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回顧:「中俄不是已開發國家,應讓出五常席位」俄網友的回復「一劍封喉」

2024-08-27國際

「中國和俄國,這兩個國家怎麽可能是已開發國家,他們應該識相點,主動放棄常任理事國的位置!」

不久前,一位南韓網友在國際網絡上發表了這樣荒謬絕倫的言論,立刻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全球各地的網友紛紛加入討論,各抒己見,其中一位來自俄國的網友給出了一個尖銳而犀利的回復,讓人不禁拍案叫絕,大呼過癮。

這位俄國網友的回復是這樣的:「雖然中俄並非已開發國家,但我們有足夠的實力讓南韓從已開發國家的名單上消失,甚至有可能讓南韓這個國家不復存在。」

這話一出,無疑是給了那位南韓網友一記響亮的耳光。這種言論不僅暴露了其短視和無知,更讓人質疑,南韓人為何能說出這樣缺乏常識和智慧的話?

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究竟意味著什麽?

跳梁小醜——南韓

「南韓歷史悠久,南韓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這樣的話語,在南韓似乎成了一種普遍的論調。「南韓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上的其他國家都比不過南韓。」 他們自豪地宣稱,仿佛大韓民國真的是文明的搖籃,歷史的起點。

「端午節是南韓的,春節是南韓的,一切好的東西都是南韓的。」 這種自信滿滿,甚至有些自戀的態度,在南韓社會中並不罕見。在他們眼中,無論其他國家的歷史多麽悠久,文明多麽輝煌,似乎都不及大韓民國的光輝。

1992 年,南韓出版的教科書中,竟然出現了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記載:「公元前 7000 年,部份南韓人東渡日本,創造了日本文明。」 這種歷史觀,無疑是對歷史事實的嚴重扭曲和誤解。

按照這種說法,南韓人不僅創造了自己的文明,還創造了鄰國的文明,其地位之高,簡直可以媲美「祖先」。這種自大的歷史觀,也特許以解釋為什麽在二戰期間,會有大量南韓人作為日本士兵參與戰爭。同樣, 1945 年日本戰敗投降時,南韓為什麽會有十萬人「自殺殉國」,這似乎也找到了一種解釋。

然而,對於某些南韓「學者」來說,僅僅宣稱創造了日本文明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他們的胃口大得很,在 1992 年版的教科書中,第一部份就赫然寫著:

「南韓的祖先們是在公元前 8000 年從帕米爾高原出發,踏上了遷徙之旅,最終來到了北韓半島。在這次史詩般的遷徙中,他們不僅喚醒了滿洲的紅山文明,還哺育了中原地區的黃河文明。」

這話聽起來就像是在說,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也得歸功於他們南韓的祖先。但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實際上,南韓並沒有那麽長的歷史,更別提對其他文明有什麽覺醒之功了。他們不過是在兩千年前,作為中國的一個藩屬國,才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文化和歷史。

在得到中國幫助之後,南韓才勉強算得上是有了自己獨特的「文明」。這種自我膨脹的歷史觀,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

世界各國的人民對此都感到非常困惑,他們究竟是如何形成了這樣一種「逆天」的認知呢?

網上有不少人議論,這大概是因為南韓本身缺乏那種硬朗的氣質,他們內心可能是那種典型的欺軟怕硬類別,所以在歷史上遭受日本殖民侵略之後,便開始對日本產生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崇拜。

還有網友指出,南韓這個民族似乎天生缺乏自信,他們的文化、歷史,乃至於經濟政治,幾乎都是外來的。文化是由中國傳入的,而經濟政治體系則是由當時的殖民者所帶入。在他們看來,南韓似乎並沒有多少自己原汁原味的東西,因此就幻想著全世界的好事物都屬於他們。

「說到底,還是南韓人內心深處的恐懼在作怪,他們從未真正挺直過腰桿,也從未真正站立起來,自然也就無法清晰地認識和看待這個世界。」 這種觀點雖然尖刻,卻也反映出一些人對南韓這種心態的不滿和批評。

南韓,正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和復雜性的國家。正因如此,南韓人能夠堂而皇之地說出「中國應該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讓給南韓」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話。

常任理事國的來歷

南韓人對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渴望,其實說白了,就是沖著那「一票否決權」去的。

「一票否決權」,這可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獨有的寶貝權利,也是那些做夢都想擠進常任理事國行列的國家最眼紅的一個權利。在聯合國的會議裏,任憑其他國家討論得多麽熱火朝天,沒有這「一票否決權」,終究難以左右會議的最終結果。

真正能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還得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臉色,只要他們中任何一個國家不高興,行使了否決權,那這議題就算再怎麽熱門,也得乖乖地靠邊站。

所以,你看這些年,日本、印度、南韓這些國家,為了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和地位,可謂是費盡心機,絞盡腦汁,想要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行列。

但遺憾的是,至今還沒有一個成功案例。這其中的原因,還得從常任理事國的起源說起。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們深刻認識到,需要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來協調解決國際爭端,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聯合國的誕生,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爭的反思中應運而生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世界各國面臨著一個新問題:在聯合國這個大家庭中,權益應該如何分配?

有人提出了一個看似公平的觀點:「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擁有一票,有糾紛時透過投票來決定。」這個提議聽起來似乎很民主,但實則忽略了國家之間實力和貢獻的天差地別。

這個觀點很快就遭到了二戰戰勝國,尤其是美國,這個提議的發起國的強烈反對。美國代表堅定地表示:「國與國之間的差距天差地別,如果給予每個國家一樣的權利,那我們這些在二戰中付出巨大犧牲的戰勝國該如何自處?如果沒有我們的參與和貢獻,你們很多國家可能早就不復存在了。」

在這樣的討論中,誰來管理聯合國這個國際組織,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當時世界各國普遍認可了一個明面上的條件:只有那些參與二戰並作出重大貢獻的主要戰勝國,並且在各自所在的地區具有相應的影響力,才有資格成為聯合國的管理者。

而在這個共識背後,還有一個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潛規則:那些發動二戰的三個國家——德國、日本和意大利,是絕對不允許參與到聯合國管理者的評選中的。這三國,只能在一旁看著其他國家共同決定國際事務。

在當時的國際舞台上,美國和蘇聯無疑是最有權勢的兩個國家,它們自然而然地站在了聯合國管理者的位置。但顯然,國際事務不能只由這兩個超級大國說了算。

美國在權衡之後,提出了讓英國加入管理者的行列,理由是英國在二戰中的貢獻巨大,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再加上它深厚的歷史影響力,都讓它有資格坐上這個位置。

但美國推薦英國,背後還有自己的小算盤。當時的英國,經歷了戰爭的摧殘,國力大不如前,看起來容易受美國影響和控制。美國心裏打的是什麽主意,明眼人一看便知。

英國的領導人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他們和智囊團一合計,立刻回敬了一招,推薦了法國。他們拉上了自己的鄰居法國,想要在美蘇兩強之間形成一種平衡。「法國人民在二戰中的貢獻我們也不能忽視啊,歐洲大陸上怎麽能沒有法國這一顆璀璨明珠呢?」英國人這樣說道。

蘇聯領導人看到這出戲,心中暗自竊喜。美國的小算盤雖然打得精,但英國並不買賬。蘇聯覺得,既然英國不願意任由美國擺布,那就三足鼎立吧,至少這樣能避免讓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

美國看到局面變得有些棘手,不甘心就此罷手,於是急忙又提出了另一個建議,認為中國也應該加入到管理者的行列中來。

「如果沒有中國人民在戰場上正面牽制日本軍隊,亞洲戰場的勝利根本無從談起,中國若不能成為聯合國的一員,那真是天理難容。」

這話說得在理,但當時的國際政治局勢卻復雜得很。那時候,代表中國的還是美國支持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蘇聯對此提議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畢竟美國這是想讓自己的小夥伴擠進聯合國管理層,這樣一來,蘇聯在聯合國的話語權豈不是要大打折扣?

然而,在美國的堅持和英法的支持下,中國最終被同意加入到聯合國的管理者行列。蘇聯雖然心裏不情願,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接受了這一事實。

就這樣,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塵埃落定。蘇聯原本還憂心忡忡,擔心日後在聯合國的事務處理上會遇到更多棘手的問題。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所有國家都大跌眼鏡。

短短四年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共產黨以英勇的姿態戰勝了美國支持的國民黨。這下,美國可真是措手不及。美國政府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傾力支持的蔣介石政府,擁有那麽精良的裝備和武器,竟然就這樣敗給了他們從未正眼相待的中國共產黨。

這下子,蘇聯可是樂開了花,美國政府那如意算盤打得劈裏啪啦響,結果卻是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以後頭疼的事可有得他們受了。

美國原本想在聯合國賴恩插自己的勢力,確保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新中國的成立,讓這個計劃徹底泡湯。為了避免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出現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局面,美國政府趕緊行動起來,聯合自己的盟友和跟隨者們,試圖扭轉局勢。

中國當之無愧

美國政府對新中國的合法席位在聯合國中視而不見,鐵了心要讓那個已經日薄西山的蔣介石政府繼續留在決策的席位上。這種一意孤行的做法,顯然與時代潮流背道而馳。

當時新中國政府對這種無視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精神的行為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然而,在國際政治的大舞台上,似乎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支持正義的聲音。因為在那個時代,美國正如日中天,許多人都認為跟隨美國,才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代表團,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為何不讓我們進入會場?」 1950 年的聯合國會議門口,中國代表隊被無情地攔在了門外,他們憤怒地質問著,聲音中充滿了不解和憤慨。

然而,他們得到的回應卻是冰冷的「暫緩會議」。美國和他的盟友們,甚至還煞有介事地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討論小組,聲稱要重新審議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

中國代表隊無奈之下,只得帶著屈辱回到酒店。他們心中雖然充滿了不甘,但也清楚地預感到,這次可能不會有什麽積極的轉變。盡管如此,他們還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決定繼續等待。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沒有任何轉機出現。當中國代表隊回國,向毛主席匯報這次聯合國之行的經歷時,他們憤怒地表達了自己的失望和不滿。

「英美等國把我們丟在酒店裏晾了整整十天,十天啊,結果就派來個傳聲筒,告訴我們會議商討後還是無法決定,要我們繼續等,暫緩會議。」中國代表隊的成員們滿腹委屈,感到前所未有的恥辱。

「主席,我們真是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我們給祖國丟臉了。」他們面對著滿臉痛苦的同伴,內心充滿了自責和痛苦。

毛主席則用他那寬廣的胸懷和深邃的眼光安慰著代表隊成員:「這事兒怪不得你們,要怪只能怪我們自己還不夠強大,人家看不上我們。就算我們真的勉強進去了,肯定還會遭遇更多的刁難和不公。」

「沒進去也好,至少我晚上能睡得更香。但別擔心,英法有的,我們中國也會有。等著瞧吧,總有一天,我們會昂首闊步,堂堂正正地走進去。」毛主席的話語中充滿了樂觀和力量,這番話也成功地鼓舞了代表隊成員的士氣。

確實,想想我們曾經在抗戰中克服的困難,那些艱苦卓絕的歲月我們都挺過來了,又怎麽會怕追不上西方國家呢?這份自信和決心,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不久之後,中國就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1953 年,曾經目空一切的美國軍隊在韓戰中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這一戰,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抗美援朝的勝利,不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更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一聲響亮宣告:中國已不再是任人欺淩的國家,而美國,這個世界霸主,也並非不可戰勝的神話。

這一勝利,讓世界各國不得不重新審視中國,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由此得到了顯著提升。中國的形象,從一個被輕視的弱國,一躍成為了一個值得尊重的國家。

隨後,「兩彈一星」工程的成功,更是讓世界各國不得不承認,中國在軍事科技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大國的水平。原子彈、氫彈的相繼爆炸成功,人造衛星的順利升空,這些成就標誌著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實力不容小覷。

同時,中國還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與眾多第三世界國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良好的合作關系。這些關系不僅為中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1971 年 10 月 25 日,中國代表隊在聯合國會議室中堂堂正正地坐下,正式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合法權利。這一刻,不僅是對新中國的肯定,也是對中國人民的鼓舞。

尤其是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國家的綜合國力,也帶動了周邊國家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反恐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同時,中國還向非洲等未開發國家提供援助,幫助它們改善民生,發展經濟。

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大國的形象。

如果像中國這樣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堅定立場和顯著成就的國家還不能擔任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那麽放眼世界,還有幾個國家敢拍著胸脯說自己有這個資格呢?

總結

聯合國,這個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的組織,它的常任理事國位置,可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肖想的。

那些想擠進這個圈子的國家,與其不知天高地厚地遞交申請,做著無用功,不如腳踏實地,做些真正對國際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透過實際行動,為國際社會做出貢獻,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當然,對於已經坐在這把交椅上的國家,比如中國,我們自然也不會掉以輕心。我們始終不忘初心,堅守著作為常任理事國的責任和使命,積極履行我們的義務,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