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重要訊號!德國要歸還中國文物?法國對華拋橄欖枝,歐洲需要中國

2024-04-14國際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中東戰火尚未平息,中國這邊「風景獨好」,德國博物館釋放積極訊號,法國工商界又高調示好,而強大的中國或許是歐洲的「唯一選擇」。

先來說說一說德國,據德國媒體披露,近3年來,多家德國博物館開展了對中國文物藏品的溯源行動,直指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的非法掠奪。與此同時,在關於德國何時才能正式歸還中國文物的討論方面也「已經有了一個開始」。

就在近日,德國柏林的大型博物館專案——洪堡論壇展出了一系列亞洲藏品,其中有不少標註著「非法轉移至柏林」的中國珍品,比如說陶瓷、青銅器、畫卷以及樂器等等,這些大大小小的珍貴文物,歷經滄桑,從紫禁城流散至柏林,從圓明園到洪堡論壇,最終成了柏林民族學博物館的藏品。

據柏林國家博物館中央檔案館副館長霍華德所述,展出的大部份藏品,是在1900年世紀之交來到柏林的,這位多年來一直在研究中國藏品蹤跡脈絡的副館長還當著媒體的面,講述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德國士兵和軍官掠奪中國文物的故事,而這場肆無忌憚的掠奪,持續了整整1年的時間。

隨之而來的結果是整船、整船被掠奪的中國珍品流向了歐洲,值得一提的是霍華德從五年前開始追尋中國藏品的蹤跡脈絡。此前,許多中國藏品都沒有確切的來源資訊,並因此被歸類於「遺失」列表中。如今,經過了深入的研究和探查,霍華德已經能確定一些中國藏品的具體來源。

2021年底德國7家博物館正式聯合啟動了「追蹤義和團文物」的溯源專案,旨在追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被掠奪的中國文物的去向,除了上述7家博物館外,還有多家德國博物院和機構也在給予不同程度的協助。一場跨越時空的正義追尋,拉開大幕。

有分析認為是中國在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等方面的迅速崛起,讓德國各大博物館的態度發生明顯轉變。中國的強大,讓這些博物館從過去的遮掩回避,轉為主動面對歷史罪責。而這無疑是中國崛起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財產尊重的一個有力體現。

與此同時,德國博物館態度的轉變,也讓我們再次認清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只有祖國強大,才能讓承載著中華民族厚重歷史和文化的瑰寶「回家」。

另一邊,我們再來說一說非常看好中國的法國經濟界。

日前,中國商務部「投資中國」法國企業圓桌會在巴黎舉行。數十家法國企業和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歐中投資協會等商協會參會,其中包括法國巴黎銀行、賽諾菲、米其林、法國電力和道達爾。

會上法國工商界人士充分肯定了中國的發展前景,紛紛表示將繼續投資中國。此外不少與會者直言希望本企業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他們之所以如此看重中國市場,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國市場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數十年來,在華法國企業,已涵蓋電力、汽車、通訊、化工、醫藥等諸多領域。法國銀行、保險、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在華設立分支機構,雪鐵龍、家拿夫、阿爾斯通、阿爾卡特等法國企業的名字,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據統計,從企業數量上看,法國是在華投資最多的歐洲國家,在華擁有2000多家公司,員工總數已超過30萬。還有一點值得指出,法國目前是歐盟成員中願意以人民幣作為雙邊經貿結算手段的代表。

正如前文所說,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中東戰火尚未平息,中國這邊「風景獨好」。在不利的全球環境下,中國經濟回升向好且長期向好的趨勢保持不變。而中國仍是全球發展的最大引擎,並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智能制造、綠色能源、數碼經濟等新興領域,讓全球投資者抓著中國不放。

其實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資金、人才和技術,而是缺少能讓各類資金、人才和技術迸發活力的營商環境。而中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也給了在華法國企業更大的信心。

還有一點很重要,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為兩國促進相互投資、鞏固夥伴關系提供了良好契機。精明的法國企業,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良機。而在華法企,也正在用親身經歷和實際行動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投下信任票。

最後,我們來說一說深陷能源轉型困境的歐洲。

俄烏沖突延宕至今,給長期依賴俄羅斯油氣的歐洲國家帶來愈發嚴重的能源危機。在此背景下,歐洲迫切希望實作能源轉型,並且希望利用能源轉型的機會促進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強大競爭力讓歐洲一籌莫展。要知道,在綠色能源產業的全球舞台上,中國已然占據了壓倒性優勢,當然歐洲各國也可以像美國那樣,透過關稅和補貼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然而對於經濟實力明顯下滑的歐洲國家來說,這樣做的成本太高,且需耗費大量的時間。

思來想去,歐洲再次瞄準綠色再工業化,想要透過綠色再工業化將氣候和經濟目標結合起來,透過投資關鍵領域來促進工業結構的發展,以減少排放,但是歐洲想要打造「歐洲制造」的能源轉型。想法是美好的,但現實卻很骨感。「歐洲制造」的能源轉型,將不如當前的模式有效,因為「歐洲制造」的能源轉型,很貴且很費力。

要知道自2020年新冠疫情,尤其是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歐洲便陷入嚴重的能源危機。期間,綠色再工業化的概念,開始在歐洲流行起來。

然而歐洲「下手」明顯晚了。多年來中國一直在補貼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生產,現在在該領域基本上可以說是「無國能及」。就以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為例,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已占世界市場的80%,價格比歐盟或美國生產的便宜至少一半。中國還主導著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生產的整個價值鏈,如此巨大的優勢是「歐洲制造」可望而不可及的。

對於眼下的歐洲來說,選擇繼續進口「中國制造」,追求更快速、更廉價的能源轉型,貌似是更明智的選擇。然而繼續采用這種模式意味著會越來越依賴中國,但是又能怎樣呢?歐洲可能已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