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局勢朝著最壞方向發展,白俄連續2個大動作,中國要有所準備了

2024-07-11國際

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盧卡申科總統在白俄羅斯獨立日慶祝大會上提醒烏克蘭不要冒險。

已經采取行動應對烏克蘭在白俄邊境的行動,如果情況進一步惡化,將只會招致白俄羅斯的堅決回擊。

白俄羅斯的兩次重大行動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註,甚至有人表示這將導致局勢惡化。

白俄羅斯的兩個重大舉措是什麽?這將對中國造成影響嗎?中國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

最「無辜的受害者」白俄羅斯

在蘇聯解體後不久,西方的和平演變力量已經開始滲透到白俄羅斯,誘導他們放棄親俄政策,轉向歐美。

據俄塔斯社報道,西方國家首先想要瓦解俄羅斯的勢力範圍,透過經濟手段誘使這些國家「脫離」,並鼓勵它們加入北約,以達到「分裂俄羅斯」的目的。

莫斯科的兩個最親密盟友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烏克蘭發生「橙色革命」和後來的廣場事件之後,只有白俄堅定地站在俄羅斯的一邊。

因此,白俄羅斯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痛處」。

歐盟向其國內反對派提供了更多利益支持,導致了一些類似「明斯克騷亂」這樣的顏色革命活動,但都被盧卡申科的軍隊鎮壓了下去。

西方國家希望利用俄烏沖突的機會,徹底消除白俄這個問題國家。

自2022年2月起,白俄羅斯遭遇了來自歐美國家的嚴厲制裁,導致其經濟幾乎完全與歐洲隔離,每一輪制裁均包含針對白俄的具體條款。

按理說,白俄羅斯沒有進攻烏克蘭,也沒有向俄羅斯提供明確的軍事支援,更不存在僱用軍大規模協同作戰的情況。

盧卡申科政權之所以受到西方的封鎖和「圍剿」,是因為他們認為盧卡申科政權放寬了邊境管制,給予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便利。然而,是否有人能夠證明普京在此之前通知了白俄,還是一個未知數。

歐美國家認為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衛星國」,這個稱號已經被貼在了盧卡申科的頭上,無法摘下來。

可以預見的是,即使俄烏雙方達成停火協定,若非西方國家自行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白俄羅斯也將長期受到制裁。

白俄並不是犯下了各種嚴重觸犯西方底線的行為,而只是找了個尋釁的借口。

他們打算透過封鎖和孤立的手段徹底擊垮白俄經濟,迫使盧卡申科下台,然後讓白俄的「民主力量」接管,並轉向西方國家。

局勢開始發展「最壞方向」發展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兼任軍隊統帥,正是這一職責使得白俄政權在多次顏色革命中保持穩固。

白俄羅斯國際政治學者認為,目前歐美國家已經采取了「三管齊下」對白俄羅斯進行極限施壓。

白俄羅斯經濟封鎖導致國內出現動蕩,同時以「加入歐盟」為誘餌,西方支持的反對派接管政權只是他們多種手段之一,他們還有更多對付白俄羅斯的手段。

自去年起,國際極端宗教勢力恐怖組織的襲擊再次活躍,並且主要針對西方敵視的國家。

3月23日,俄羅斯莫斯科郊外的一座音樂廳遭遇了嚴重的恐怖襲擊,導致145人喪生。

7月5日,訊息已經傳達給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稱其國內已經挫敗一起大規模極端宗教勢力暴力奪權陰謀案。這些人計劃制造「導致公民喪生」的混亂。

白俄羅斯國內也在今年5月24日逮捕了兩名塔吉克人。經審訊得知,他們計劃在明斯克籌備恐怖襲擊,但這一計劃被提前偵知泄露了。

官員們認為,他們國內已經處於「高風險狀態」,在這一輪極端宗教勢力的襲擊行動中。

襲擊似乎僅針對特定國家,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關系友好,因此很有可能已經被列入「恐怖襲擊名單」之中。覆寫完畢。

南部烏克蘭邊防軍也在烏白邊境附近頻繁挑釁。

根據白俄羅斯新聞社的報道,從6月起,緊靠白俄羅斯邊界西部地區,北約軍隊正有組織地進行集結。

波蘭和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在波白邊境附近組建了北約軍隊,總人數已經增加到11000多人,總共有10多個戰術小組。另外,烏克蘭可能已經超過20萬人。

白俄羅斯一再強調他們不會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任何行動,北約為何仍然如此緊逼?

有軍事人員推測,這樣做是為了在北約對俄烏局勢惡化時,讓歐洲軍隊能夠直接將戰爭帶入白俄羅斯國內,從而有機會推翻明斯克政府。

為了防止他們在援助烏克蘭時遭受白俄羅斯的軍事幹涉,並且實作之前一直以來計劃的讓白俄羅斯「易幟」的目標,因此白俄羅斯周圍的形勢已經迫在眉睫。

訊息稱,烏克蘭軍隊在恰索夫亞爾地區的交通樞紐城市再次開始了「戰略性撤退」,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遺失的土地越來越多。

白俄羅斯國內民眾最為擔心的是,如果局勢持續僵持下去,那麽北約很可能不會介入,但如果烏克蘭開始大規模撤退,情況將截然不同。

為了確保北約對烏克蘭的援助政策能夠取得成功,他們出兵的可能性將會大大增加,北約必須贏得這場沖突。

馬克龍曾聲稱,西方國家將全力阻止俄羅斯在這場沖突中取得勝利,他們甚至願意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包括派遣軍隊的可能性。

因此,白俄羅斯政府認為,如果局勢真的發展到這種地步,那麽波蘭、立陶宛等國在邊境部署的士兵將不可能是用於防禦的,而是為了摧毀白俄羅斯的抵抗能力。

北約不會感到安心,除非處理這個如此嚴重的「潛在威脅」。

盧卡申科采取「兩大手段」

據白俄羅斯媒體報道,目前針對該國的多種危機,西方的封鎖措施難以在短期內奏效。改變這種狀況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目前,白俄羅斯有機會與中國、印度、東盟等國家加強貿易關系,特別是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往來。然而,白俄羅斯國內交通距離中國遙遠,基礎設施也相對落後,這是限制因素之一。

這一問題需要長期解決,媒體預計短期內經濟好轉的可能性不大,但「比烏克蘭要好得多」。

針對國內恐怖主義襲擊預警情況,白俄羅斯除了加強網絡和線下監控、強化邊境封鎖等措施外,還與中國共同開展了聯合軍事演習。

中國和白俄羅斯兩國軍隊計劃在2024年上中旬在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市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代號為「雄鷹突擊-2024」。

這次演習中,中白罕見地采取了「混編」的形式,雙方軍隊共同完成了營救人質、作戰協作、武器使用等各項科目。

「混編同訓」向白俄羅斯媒體傳遞了一個明確的資訊:中國和白俄羅斯將聯合行動,支持白俄羅斯,並提供必要的支持。

得益於中國的反恐援助,白俄羅斯在打擊恐怖襲擊方面表現得更加遊刃有余。

盧卡申科早已做好準備,以對抗西方國家在白俄羅斯邊界的軍事部署。

7月2日當地時間,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獨立日慶祝大會上指出,北約並非希望結束俄烏沖突,而是計劃把白俄羅斯卷入戰爭。

他還提醒烏克蘭不要「挑撥事端」,因為如果事態升級,只會遭到白俄羅斯的堅決反擊。

盧卡申科為此采用了兩個主要方法。

首先是向邊境增兵。

白俄羅斯已經派遣邊防部隊和特種作戰單位加強邊境防守。此外,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空軍和防空部隊也處於高度戒備狀態。

第二步是最具淪陷性的——將動用核武器。

去年3月25日,盧卡申科申請在莫斯科部署戰術核武器的請求得到批準,到去年6月中旬,第一批核彈頭已經運抵白俄羅斯。

在2024年4月的尾巴,盧卡申科宣稱俄羅斯在白境內部展開了多枚核彈頭的部署。

盡管沒有轉移控制權,這個舉動卻使得白俄成為了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而不是一個「無核國家」。

顯而易見,一旦白俄羅斯擁有核武器,西方在處理俄烏沖突時對白俄進行「順帶打擊」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這種方法非常有效,已經引起了許多國家的關註,甚至有人認為這可能導致局勢惡化。

白俄羅斯總參謀長帕維爾·穆拉韋伊科於6月30日明確宣布,他們使用核武器的條件是國家的主權和獨立受到威脅,一旦發生這種情況,白俄羅斯將會果斷采取行動。

這是北約國家最強大的威懾之一,也意味著如果白俄被攻擊,他們就有權利直接使用核武器進行反擊。

中國需為應對白俄的「兩大手段」做好充分準備。

白俄「緊急手段」給中國的啟示

盡管中國現在保持中立,在全球堅持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原則,但西方國家仍然找上門來采取敵視性政策。

目前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家所面臨的三個問題,同樣適用於中國的立場。

西方正透過各種手段對中國實施關稅管制、壓制和限制經濟發展,這與制裁相差無幾。

中國在台海和南海的主權問題上被反復煽動,引發沖突,似乎有一個廣泛的網絡,也影響到了中俄等國家。

你可以從盧卡申科采用的方法中學到三個備選方案。

白俄羅斯為了擺脫受西方封鎖影響的經濟困境,主動出擊,尋找新的貿易夥伴進行合作,打破西方的束縛。

中國在經濟問題上應該盡快拓展第三世界市場。

既然歐洲可以依循美國的政策對中國實施打壓和制裁,那麽在將來的某個關鍵時刻,他們可能會面臨選擇美國而放棄中國的情況。

因此,及早開拓市場是必不可少的。

已經不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白俄羅斯與中國尋求透過混合演習表達反恐意願。

中國在內部安保措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因此一些被指示的極端恐怖分子將他們的攻擊目標轉移到國外,並瞄準中國在外的華人工程師。

意味著,若要打破僵局,我們可以將反恐任務拓展到多國響應模式,圍繞一些區域性機構展開。

一旦境外的恐怖勢力采取行動,他們將遭到徹底摧毀,從而阻止他們的陰謀破壞中國穩定的計劃。

南海、台海地區的主權問題頻繁遭受挑釁和侵擾,白俄直言主權受到威脅,公開宣布核武器並宣示使用條件。

中國在南海等地大膽出擊,及時展開最大限度的威懾行動,可以有效解決許多問題。

中國在菲律賓今年5月之後繼續采取各種行動,中國采取適當的對策,在6月中旬與菲律賓發生了一場小規模的「摩擦」,隨後中國航母編隊出現在南海海域。

小馬科斯政府經歷這些事件後,對中國的態度突然改善,表達願意進行談判,並聲稱之前的事情是「誤會」。菲律賓在這段時間內的行動也顯得收斂了些。

綜上所述,盡管中國目前處於和平時期,但也必須保持警惕,學習並借鑒西方與那些公開敵對的國家的政策經驗。

盡管歐美經濟體量龐大,軍事實力強勁,但內部並非是一體統一,對待其他國家的手段也並非只有幾種。

中國在新的時代可以透過金磚等國際合作組織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並且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承受住西方全方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