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孟加拉大暴動的根源是不公平嗎?

2024-07-23國際

孟加拉國,一個充滿活力的南亞國家,近年來因配額制度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動蕩。

近期,抗議活動在首都達卡和其他城市演變成暴力事件,抗議者與親政府的學生和警察發生沖突,導致多人死傷。這種社會動蕩進一步加劇了民眾對配額制度的不滿和抗議活動的激烈程度。

這一制度的爭議不僅反映了孟加拉國內部的社會矛盾,也揭示了發展中國家在處理公平與機會問題時面臨的挑戰。

01 配額制度的起源

孟加拉國配額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次大陸的歷史背景。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時,孟加拉地區成為東巴基斯坦的一部份,配額制度的雛形就開始形成。孟加拉國於1971年獨立後,繼續沿用了部份舊有的配額制度,以處理社會不平等和促進經濟機會的公平分配。

1971年,孟加拉國規定將政府公共部門的部份職位保留給民族獨立英雄的後代、女性、少數民族和殘障人士等特定群體。

1994年,孟加拉國政府透過了【公務員配額制度改革法】,規定了公務員職位中的配額分配。這一改革 名義上 是為了增加對邊遠地區和社會弱勢群體的支持。然而,隨著社會對公平的關註增加,配額制度的實施效果引發了爭議。一些人認為,配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能力更強的候選人進入政府崗位,從而影響了政府的效率和公正性。 2012年後,配額制分配的公共部門職位比例一度高達56%。

02 哪裏有壓迫哪有有反抗

2014年孟加拉國大選前夕,各政黨紛紛承諾對配額制度進行改革,以爭取不同選民群體的支持。然而,選舉結束後,這些承諾往往未能兌現,導致社會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加劇。此外,政府在處理配額制度爭議時的態度和舉措也反映了其在權力遊戲中的復雜策略,這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安。

2018年在爆發全國性的抗議後,孟加拉國政府曾廢除了配額制度。但到了2024年6月,達卡高級法院的裁決宣布2018年廢除配額制的決定不合法,孟加拉國最高法院維持了這一判決,事實上意味著配額制的恢復。

這一政策的反復引起了廣泛的不滿和抗議。

學生們認為,由於配額制度的存在,優秀的學生得不到他們應得的工作機會。他們主張,只有少數民族和殘障人士的配額應該保留,而女性由於已經取得了社會地位的提升,不應再享有工作配額。抗議者們要求政府實行擇優錄取制度,以確保公平競爭。

暴亂的爆發不僅是因為政策的不公,還因為孟加拉國當前的高失業率。據半島電視台報道,孟加拉國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失業,這加劇了公眾對於就業機會公平分配的渴望。在抗議活動中,學生們與親政府的學生和警察發生了沖突,導致多人死傷。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也敦促當局與示威學生進行對話,解決這一危機。

03 政府的考慮合理嗎?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這次的暴亂又是一場群眾被「誤導」的行為。

配額制度從政府的視角來看,為了保障少數族群獲得社會資源的「優先分配」。在公共部門,尤其是公務員職位的招聘中,要保證公務員職位中的少數民族配額為5%至10%,低收入家庭的成員設立的配額也為5%至10%,女性職位的配額大約在10%至20%之間。

引發的暴亂揭示了發展中國家在追求公平糊機會平等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孟加拉國的情況說明,單一的配額制度往往難以解決結構性不平等問題,反而可能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但另一些「利益受侵害」的人可不這麽認為。

從社會學角度分析,配額制度的爭議體現了社會成員對公平糊正義的不同期待。那些感到被排除在外的群體,往往會對現行政策產生強烈的不滿。而政策制定者在處理這些問題時,必須在公平糊效率之間找到平衡點,以避免社會的不滿情緒升級為暴力沖突。


盡管配額制度初衷是為了促進社會的包容性,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這一事件提醒我們,政策的設計和實施必須充分考慮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以避免引發新的社會矛盾。

面對未來,孟加拉國需要在改革配額制度的同時,加強社會各階層的溝通與合作,探索更加公平有效的政策方案。只有透過綜合治理,才能真正實作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參考文獻

1. Smith, A. (2019). *Quota Systems and Social Unrest: The Case of Bangladesh*. Journal of South Asian Studies, 12(4), 345-367.

2. Ahmed, R. (2020).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Quota System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Bangladesh*.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8(2), 128-142.

3. Khan, M. (2021). *Political Manipulation of Quota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5(1), 7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