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烏戰爭至今,看似贏家的美國才是長遠的輸家,中國才是最終贏家

2024-09-02國際

無論表面多麽錯綜復雜,戰爭的實質實際上只有一個——經濟。這是一場關於財富的爭奪與保護的鬥爭。

或許,美國和西方國家並未預料到,原本想借助俄烏戰爭摧毀俄羅斯的經濟、導致其解體,並同時打擊歐盟經濟,以削弱歐元、增強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但最終卻面臨了這樣的局面:隨著美國陣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的占比顯著上升。

英國【金融時報】在8月29日報道,歐美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與其緊密關系,促使中國加大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和降低對美元依賴的力度。

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報道指出,今年7月人民幣在中國的跨境收支交易中所占比例達到了53%,相比於2021年同期的約40%有所上升。

二十年前,人民幣的跨境收支幾乎為零。那麽,這說明了什麽樣的進展呢?

在俄烏戰爭後,人民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比例顯著提升。其根本外部原因是美國陣營對俄羅斯施加了拜登所稱的「淪陷性經濟制裁」。這些美西方的制裁限制了俄羅斯以美元進行交易的能力,從而促進了人民幣在該國的跨境套用。

與此同時,中俄兩國的貿易額顯著上升,進而提升了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總量。6月13日,俄羅斯中央銀行在給俄媒【俄羅斯商業咨詢】的聲明中提到:「過去兩年裏,美元和歐元在俄羅斯市場上的作用持續減弱,這主要是由於貿易轉向東方,以及結算貨幣改為盧布、人民幣及其他友好國家貨幣。」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5月,人民幣在莫斯科的交易占比已達到54%。

與此同時,隨著美西方國家凍結、扣押和沒收俄羅斯資產,全球多個國家對以美元和歐元進行貿易結算以及自身的美元和歐元資產產生了憂慮。許多國家開始積極推動與中國開展貨幣互換貿易。

對此,德國智庫卡內基研究所的研究員普羅科普科分析指出:「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形勢,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自主金融體系的發展。」

此外,中國本身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因此人民幣在海外的使用總量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金融時報】還指出,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貿易正在持續上升,這得益於北京在2023年與沙特、阿根廷和蒙古等國簽署或延續的貨幣互換協定。這些國家都是生產中國所需大宗商品的重要來源。自2022年以來,老撾、哈薩克、巴基斯坦、巴西和塞爾維亞也設立了新的人民幣清算銀行。

最新數據顯示,國際支付網絡SWIFT報告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額已上升至4.74%,創造了歷史新高。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釋出了【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4】。該報告指出,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指數較去年增長了22.9%。與其他主要貨幣的同期表現相比,人民幣國際化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目前,僅次於美元和歐元,已經超越英鎊和日元。

對於包括俄烏戰爭在內的國際局勢,我們應當調整那種渴望迅速見到結果的心態,應該以長遠發展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就像中國經濟總量提升所經歷的過程一樣,我們躋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是經過了數十年的努力才實作的。

總的來說,人民幣的比重上升是以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的下滑為前提。自俄烏戰爭開始以來,雖然美國曾因切斷俄羅斯能源供應而從中獲利,並使歐盟陷入能源危機,但長遠來看,美國其實是輸家,而中國則是最終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