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歐官員聲稱:印度成為向俄羅斯供應「受限關鍵技術」第二大供應國,僅次於中國

2024-10-12國際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10月11日,部份要求匿名的美國和歐洲官員告訴彭博社,印度目前已成為向俄羅斯供應「受限關鍵技術」的第二大供應國,這突顯出切斷俄羅斯總統普京「戰爭機器」出口所面臨的挑戰是何等艱巨。
報道援引的私下評估稱,印度在今年4月和5月的「受限物品」(如微芯片、電路和機床)出口額均超過6000萬美元,約為今年前幾個月的兩倍,而7月這一數據更是躍升至9500萬美元。除了提到印度,這些美歐官員也不忘意有所指地繼續炒作聲稱,在這些「受限物品」的出口方面,「印度僅次於中國」。
當地時間2024年7月8日,俄羅斯莫斯科,印度總理莫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對俄羅斯進行國事存取。 IC Photo
據報道,這些官員稱,最新的數據意味著,進入俄羅斯軍工聯合體的敏感技術中,有近五分之一是透過印度進入俄羅斯的。
新的數據也突顯出,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在削弱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作戰能力方面面臨的困難。由於大多數這類軍民兩用物品被禁止直接出口到俄羅斯,因此俄羅斯開始從第三國購買——有時是從不知情的西方公司的子公司或中介網絡處購買。
美歐官員稱,更讓烏克蘭感到沮喪的是,雖然烏方曾提出這些問題,但幾乎沒有得到印度在外交層面的回應。彭博社也稱,當被問及這一趨勢時,印度外交部拒絕置評。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當地時間10月11日表示,美方將向印度政府官員和企業重申這一日益增加的擔憂。
報道稱,美國和歐盟已將大部份精力集中在一份清單上,該清單列出了在俄羅斯武器中發現的技術或制造這些武器所需的技術。而隨著美西方努力遏制其中一些運輸路線,如土耳其和阿聯酋這兩個主要轉運點,新的轉運中心已經出現。據知情人士稱,這些新地點包括印度、馬來西亞和泰國。
俄烏沖突後,美西方對俄制裁,印度則狂購俄羅斯原油。9月4日,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俄羅斯政府檔披露,俄印間貿易往來不僅限於能源,還涉及電子產品、生產設施等軍民兩用產品。檔顯示,俄羅斯一直從印度秘密采購這些敏感產品,同時尋求在印度合作建廠的可能性。
俄烏沖突後,俄羅斯出口至印度的原油量飆升。 【金融時報】制圖
彭博社也稱,印度在此類貨物運輸中的角色給美西方帶來了進一步的挑戰,因為美歐政策制定者希望培養與莫迪政府之間的夥伴關系,但莫迪政府也在加強與普京的關系。
據報道,近幾個月以來,印度作為「中轉站」的角色,使其成為美歐制裁機構關註的焦點。這些國家的官員已經多次存取印度,試圖讓印度政府打擊走私,一些印度公司也受到了西方的制裁。
今年7月,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沃利·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就曾致信印度三大商業組織,並行出警告,「任何與俄羅斯軍事工業基地做生意的外國金融機構都有可能受到制裁」。阿德耶莫補充道:「無論交易使用何種貨幣,這種制裁風險仍然存在。」
在部份西方人士口中,俄羅斯所謂「戰爭機器」的運轉,還有來自中國的支持。
據英國【金融時報】、美國「政客新聞網」(Politico)當地時間9月11日報道,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當天就在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對記者毫無根據地聲稱,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的物資,「直接幫助」了俄羅斯軍隊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這些不是軍民兩用的技術,這些都是中國為幫助維持、建設和多樣化俄羅斯‘戰爭機器’所做的巨大努力的組成部份。」
【金融時報】認為,坎貝爾此言,是美國首次指責中國向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提供直接支持,標誌著美國官員就中國對俄羅斯的「直接軍事支持」程度做出了新的評估。他的這番說辭,也被認為是在敦促歐洲與美國一道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
此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曾明確指出,中方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更不是當事方,但我們沒有袖手旁觀,而是堅持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不是美國幾句汙蔑不實之辭能夠抹煞掉的。中方從未拱火澆油、借機漁利,從未向沖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武器,並始終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中國企業按照世貿規則和市場規則,同包括俄烏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正常的經貿合作,合情合理,無可指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