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法塔赫和哈馬斯又要來京談判?巴勒斯坦內部份裂,根源究竟在哪裏

2024-07-26國際

今年4月,分別掌管巴勒斯坦加沙走廊和約旦河西岸地區的哈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舉行會晤,開啟兩大派別談判聯合的行程。

那次談判雖然沒有取得具體成果,但政治意義不可謂不重大,在新一輪巴以沖突遲遲無法達成停火協定之際,中方積極促成巴勒斯坦內部和解,對緩和局勢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2023年11月,法塔赫和哈馬斯在卡塔爾舉行會談

近日有訊息稱,哈馬斯和法塔赫又要來北京談判了,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之所以引人註目,除了中方在巴以問題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關鍵在於談判雙方之間復雜的歷史鬥爭和矛盾對立。

哈馬斯的事跡大家了解得比較多,前身是意識形態較為激進的穆兄會,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正式產生於1987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

當時,以色列一輛卡車強行闖入加沙走廊的一處難民營,故意碾死4名巴勒斯坦人,導致巴勒斯坦民族情緒大爆發,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向以色列占領地區扔石塊表達抗議。而這場運動的主導者,就是哈馬斯。

至於法塔赫,則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籌建,並於1959年正式成立。在成立初期,法塔赫也和哈馬斯一樣,主張武裝反抗以色列,而且他們抵抗以色列的時間要早於哈馬斯,打響了武裝反抗以色列的第一槍。

而當前統治約旦河西岸的巴解組織,並不等同於法塔赫,巴解組織是由很多股勢力組成的,法塔赫是其中的主導力量。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同樣地,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也不完全等同於巴解組織,而是根據巴以雙方在1993年簽訂的奧斯陸協定,成立的巴勒斯坦民族自治政府,由巴勒斯坦人民選舉產生。

從權力結構上來說,法塔赫、巴解組織、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相當於「一體三面」,法塔赫都是最重要的主導力量,所以人們通常用法塔赫來指代。

由於巴以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再加上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紛紛與以色列媾和,法塔赫逐漸放棄與以色列進行武力鬥爭,對以色列的態度也從拒不承認轉變為承認其客觀存在,並在以色列的允許下建立起對約旦河西岸的統治。

法塔赫與哈馬斯曾試圖組建聯合政府,但是由於理念上的矛盾,聯合政府很快就破裂了,雙方之間的矛盾也進一步公開化,直至演變為暴力沖突。

2007年6月,哈馬斯用武力奪取了加沙的控制權,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隨即宣布解散聯合政府。從那以後,巴勒斯坦所剩不多的領土就出現了兩個政權:約旦河西岸由法塔赫控制,加沙走廊由哈馬斯控制。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

此後,在阿拉伯國家的調解下,法塔赫和哈馬斯、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都進行了多次談判,巴勒斯坦內部基本實作了停火和武力對抗,但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暴力沖突卻愈演愈烈。

長期以來,以色列一直對巴勒斯坦實行封鎖政策,並不斷蠶食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法塔赫選擇了忍讓妥協,哈馬斯則伺機對以色列發起反抗,但每次都會遭到以色列更加瘋狂的血腥報復。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經造成超過3.8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多數都是婦女和兒童。但因為以色列內部矛盾重重,巴勒斯坦這邊也無法團結一心,以至於沖突遲遲無法結束,更不用說落實兩國方案了。

對於法塔赫和哈馬斯來說,落實兩國方案的前提是要就巴勒斯坦應該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達成一致。前者主張建立一個世俗化的現代國家,後者則希望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哈馬斯堅持透過發動「聖戰」的方式,實作奪回被以色列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的目標。但由於在本輪沖突中遭受重創,哈馬斯的觀念也發生變化,不得不在1967年邊界的基礎上承認以色列的存在,同意兩國方案。

人間若有地獄,該是加沙的模樣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巴勒斯坦內部份歧,哈馬斯不可能像法塔赫一樣放下武裝,法塔赫也不可能與哈馬斯一起武力反抗以色列,以及未來如何進行權力分配,這些都是雙方和解道路上的絆腳石。

退一萬步講,就算巴勒斯坦內部和解,在以色列右翼掌權的背景下,兩國方案幾乎不存在落實的可能。

但不論前路再艱難,也要先邁出第一步,路是人走出來的,如果一味地停留在原地思考,只能徒增煩惱,這正是法塔赫和哈馬斯在北京談判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