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希望印度徹底向西方針對中俄,但在金磚峰會前夕,印度倒戈,與中國就邊境問題達成協定並脫離接觸,結束長達4年的邊境對峙,這讓美國措手不及。與此同時,莫迪將在金磚峰會上與中方高層會面。
10月22日,印度外長蘇傑生表示,中印就邊境問題達成關鍵協定,並部份脫離接觸,還恢復了巡邏合作機制。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後,中印關系急轉直下,中印就邊境問題進行了多輪磋商,但印度一直非常強硬,要求中國讓步。而在金磚峰會前夕,中印結束長達4年的邊境對峙。
實際上,印度同意與中國恢復巡邏機制的背景,反映了莫迪政府對當前地緣政治環境的重新評估。莫迪參加此次金磚峰會,對外釋放的訊號不簡單。莫迪連任以來,缺席了上合峰會,東盟峰會等多個重要會議,而此次金磚峰會的出席不僅是他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一種外交姿態,也可能是印度試圖在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印度外交轉向也是基於目前印度的外交困境,最近幾個月,印度在多個外交場合遭遇挫折。首先是與加拿大的外交爭端愈演愈烈,源於加拿大指責印度卷入了一起錫克教領袖的謀殺案。雖然這一指控遭到印度的強烈否認,但雙方的口水戰迅速升級,導致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而這一事件之所以如此引人關註,是因為加拿大背後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印度看來,加拿大敢如此針對印度,就是美國借此逼迫印度讓步。
與此同時,印度在南亞的外交影響力也在不斷減弱。長期以來,印度一直試圖在南亞地區維持主導地位,特別是對孟加拉國、尼泊爾、斯裏蘭卡等鄰國的影響。然而,這些國家近年來開始逐漸擺脫印度的控制,尋求更加獨立的外交政策。孟加拉國和斯裏蘭卡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不斷加深,尼泊爾則在多邊外交上展示出對印度不滿的態度。印度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在削弱,這是印度所無法接受的。
不僅如此,印度在金磚和上合組織內的攪局拖後腿,使得許多國家不滿,印度如果再不調整策略,就會淪為邊緣角色。即便,印度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能獲取最大收益,但對一心想要成為世界大國,想入常的印度卻得不償失。特別是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印度拒絕在俄羅斯問題上完全倒向美國,引發了西方國家的不滿。
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與中國的邊境協定無疑是印度外交政策的一次重大轉變。過去幾年,印度在邊境問題上采取了強硬姿態,不斷增強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並試圖透過「印太戰略」來遏制中國的崛起。但隨著美國自身經濟問題,美國連自己制造業回流都做不到,如何滿足莫迪想要搞印度制造的戰略?
雖然美國為了扶持印度投入血本,將不少制造業轉移到印度,希望印度可以取代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中的地位。然而,印度自身的制造業基礎薄弱,工業水平遠未達到承接高端制造業的能力。相反,印度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卻越來越明顯。例如,印度在太陽能電池板、汽車零部件等領域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這使得印度即便承接了部份制造業轉移,也難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況且以印度的體量人口的當下情況,最好的就是學習中國,摸著中國過河。
而且美國希望印度能夠在中美競爭中選擇站隊,但現實是,印度不僅沒有完全與中國「脫鉤」,反而在經濟上與中國的聯系更加緊密。此次中印邊境協定的達成,進一步表明印度在中美之間采取的是更加務實的態度,印度並不願意完全倒向美國,反而希望在中美俄三角關系中尋求更大的戰略自主性。
一直以來,美國都把拉攏印度當成印太戰略的重要組成部份,以圍堵中國。然而,隨著印度的「倒戈」,隨著中印關系的改善,美國的「印太戰略」遭受重創,美國逼迫印度站隊反噬了自己。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莫迪與中方高層的會晤,印度與中國的關系將進一步升溫。而印度透過這次外交轉向,不僅擺脫了中印邊境問題帶來的沈重包袱,也為未來的多邊合作打下了基礎。印度未來在中美俄三角關系中的角色,可能會更加遊刃有余,既不會徹底倒向美國,也不會與中國或俄羅斯完全結盟,而是在大國博弈中不斷尋求自己的外交空間。不得不說,印度的外交足夠靈活和務實,這種能把「左右逢源」玩到極致的印度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