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為啥美國能搞掉米洛舍維奇、薩達姆,卻拿北韓沒轍

2024-10-20國際

1999年,隨著北約的轟炸聲響徹貝爾格萊德,米洛舍維奇的南斯拉夫政權開始崩塌。四年後,2003年,美軍坦克駛入巴格達,薩達姆·侯賽因的統治迅速瓦解。然而,在東亞的另一端,北韓這個封閉且孤立的國家,盡管長期與美國處於對立狀態,卻始終屹立不倒。

美國曾經透過軍事幹預迅速終結了米洛舍維奇和薩達姆的統治,但為何面對北韓,卻始終未能采取類似的行動?

南斯拉夫分裂與米洛舍維奇的崛起

在1990年代初,隨著冷戰的結束和東歐政治格局的重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經歷了劇烈的變革。原本由多個民族和國家構成的聯邦體系,在外部支持減弱的背景下,面臨了分裂的壓力。在這種背景下,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這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開始在塞爾維亞和整個南斯拉夫聯盟中逐步掌握政權。

米洛舍維奇利用其在塞爾維亞共產黨內的影響力,逐漸鞏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在公共場合頻繁發表演講,強調塞爾維亞民族的歷史遭遇和未來的威脅,從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他推行的「大塞爾維亞」政策,主張將所有塞爾維亞人居住的地區統一到一個國家框架內。

隨著米洛舍維奇政策的推行,塞爾維亞與其他共和國之間的關系迅速惡化。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對於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而米洛舍維奇則試圖透過軍事和政治手段來阻止這一行程。1991年,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宣布獨立,米洛舍維奇政府立即派遣軍隊進入這些地區,試圖透過武力維持聯邦的完整。

在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軍隊與克羅地亞武裝力量發生了多次激烈的戰鬥。城鎮被圍困,平民遭受攻擊,整個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結構都遭受了嚴重破壞。在波斯尼亞,局勢更為復雜,不同的民族群體之間的緊張關系導致了持續的沖突和大規模的民族清洗行動。

在米洛舍維奇的指揮下,塞爾維亞軍隊和地方民兵組織在戰爭中采取了極端的措施,如有計劃的屠殺和集體強奸,這些行為被國際社會廣泛譴責為戰爭罪行。盡管面對國內外的強烈反對,米洛舍維奇政府還是堅持其政策,不顧一切地試圖透過軍事手段實作政治目標。

科索沃戰爭與美塞關系惡化

到了1998年,科索沃地區的局勢急劇惡化。科索沃解放軍在村莊和小鎮進行遊擊戰,對塞爾維亞的警察局和軍事哨所發起突襲。回應這種挑戰,塞爾維亞政府軍則部署了重型武器和大量兵力,對涉嫌支持科索沃解放軍的地區進行了封鎖和搜捕。

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對這一地區的動蕩表示出極大的關註,尤其是對塞爾維亞軍隊在科索沃地區采取的強硬措施表示擔憂。美國及其盟國開始向科索沃解放軍提供政治和物資支持,希望透過支持阿族的抵抗力量來迫使米洛舍維奇政府接受更多的政治談判和妥協。

1999年,當外交努力陷入僵局,西方國家認為必須采取更加堅決的措施來阻止科索沃的人道主義災難,北約決定對塞爾維亞進行空襲。

北約的轟炸行動開始於1999年3月,這是北約歷史上首次沒有聯合國授權就對一個主權國家進行的軍事行動。轟炸持續了78天,目標涵蓋了塞爾維亞和科索沃的軍事設施、通訊基礎設施、甚至一些工業設施。

最終,科索沃戰爭和北約的介入並沒有帶來快速的和平解決方案。雖然米洛舍維奇政府在1999年6月同意撤軍,科索沃由聯合國臨時行政機構接管,但這個地區的政治和民族矛盾遠未平息。

2000年,米洛舍維奇在塞爾維亞總統選舉中敗給了反對黨領導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科什圖尼察所領導的塞爾維亞民主黨得到了美國的支持,選舉後,國內的抗議和國際壓力日益增大,最終迫使米洛舍維奇下台。

兩年後,2002年,米洛舍維奇被引渡至荷蘭,接受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的審判。他被指控犯有多項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尤其是他在1990年代波黑戰爭期間的行為,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然而,審判並未順利結束。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維奇在海牙的監獄中去世,未能等到最終的判決。

薩達姆與美國的恩怨

在1980年代,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侯賽因與美國之間的關系一直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上。盡管兩國在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上存在根本性的差異,但共同的敵人——伊朗——讓他們在戰略上達成了一定的默契。當時的伊朗正經歷著伊斯蘭革命,美國和伊拉克都將其視為地區不穩定的主要威脅。

這種暫時的合作關系並沒有掩蓋兩國之間的深層次矛盾。進入1990年,隨著兩伊戰爭的結束,薩達姆的政策逐漸轉向擴張主義,他開始將目光投向鄰國科威特。薩達姆聲稱,科威特在兩伊戰爭期間采取了破壞性經濟政策,導致伊拉克經濟遭受嚴重損失。因此,他認為科威特應當為此負責,並且科威特的部份領土屬於歷史上的伊拉克疆域。1990年8月,伊拉克大軍突然入侵科威特,占領了這個資源豐富的海灣小國。

科威特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同時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占領直接威脅到了全球石油供應的安全,這對於依賴石油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是不可接受的。與此同時,薩達姆還試圖透過綁架數百名西方國家的公民作為人質,來迫使國際社會妥協。

聯合國透過了一系列制裁和決議,要求伊拉克撤軍,但薩達姆拒絕了這些外交壓力。於是,美國開始組建多國部隊,準備透過軍事手段解放科威特。1991年初,海灣戰爭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動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對伊拉克軍隊實施了大規模的空襲和地面進攻。經過數周的激戰,聯軍成功解放了科威特,薩達姆的軍隊被迫撤退。

從1991年海灣戰爭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這段時間裏,薩達姆和美國的關系始終處於對立狀態。美國一直指控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支持恐怖主義活動,而薩達姆則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並在國際舞台上屢次公開與美國叫板。最終,這種長期對立在2003年爆發為全面沖突,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政權在短時間內被推翻,薩達姆本人也在2006年被處決。

北韓的獨特生存策略

相較於米洛舍維奇和薩達姆所采取的激進政策,北韓的領導人金日成、金正日以及後來的金正恩則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這種策略並非在所有方面都與外界妥協,而是透過獨特的外交和國內政策維持了北韓政權的穩定。北韓與美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可以追溯到韓戰。1950年爆發的這場戰爭並沒有以明確的勝利告終,雙方只是透過簽署停戰協定結束了軍事沖突,而沒有真正的和平條約。

美國長期以來對北韓的核計劃和人權問題表示關註,而北韓則認為美國的政策對其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美國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和民主制度,而北韓則是嚴格的社會主義政權,這兩種制度之間的對立在冷戰期間尤為明顯。

北韓國內的社會結構與南斯拉夫、伊拉克等國形成了鮮明對比。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北韓的人口結構具有高度同質性,絕大多數北韓人都是北韓族,沒有像南斯拉夫那樣的多民族共存問題。南斯拉夫的瓦解部份原因正是其內部復雜的民族矛盾,各民族之間的權力和資源分配長期以來存在沖突。而北韓的社會背景則完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統一性大大增強了北韓的社會凝聚力,使得其國內很少出現民族或宗教上的分裂。

與其他國家不同,北韓沒有宗教信仰引發的分裂或動蕩。伊拉克和南斯拉夫則有著復雜的宗教和教派背景,伊拉克的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對立,以及南斯拉夫境內的宗教沖突都是導致這些國家陷入混亂的重要因素。

北韓在國際上的戰略也極為獨特。與米洛舍維奇和薩達姆相比,北韓的領導人一直保持著一定程度的低調姿態。

核武策略與國際地位

北韓的軍事策略,尤其是核武計劃,是該國維持獨立和安全的核心手段。2006年,北韓進行了首次核試驗,向世界展示了其掌握核武器的能力。從那時起,北韓透過一系列核試驗和導彈發射,逐步增強了其軍事威懾力。每一次核試驗的當量和技術復雜度都有所提升,從最初的1千噸當量逐步發展到上百千噸當量的核爆炸力。與此同時,北韓也在彈道導彈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逐漸具備了將核武器小型化並搭載到導彈上的能力。

每當北韓進行核試驗或導彈試射,國際社會都會緊張起來,各國領導人和外交官不得不權衡對北韓采取何種行動。任何試圖對北韓采取軍事行動的國家都必須考慮其後果,因為北韓已經明確表示,如果遭到外部攻擊,它將毫不猶豫地動用其核武器。正是這種核威懾,使得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在對朝政策上更加謹慎。

相比之下,薩達姆·侯賽因的伊拉克和米洛舍維奇的南斯拉夫並沒有這種核威懾能力。伊拉克雖然在兩伊戰爭後嘗試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並沒有取得像北韓那樣的實際成果。

北韓位於東亞地區,周邊有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大國。這兩個國家在北韓半島問題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國。中國與北韓有著歷史上的盟友關系,自韓戰以來,中國一直是北韓的主要支持者。盡管中朝關系有時也會出現緊張,但總體上,中國不願看到北韓政權倒台,因為這可能導致北韓半島局勢的進一步惡化,甚至可能引發大規模的難民危機,直接影響中國的邊境安全。

羅斯在國際事務中對抗西方的立場,與北韓有一定的共同點。北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俄羅斯的利益,特別是在阻止美國及其盟國在北韓半島進一步擴充套件影響力方面。中俄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對北韓的態度也較為一致,雖然它們支持對北韓施加一定的制裁,但也不希望這些制裁過於嚴厲,以至於導致北韓政權不穩定。

薩達姆和米洛舍維奇的失敗在於他們在國際上孤立無援,沒有大國的支持,而北韓則成功獲得了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某種程度的「保護」。這種「大國背書」讓北韓避免了像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那樣被國際社會孤立到無力回天的地步。

參考資料:[1]劉學政,梅仁毅.韓戰與美國的戰爭決策模式[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