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當不成總統了?醜聞曝光後,哈裏斯開始自救,中方收到特殊訊號

2024-10-21國際

哈裏斯在2024年總統大選前夕遭遇醜聞,短短幾天支持率暴跌11個百分點,形勢急轉直下。她急忙和拜登政府撇清關系,甚至不惜投擲「反華牌」來博取選民青睞。但選民真的會買賬嗎?哈裏斯的選情自救,充滿了迷霧與戲劇性。

哈裏斯的2024年總統競選,簡直堪稱一出政治懸疑大片,跌宕起伏,劇情復雜。原本競選聲勢還不錯的她,偏偏在最後時刻「踩雷」兩大醜聞,像個失控的過山車,支持率直線滑落11個百分點。換作任何一位候選人,這一波打擊都堪稱致命,何況在哈裏斯身上,還摻雜著性別、種族和私德問題的復雜交織,讓事情變得更麻煩。

一場失控的政治公關災難
先說說這兩大醜聞。其一,哈裏斯與舊金山市長布朗的「曖昧關系」再次成為輿論焦點。這事其實早在她政壇嶄露頭角時就被挖了出來,但如今再度曝光,難免讓人懷疑她在攀登政治高峰的過程中,是不是走了某些捷徑。雖然政客私生活是私事,但美國選民尤其看重候選人的道德操守,而哈裏斯作為女性候選人,受到的審視和苛責甚至比男性更為嚴苛。

另一個醜聞更加令人瞠目結舌——她卷入了與著名說唱歌手「吹牛老爹」有關的事件。這樁復雜的案件充滿了流言和法律糾紛,涉及毒品、貪汙等醜聞,哈裏斯原本可能只是擦邊,結果因為競選團隊的操作失誤,反而弄巧成拙,成了輿論的焦點。眼看大選逼近,負面新聞纏身,哈裏斯顯然已經坐不住了。

與拜登切割:政治保命術?
被醜聞纏身的哈裏斯,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和拜登撇清關系。這操作可以說是「經典自救路線」:競選失敗別怪我,拜登的鍋我不背!她公開表示,若自己當選,將不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路線。這招看似很靈活,實則冒險。畢竟拜登好歹還是現任總統,哈裏斯這樣操作,意味著她不僅在面對選民壓力,還要應對黨內的微妙局勢。

拜登政府的很多政策確實惹怒了美國選民,尤其是持續的海外戰爭政策,讓普通民眾心生厭倦。美國大選的歷史上,每逢戰爭開支高漲,政客們都要想方設法與戰爭保持距離。哈裏斯利用這點,從政策上「切割」拜登,這似乎很符合當前民眾的心態:選民對現任政府不滿,那我換一條「全新路線」,搞個「哈裏斯風格」。問題在於,她的「風格」真的能讓選民重新愛上她嗎?這不僅取決於她與拜登政府的切割有多幹脆,更在於她如何在短時間內重新塑造一個可信的競選形象。

打「中國牌」:舊套路新花樣?
在自救過程中,哈裏斯還拉出了另一張底牌——對中國的強硬立場。中國,似乎成了每個美國政客在選舉危機時的「必殺技」。甭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反正只要提到中國,選民的耳朵總能豎起來。哈裏斯這回也沒閑著,放出狠話稱,要把「中國威脅」當成她的第一競選要務。

這是個老套卻又靈驗的手段,尤其是在選民反感拜登政府的戰爭政策時,轉移話題顯得尤為重要。哈裏斯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拜登搞砸了戰爭問題,那我就「對外強硬」,特別是對中國,這樣既能迎合國內的反華情緒,也順勢推卸了政府內部的責任。但問題是,這種短期博眼球的策略,真的能挽救她的支持率嗎?

事實上,美國選民對於「打中國牌」早已不是第一次見識。從特朗普到拜登,每位候選人都在競選時炒作過「中國威脅」,結果大家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如今哈裏斯這招老套路再度登場,恐怕效果有限。更何況,炒作對華政策的同時,中美關系又被推到了新的緊張點,中方顯然也註意到了這波競選操作。對於中國來說,美國政客玩這種把戲早已見怪不怪,但真正棘手的是,這可能為中美關系未來的走向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喬治亞州的提前投票:大選結束的「鐘聲」?
與此同時,大選的另一大焦點則集中在喬治亞州。提前投票人數創下新紀錄,選民參與度高得出奇。這一方面說明了選民對大選結束的迫切期盼,另一方面也給了哈裏斯競選團隊更多不確定性。提前投票人數激增,打破了共和黨的傳統競選節奏,這種變化對哈裏斯而言,是福是禍尚不得而知。選民的高參與度可能意味著厭倦當前政局的情緒,也可能預示著更大的變數。

醜聞、切割、打中國牌,哈裏斯能否自救?
哈裏斯的競選策略,看似花樣百出,但本質上卻透露出她的焦慮和危機感。在一連串醜聞和政治操作後,她必須面對一個嚴峻的事實:支持率的下滑不僅源於醜聞本身,還關乎公眾對她道德形象的信任。而這恰恰是她作為一位女性候選人,最脆弱的部份。

她試圖透過切割拜登政府、炒作中國議題來重拾選民信任,這種「政治自救」操作確實能在短期內吸引一部份選民的關註,但是否能夠扭轉選情,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畢竟,美國民眾早已厭倦了這種套路。而在未來的中美關系上,無論是哈裏斯還是其他候選人,可能都不會給中國帶來真正的喘息機會。對中方而言,現在最重要的是看清楚這種變化背後的深層邏輯,提前做好準備,化被動為主動。

總結
哈裏斯的競選歷程可謂波折不斷,醜聞、切割、打中國牌,層出不窮。但這場「政治自救」能否讓她穩住選情,還得看她如何在短期內修復公眾信任。選民對現任政府和戰爭政策的厭倦,或許能給她帶來一些機會,但能否成功脫困,依然懸而未決。而對中國而言,未來的中美關系走向已經悄然埋下了更多變數,值得中方密切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