什麽會在此時此刻考慮這種「艱難的抉擇」呢?這就要從烏克蘭目前的處境說起。

戰爭持續至今,烏克蘭軍隊傷亡慘重,武器裝備消耗巨大,西方援助雖然源源不斷,但仍難以滿足其需求。更重要的是,烏克蘭似乎對最終能否依靠自身力量收復所有失地失去了信心。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烏克蘭的領導人,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你會怎麽做?是孤註一擲,繼續死磕到底,冒著國家徹底崩潰的風險?還是選擇曲線救國,先保住一部份領土,再謀求長遠發展?這無疑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在去年的時候,烏克蘭政府還對俄烏沖突十分抱有希望,認為在西方國家的武器支援下能夠戰勝俄軍,然而到了今年形勢卻突然迎來了變化。

與此同時,烏克蘭副總理奧爾加、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等大批高官接連提出辭職,雖說自俄烏沖突爆發以後,烏克蘭政府和軍方的人事變動一直都很頻繁,但在如此密集的官員請辭是從未有過的;盡管烏克蘭方面並沒有公開這些官員辭職的原因,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身居高位的烏克蘭高官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麽,才打算提前辭職跑路。

澤連斯基的態度在這場博弈中更是撲朔迷離,他時而表態願意與俄羅斯進行談判,時而又發起反擊,似乎在不斷試探著局勢的底線,關於他可能的「逃亡路線」的傳聞更是讓人感到不安,這種反復無常的立場,是否意味著他在為自身的未來尋找出路,抑或是在權衡國家的利益與個人的安危?澤連斯基的每一個決定,似乎都在為烏克蘭的未來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爆料,國際政治觀察家們紛紛站隊,各抒己見。有人認為,烏克蘭此舉實屬無奈,面對強大的對手和持續的經濟壓力,透過領土交換換取和平或成為其最後的希望。而另一些人則持反對意見,指出烏克蘭政府從未公開表達過此類意願,此訊息極有可能是外部勢力為施壓而放出的假訊息。

在這場資訊戰中,每一個細節都被無限放大,每一個猜測都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巨變。但真相究竟如何,或許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美國一直以來都是烏克蘭堅定的支持者,但它可不是慈善家。美國支持烏克蘭,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維護自身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所以,美國可能會對烏克蘭的「割地求和」持謹慎態度,甚至直接反對。畢竟,如果烏克蘭輕易向俄羅斯妥協,那豈不是給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壞榜樣?這對於美國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烏克蘭的「割地求和」戰略,是一場豪賭,也是一場試探。它能否成功,取決於俄羅斯和美國的反應,也取決於烏克蘭民眾的接受程度。

普京似乎從未動搖過他對烏克蘭的戰略目標,在他看來,烏克蘭是俄羅斯歷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約東擴則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場戰爭,是俄羅斯維護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對西方霸權的挑戰。

「俄羅斯不會在戰場上失敗」這句話,既是普京對西方的警告,也是他對俄羅斯人民的承諾,這場戰爭究竟何時結束,又將以何種方式結束?或許,答案掌握在克里姆林宮的決策者手中,也可能取決於國際政治的博弈。

俄烏沖突,不僅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更是國際社會的一場博弈,西方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紛紛對烏克蘭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試圖借此削弱俄羅斯的實力,他們也不希望戰爭升級,更不願意與俄羅斯發生直接沖突。

烏克蘭的未來,取決於他們能否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選擇堅定抵抗,還是選擇妥協求和?是選擇倒向西方,還是選擇保持中立?每一個選擇都關系到烏克蘭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