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揭秘北約新任秘書長馬克·呂特

2024-07-11國際
6月26日,32個北約成員國在位於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召開會議並行表聲明說,北大西洋理事會決定任命馬克·呂特為新一任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將在今年10月,接任已經兩次推遲卸任的現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一波三折
北約是當前全球最大的軍事集團,在它的一系列組織機構中,最主要的就是北約秘書處和歐洲盟軍指揮機構。北約秘書處是一個常設的行政機構,其領導人就是北約秘書長,負責北約會議籌備、對外關系以及為成員國駐北約總部代表團提供行政支持等。歐洲盟軍指揮機構是北約的軍事指揮機關,負責北約盟軍部隊軍事行動的組織指揮。按照慣例,北約秘書長由北約的歐洲國家領導人擔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由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任。
北約現任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1959年3月生於挪威首都奧斯陸,任前為挪威工黨領袖和挪威首相。2014年10月1日,延斯·斯托爾滕貝格接替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出任北約秘書長。北約秘書長一屆任期為4年,斯托爾滕貝格於2022年連任兩屆期滿,但由於俄烏沖突的爆發,北約援助烏克蘭工作繁重,加之北約主要大國難以在接任人選上達成一致,斯托爾滕貝格在2023年、2024年兩次超期任職。此間,圍繞新任北約秘書長人選問題,北約主要大國之間激烈博弈。
2022年,拜登提名的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獲得國會批準和任命,並按照慣例兼任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由於擔心軍事領導人和行政領導人同時換將導致領導體制不穩定,斯托爾滕貝格超期任職一年。到了2023年,新任北約秘書長人選的敲定已經迫在眉睫。
作為歐洲和北約組織大國的英國,因為精於利益算計結束歐盟,因而在歐洲政治和安全事務中的話語權明顯被削弱,如果能爭取讓英國人擔任北約秘書長,無疑對英國有很多好處。在以往共13任北約秘書長中,已有3任來自英國。為此,2023年6月,英國首相蘇納克在存取美國時,專門向美國總統拜登推薦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接任北約秘書長。
但英國的這個如意算盤,遭到法國堅決反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北約秘書長應該來自歐盟國家,其他歐盟國家領導人也持相同立場,這直接否決了英國推薦的人選。歐盟的責任和義務不想承擔,卻想領導主要由歐盟國家組成的北約軍事集團,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究竟由誰擔任北約秘書長,美國的意見舉足輕重。2023年7月,有訊息傳出美國總統拜登希望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接任北約秘書長。但是,正極力推薦自己國防大臣華萊士的英國堅決反對。
對於歐洲國家政客而言,擔任北約秘書長顯然是卸任本國職務後一個不錯的選擇。接著,愛沙尼亞總理卡婭·卡拉斯也表現出競逐這個職位的意願。但是,卡婭·卡拉斯在對抗俄羅斯的態度上表現得過於激進。俄烏沖突雖然是北約目前面臨的要務,但是,在此問題上北約需要掌握好分寸:既不能讓俄羅斯取勝,又要盡量避免引火燒身。一番競逐之後,更加理性、務實和謹慎,即將卸任荷蘭首相的馬克·呂特成為北約秘書長的最佳人選。
行事風格
馬克·呂特1967年2月出生於荷蘭海牙,大學學習的是歷史專業,畢業後從政。歷任荷蘭國務秘書、議會下院黨團主席,2010年起擔任荷蘭首相,連續4次連任。至2023年宣布將結束國內政壇,但在荷蘭新政府建立之前,將一直擔任看守政府首相。
呂特的生活簡樸為人稱道,他騎單車上下班,住在一處老舊公寓裏,那還是他大學畢業不久買下的。呂特出入街邊的小餐館、理發店,使用一部老舊的諾基亞手機。由此,他獲得了「謙遜領導者典型」的稱贊。
呂特被稱為「不粘鍋首相」,他「總是能夠從派系鬥爭中全身而退,什麽都不會粘在他身上」。2010年呂特擔任荷蘭首相時才43歲,在黨爭激烈的歐洲政壇,能高效地處理政務和個人事務並不容易。
例如,歐洲國家與美國之間的關系,就經常成為歐洲國家領導人踩爆的「雷」。2018年特朗普訪歐期間,在歐洲防務等問題上同歐洲大國鬧得很不愉快。在場面膠著之際,正是呂特站出來,肯定特朗普的要求有合理性,並向特朗普保證歐盟各國將增加防務支出,從而緩解僵局。正因如此,呂特是少數被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稱為「建立了友誼關系」的歐盟國家領導人之一。當拜登在美國大選中勝出後,呂特馬上表示,和拜登相處「會更加自然」。其「圓滑高效」作風,由此可見一斑。
後續影響
在過去已有的13任北約秘書長中,來自荷蘭的有3人,與英國持平。馬克·呂特的就任,使得荷蘭超過英國,成為擔任北約秘書長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也充分說明了荷蘭在歐洲和北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務實政風將成為主導。荷蘭在歐洲屬於小國,國土面積僅有41528平方公裏,四分之一的國土低於海平面(以大堤阻擋海水灌入),三分之一的國土僅高於海平面1米,人口至今不到兩千萬。但是,14世紀的荷蘭以「海上馬車夫」的名聲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海上運輸和貿易大國。
小國荷蘭能夠成就大業,其理性、勤勞、務實的文化傳統是重要原因,這種務實的作風一直延續到了今天。作為荷蘭首相的呂特能夠與驕橫的特朗普「建立友誼關系」的原因,恐怕並不是他欣賞特朗普,而是體現了不與強勢者硬杠的務實作風。那麽,成為北約秘書長的呂特,在處理北約行政事務時體現出務實、理性的作風,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二是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態度堅決。在呂特的荷蘭首相任期內,荷蘭的年度軍費開支達到並超過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設立的占本地生產總值2%的標準。這說明呂特認同並積極推動歐洲、北約國家增加防務投入。
在俄烏沖突上,荷蘭是沖突爆發後積極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國家之一。從最先提供炮彈,到最近提供F-16戰機,荷蘭態度和行動都非常積極主動。荷蘭共有42架F-16戰機,呂特表示可以全部援助給烏克蘭。從2023年8月開始,荷蘭開始為烏克蘭培訓F-16戰機的飛行員。按照F-16戰機飛行員最短培訓6個月即可參戰的教程,這些戰機和飛行員現在已經可以投入戰鬥。另外,為了方便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裝備和人員物資,荷蘭積極與德國、波蘭合作,打造北約國家通往烏克蘭的陸上運輸走廊。
俄烏沖突爆發後,歐洲和北約都將俄羅斯界定為「急迫的現實威脅」。現任北約秘書長兩次推遲卸任的重要原因,是他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態度鮮明,且高效組織了沖突爆發以來的北約援烏活動。選擇呂特作為北約秘書長接任人,其作為荷蘭首相期間對援烏的態度,以及希望他就任北約秘書長後繼續在這方面發揮作用,應該是重要原因。
三是在對華政策上應該體現務實理性。荷蘭國土面積小,經濟發達源自貿易立國,充分利用全球市場,中國是荷蘭無法忽視的大市場。在對華出口光刻機問題上,今年3月作為荷蘭首相訪華的呂特,一方面表示不能無視美國對華科技禁令,另一方面表示希望盡量降低此舉對荷蘭經貿的影響。客觀地說,對華科技禁令對追求全球貿易利益的荷蘭是不利的。但是,公然對抗美國的貿易禁令,荷蘭也不敢。因為對荷蘭執行對華科技禁令打折扣的不滿,美國最近又加大了對荷蘭進行脅迫的力度。
另外,從呂特參與推出的2021年歐盟版「印太戰略」報告來看,一方面將中國界定為「系統性挑戰」,另一方面又體現出與美國版「印太戰略」片面強調競爭的不同,即承認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從務實理性的角度看,歐洲在對華政策上完全倒向美國,對歐洲而言不僅是對戰略自主的釜底抽薪,甚至在美國的眼中也將自降身價。
但是,將呂特以及荷蘭的文化傳統完全歸結為利益決定論也過於簡單。其在深層領域的意識形態、價值觀追求是不容忽視的,但在外在表現上會顯得比較「深沈」。總的來說,呂特就任北約秘書長,其善於平衡各方面意見、利益的技巧,以及所謂「高效的圓滑」等能力是重要原因。但面對目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如何有效協調各方,作出正確的決策,對他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作者單位:國防科技大學資訊通訊學院)
吳敏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