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國擁有在地區和全球範圍內這樣做的經濟、外交、技術和軍事實力。」這是即將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美國外交學院說出的話。
布林肯口中的「這樣做」,指的是所謂「改變國際體系核心的基本原則」。在他看來,這是一些國家想要做的事情,包括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然而,以上提到的國家都是「有想法、沒能力」,而中國是唯一一個「既有想法、也有能力」的國家。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談到了中國】
身為拜登政府國務卿的布林肯說出這樣的話,其實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在這屆美國政府看來,中國才是美國的「心腹大患」。
他同時還強調,美國國務院未來的核心工作,就是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並且特別提到了他設立的「中國組」。布林肯認為,這個組織匯集了來自美國各個部門的「中國問題專家」,因此可以更好地協調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
另外按照他的說法,美國並沒有要求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做「二選一」,只不過,與美國建立牢固的關系,對這些國家有著「重要的意義」。
【布林肯聲稱美國國務院之後的重點工作是對付中國】
如今是拜登政府執政的末期,布林肯想要再幹出什麽新的實質性工作,已經是很難的了。同時一些話,布林肯現在也可以敞開來講。對於我們來說,最關註的無疑是他對中國的看法。
很明顯,他在該問題上的態度,是相當負面的。這其實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在過去將近4年的時間裏,美方對於中美關系做出了一系列破壞性舉動。
說到底,拜登政府對於中國的許多認知完全是錯的。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一心想維護自身霸權的美國,對中美關系帶來什麽積極影響,無疑並不現實。
此外,布林肯選擇現在出面表態,也是有原因的。其一就是試圖影響美國之後的外交政策。
【拜登政府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
雖然布林肯不久後就要下台,但對於他一手主抓的工作,他肯定是希望後來者能繼續下去,尤其是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因此,他的一些話並不是對現政府說的,而是對那些潛在的新政府高官。這也是布林肯強調美國國務院「未來核心工作」的原因。
這一點也能體現在布林肯此次發表講話的地點——美國外交學院。
顧名思義,這裏是培養美國外交官的地方。很顯然,布林肯想要影響的是一批人,同時關註相對長遠的布局。不過在現階段,下一屆美國政府對中美關系的影響無疑是更直接的。
從短期來看,如果上台的是哈裏斯,布林肯估計是能松一口氣的。畢竟大家都是「老同事」,哈裏斯的對華政策也大概率延續拜登。但如果上台的是特朗普,布林肯恐怕就沒那麽安心了。
【哈裏斯和特朗普正在角逐大選】
而布林肯表態的第二個原因,恐怕就是給自己「刷政績」,繼續積累政治資本。
雖然他之前暗示自己未來想多陪伴家人,因此不會連任國務卿。但這並不意味著布林肯之後會完全結束美國政壇、完全不工作。
布林肯今年62歲,作為政客來說遠遠沒有到隱退的年紀。他現在強調自己任期內有多賣力、取得了多少成果,不排除是在為之後的事情做打算。
然而,即便布林肯極力想標榜自己,然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的國務卿生涯恐怕都說不上成功,更別說處理中美關系。
【布林肯參加了中美阿拉斯加對話】
在拜登政府剛剛上台,布林肯就與中方代表在阿拉斯加爆發了激烈的交鋒。連一向比較客氣的中方都當面指出,美國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由此可見,布林肯以及與會的美方代表到底是個什麽態度。
那之後,由於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錯誤做法,中美關系一度跌入谷底。即便到了拜登政府的末期,中美關系都說不上好。
不僅如此,由於中方不滿,布林肯還被排除在了中美戰略溝通渠道之外。美方那邊出面的代表,是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雖然從溝通有效性的角度來看,沙利文出面也沒有毛病。但作為國務卿的布林肯,卻在如此重要的問題上以這種方式缺位,不得不說是一種失敗。
【布林肯缺席了中美戰略溝通渠道】
事實上,即便是在美國那邊,也有對布林肯不滿的聲音。在美國米塞斯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看來,雖然布林肯竭力粉飾自己,但沒有什麽可以掩蓋拜登政府4年的失敗苦果。中美關系糟糕、俄烏沖突爆發、巴以沖突爆發、美國無法約束盟友帶來的信譽下降等問題,都與拜登政府以及布林肯有關。
同時,由於拜登政府任期即將結束,他們並不會承擔這種失敗遺產的負擔,而是留給其他的美國人。
話題再拉到中美關系上。可以說,拜登和特朗普政府,都沒對中美關系做什麽好事。然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在未來繼續發生。因為無論入主白宮的是特朗普還是哈裏斯,恐怕都不會拿出改善中美關系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