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普京強硬發聲,劃了俄羅斯紅線!北約、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介入俄烏沖突意味著與俄羅斯開戰

2024-09-13國際

普京突然劃了一條紅線!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表示,如果西方國家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制造的遠端導彈襲擊俄羅斯領土,那麽西方國家將直接與俄羅斯交戰,他表示此舉將改變沖突的性質和範圍。這是普京在這個問題上發表的迄今為止最為強硬的言論。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數月來一直懇求基輔的盟友允許烏克蘭向俄羅斯縱深發射西方導彈,包括美國遠端 ATACMS 和英國風暴陰影導彈,以限制莫斯科發動襲擊的能力。

來看報道!

普京的紅線

當地時間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北約、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介入俄烏沖突將大大改變沖突的本質,這將意味著他們與俄羅斯開戰。俄方將根據所面臨的威脅做出適當決定。

他表示,如果西方國家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制造的遠端導彈襲擊俄羅斯領土,將把向基輔提供遠端導彈的國家直接拖入戰爭,因為衛星瞄準數據和導彈飛行路徑的實際編程必須由北約軍事人員完成,而基輔本身不具備這種能力。

普京對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表示,這不是允許烏克蘭政權使用這些武器襲擊俄羅斯的問題,而是決定北約國家是否直接參與軍事沖突的問題。如果做出這一決定,就意味著北約國家、美國和歐洲國家直接參與軍事沖突。「這將是他們的直接參與,當然,這將極大地改變沖突的本質。」

俄羅斯將被迫根據新的威脅做出「適當決定」。他沒有詳細說明這些措施可能是什麽,但他過去曾談到用俄羅斯武器武裝西方敵人以打擊海外西方目標的選擇,並在6月份談到將美國及其歐洲盟友納入常規導彈打擊範圍。

作為世界最大核大國的俄羅斯也正在修改其核原則,即莫斯科將在何種情況下使用核武器。一位頗具影響力的外交政策鷹派人士正在向普京施壓,要求他修改原則,表明俄羅斯願意對「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使用核武器。

致命的回應

就在北約盟國討論是否允許烏克蘭對俄羅斯進行更深入的打擊之際,俄羅斯似乎發動了一次致命的回應。

烏克蘭周四指責俄羅斯使用戰略轟炸機在北約成員國羅馬尼亞附近的黑海海域對一艘民用糧食運輸船進行導彈襲擊,此舉加劇了莫斯科與北約之間的緊張局勢。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一艘載有烏克蘭糧食前往埃及的船只在夜間剛離開烏克蘭領海就被一枚俄羅斯導彈擊中。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強烈譴責」此次襲擊,並表示俄羅斯應對此負責。聯合國發言人表示,此次事件「清楚地提醒」黑海上的民用船只仍然面臨威脅。

俄羅斯沒有立即發表評論。

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哈表示,此次襲擊是「對航行自由和全球糧食安全的公然攻擊」。烏克蘭海軍稱,俄羅斯圖波列夫 Tu-22 轟炸機於當地時間周三晚上 11:02發射了多枚巡航導彈。

英國海事安全公司 Ambrey 在一份報告中稱,一艘懸掛聖基茨和尼維斯國旗的散貨船在離開烏克蘭敖德薩地區的切爾諾莫斯克港口後遭到俄羅斯發射的導彈擊中。

美國大使布裏奇特·布林克在X上撰文稱:「我們強烈譴責俄羅斯昨晚對黑海一艘商業貨船的襲擊。這次升級襲擊是對國際法的公然違反,威脅到全球糧食安全。」

聯合國發言人斯特凡納·杜加利克表示,對民用船只和港口基礎設施的襲擊「是國際法所禁止的,必須停止」。「確保透過黑海的農產品(000061)出口的安全和可持續性對於支持全球糧食安全和控制全球價格仍然至關重要。」

船舶跟蹤數據顯示,該船最後報告的位置是在羅馬尼亞康斯坦察港附近。

波蘭的異動

值得註意的是,不止是烏克蘭在呼籲北約國家允許烏克蘭向俄羅斯腹地發射西方提供的導彈。波蘭也提出了類似的請求。波蘭周四在華沙接待了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並呼籲允許烏克蘭向俄羅斯腹地發射西方提供的導彈。

基輔一直在敦促拜登政府和其他西方政府批準進行遠端打擊,並表示這將有助於抵制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無情空襲。波蘭外交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與布林肯的聯合新聞釋出會上表示:「我們應該繼續(向烏克蘭)提供先進的防空系統……並解除對使用遠端武器的限制。」

布林肯在結束歐洲之行時表示,他周三在基輔與烏克蘭官員就他們對沖突發展的看法以及他們的需求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但拒絕透露華盛頓是否準備批準此類打擊。

布林肯說:「我們從烏克蘭夥伴那裏了解到的情況將為我們未來幾天和幾周與其他盟友和夥伴的討論提供參考,我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制定和思考這些問題。」

自2022年2月24日莫斯科向鄰國烏克蘭派遣數萬名士兵以來,波蘭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急劇惡化。華沙為此增加了國防開支,預計 2025年國防開支將達到創紀錄的1866億茲羅提(479.5億美元)。

華沙曾多次指責莫斯科試圖破壞波蘭的穩定,因為波蘭向鄰國烏克蘭提供了軍事援助。波蘭指責俄羅斯策劃縱火、破壞和網絡攻擊活動。它還指責俄羅斯及其盟友白俄羅斯在其東部邊境策劃移民危機。莫斯科否認了這些指控。

本文正選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