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烏之戰,俄羅斯的戰時經濟有多恐怖?

2024-07-21國際

隨著俄烏之戰進入到第二個年頭,網上唱衰戰鬥民族的論調甚囂塵上,然而老美【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等主串流媒體卻認為:隨著戰爭持續,俄羅斯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塑自身的商業環境及地緣優勢,那個曾擁有強大軍力的「蘇俄」正在蘇醒。

另一項數據似乎也佐證了這一點:俄羅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俄羅斯GDP雖然下降1.2%,但2023年卻急速增長6.3%,全國失業率降至3.2%,創歷史新低,預計2024年GDP增長2.3%左右,呈現良好勢頭。要知道2022年時,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就達到了5.51萬億美元,如果按照平均購買力來算,已經超越了德、法,成為整個歐洲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經濟體」。

這就讓人納悶了,人家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俄羅斯怎麽還越打越有錢了?普京到底做了什麽?俄羅斯戰事經濟雄起背後隱藏了怎樣的秘密?

首先,打仗當然是費銀子的,別看2023年俄羅斯的GDP上漲了3.2%,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認為俄羅斯的GDP增長速度起碼5%起步。俄羅斯這個國家和我們傳統認知上的「大國」有很大區別,他不像我們擁有完善、豐富的全產業鏈,更不像老美擁有領先全球的科技水平,其經濟的兩大支柱為出口和重工業。

而這兩大經濟支柱顯然是經不起戰爭摧殘的,尤其是一場幾乎整個西方世界都反對的戰爭。因此,隨著以老美為首的西方集團對俄羅斯展開多達1.4萬項制裁時,大部份人都認為這次戰鬥民族得吃點力。

說實話,俄羅斯雖然地盤夠大,但自從上世紀蘇聯解體後,經濟始終沒有起色,到俄烏開打前,經濟總量不過2萬多億,僅相當於南韓或者是咱們廣東一省的體量。隨著戰爭打響,老美凍結俄羅斯海外資產,並將他一腳踹出全球美元結算系統,俄羅斯相當於直接喪失了對外貿易的基礎,打擊不可謂不大。

讓人意外的是,普京很快就證明了自己作為「戰略家」的強大魅力。原來早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後,俄羅斯就已經做好了與美元脫鉤的準備,一方面全面拋售美債,另一方面大量囤積黃金並重建盧布支付系統,再與印度、中東以及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中,直接使用雙方本國貨幣進行結算,成功讓俄羅斯的經濟觸底反彈,回光返照。

除了普京自身的遠見之外,我認為還有幾個條件,是確保俄羅斯經濟不被戰爭拖垮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1. 戰爭燒錢不假,那也得看和對手誰燒得更多,更快。 就俄烏雙方看,俄羅斯顯然是省錢的一方。數據顯示,從2022年2月戰爭打響到2024年第一季度,俄羅斯在戰爭上的投入約為900億美元,還不到GDP的5%。要知道哪怕幾十年前和小胡子幹仗,戰爭投入都高達GDP的60%以上。老美當年去搞阿富汗,前前後後也花了2.5萬億美元,相較之下,俄羅斯花得還真不多,這也是為什麽俄烏戰爭在其國內被稱為「軍事行動」而非「戰爭」的原因。

反觀烏克蘭,背後有老美和歐洲一幫大哥、二哥頂著,兩年打下來,花費也超過了2500億美元,不僅烏克蘭打到了國家破產邊緣,就算是援助的歐洲各國,不少也快被拖垮了。為什麽俄羅斯既能頂得住多國圍攻,又能少花錢辦大事呢?

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遺留下來的大量軍事遺產,比如一萬七千多枚核彈頭,一千多噸核原料,占到蘇軍軍備總數70%的戰機、坦克、潛艇、常規導彈等等,別看這些玩意效能一年不如一年,和平年代堆地上都嫌麻煩,可仗一旦打起來,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用起來幾乎零成本。而烏克蘭呢?雖然曾經是一家人,可分家時顯然不被待見,僅繼承了前蘇聯約10%的軍備,後期西方一忽悠,還主動銷毀了大半,你看戰爭一下來了,開一槍子彈都得自己造,全是真金白銀往裏燒。要不是有人援助,怕是早早彈盡糧絕了。

  1. 俄羅斯自身強大的工業體系。

別看人家造個牙膏、拖鞋的挺費勁,可造炮彈、坦克那成本可比大多數國家少了不止一丁半點。俄羅斯是目前全球除了老美外,唯一一個實作軍工全覆蓋,真自主的國家。從士兵的頭盔、步槍,到核彈,根本不求人,想要什麽就造什麽,在國內龐大自然資源的支持下,完全可以想怎麽玩就怎麽玩。這一點烏克蘭別說望其項背了,估計連人家頭發毛都看不見,尤其在幾任親西總統的騷操作下,烏克蘭從前蘇聯那接手的造船廠、飛機廠、機械制造廠,幾乎全都關門大吉,早就喪失了軍事自主權,現在烏軍手裏的武器,不是老美給的,就是從歐洲收集的「萬國造」,一旦西方「斷供」,烏克蘭是一分錢的辦法都沒有。

那麽俄羅斯戰時經濟的不斷崛起,除了吃到了「歷史紅利」以外,背後還有沒有其他朋友的鼎力相助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這也是俄烏之戰,俄羅斯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的第三點,來自東方神秘大國的支持。

神秘大國是誰,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我說的支持當然不是軍事裝備上的援助,而是經濟上的鼎力扶持。自從老美聯合三十余國對俄羅斯展開全面制裁後,一千多家外資企業開始逃離俄本土,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也都遁走,俄羅斯的東西出不去,買別人的東西也沒人給,眾所周知,俄羅斯軍工雖強,但本國沒有完善的全產業鏈,因此處境十分尷尬,在開展前夕,老百姓的生活一度陷入危機,這該怎麽辦呢?

按照俄羅斯官方的說法,汽車、手機、電力、食品等諸多行業,在外資撤出產生空白後,都是我們進行了快速填補,這才幫助俄羅斯化解了一場又一場的國內經濟危機。就拿賴以生存的資源出口貿易來說,2022年一年,中國就進口了近9000萬噸石油,隨著橫跨烏蘇裏江的能源管道鋪設完成,預計中國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將達到900億立方米。以中國各領域企業的強大生產力來看,填補和滿足俄羅斯人民的日常所需,那是綽綽有余的。

外力是確保勝利重要原因,那麽能讓經濟崛起,甚至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俄羅斯人民在其中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和烏克蘭國內政治派別日益分化,以及歐盟內部對援烏態度左右搖擺不同,自從戰爭打響後,俄羅斯國內人民空前團結,哪怕昔日的悍敵車臣,也表示在國家主權面前當仁不讓,必須讓司機受到「世紀審判」。「戰時經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資源傾斜,簡單來說,為了確保本國的戰爭獲得勝利,國家的資源、財政、人力等等,必須以軍事目的為最優先級。

往早了說,二戰時不管蘇聯、英美,還是德國、日本都是這一模式。往近了說,半島至今堅持的「先軍經濟」,也是「戰時經濟」的標準樣版。在這種模式下,軍方會接手大量的產業和工廠,前線需要的東西必須確保第一時間生產供應,效率極高。比如2022年一年,俄境內的工廠就先後翻新了600余輛坦克和裝甲車,而今年預計翻新輛高達3000輛,要知道這可是前蘇聯時期,一年的坦克生產總量。至於彈藥等常規武器,全部是按計劃生產。

軍工是個大型復合體,全面投產意味著帶動了上下遊產業,創造了無數就業崗位,這也是2023年俄羅斯失業率創下新低的主要背景。效率上去了,工作有機會了,人們的收入也提高了,可想想畢竟還在打仗,國家還在不斷受著制裁,出於規避風險和保全個人財產的原則,老百姓一般不會把現金老老實實的放在手裏,那幹嘛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消費,消費即拉動了經濟內迴圈,盤活了很多原來半死不活的產業,同時還極大降低了國內通脹率,可謂一舉三得。熟悉經濟的朋友都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好不好,主要參考三個指標:投資、消費和出口,投資這事東方大國承包了,毫無問題;消費也拉動了內需,同樣是完成了任務,那麽出口問題呢?首先,神秘大國同樣出力不少,其次,俄羅斯采取了低價策略,既然你美西方限制我出口,那我的石油、天然氣,甚至是糧食,就是賣得比市場價低一大截,我看有沒有人願意買!

效果很明顯,歐洲各國有背著老美偷偷買的;非洲、東南亞有和老美撕破臉皮搶著買的;哪怕是一直宣稱和白人是親戚的三哥,拿起俄羅斯的石油也是毫不手軟,據說三哥不光是買,到家換個商標還往外倒,賺了不少差價,玩得是不亦樂乎。與三哥的狡猾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德、奧等西歐國家,他們在戰爭開始後,就緊跟老美步伐,不置可否的對俄進行制裁,甚至放棄來自俄羅斯的廉價油氣資源,後果就是要麽花數倍價錢從老美手裏購買資源,要麽就是讓本國的企業和人民陷入生存危機,孰輕孰重,高下立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戰爭也早就不是兩個國家間簡單的地緣沖突,背後的大國博弈與全球洗牌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