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現如今的烏克蘭,在俄羅斯面前顯得是如此渺小, 即便擁有眾多北約和美國的援助,對它來說,俄烏戰爭的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眼見動武不行,北約和美國就開始動嘴了。 近日,北約成員國之一丹麥再度發難,表示俄烏戰爭即將進入第三年,要中國認清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 此舉似乎有把烏克蘭的劣勢歸咎到中國身上的意圖。
烏克蘭劣勢根本原因
烏克蘭的劣勢這麽大,其實並不在人們的意料之外。綜合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分析,外界甚至認為烏克蘭能夠撐過兩年多已經是奇跡了。
首先,烏克蘭在軍隊數量上,和俄羅斯相差甚遠。其實在很早之前,烏克蘭就已經陷入了兵力匱乏的泥沼中,澤連斯基對於士兵下令的規定可謂是嚴苛至極,甚至已經偏離了人道主義。
在今年上半年,澤連斯基多次頒發的征兵法案中,內容為: 降低征兵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而低於這個年齡的,18歲到24歲的青少年公民不需要服兵役,但是需要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
另外,海外的烏克蘭公民也可以進行征兵登記,征兵通告不局限於紙質通告,也可以透過郵件和電子賬戶下達。更為驚人的是,澤連斯基簽署的法案中,甚至連犯下小罪的罪犯,都可以入伍。而烏克蘭官員對此表示如此一來可以為烏克蘭增加最多2萬名士兵。
對於已經在部隊中的士兵,條件則更加苛刻,連傷殘的士兵都要經過反復的鑒定,確認無法繼續服役才可以下場。否則只能老老實實在部隊裏待著。 也就是說,烏克蘭士兵將會無期限服役,除非大殘或者死亡,根本無法離開前線。
然而即便如此,在烏克蘭突襲俄羅斯本土之時,戰場上出現了很多新面孔,這些大概率是烏克蘭最後的預備役。也就是說,無論烏克蘭怎樣使出渾身解數,烏克蘭缺兵問題都無法解決,甚至已經動搖了整個國家的根基。
其次,在軍事武器方面,烏克蘭無論是陸軍的坦克還是空中的戰機,都遠遠落後於俄羅斯。尤其是在空中,烏克蘭的第五代戰機蘇-57戰機曾經在217公裏之外,直接用兩枚導彈把烏克蘭的的蘇-27和蘇-24打了下來,可謂形成了降維打擊。
烏克蘭的戰機大多是上個世紀從蘇聯分的的老型號,怎麽能和俄羅斯的新型戰機相比呢?在不久之前,烏克蘭獲得了來自於北約的F-16戰機援助,但是沒過幾天,有一架F-16就首次迎來了墜機,雖然這架戰機究竟是不是俄羅斯打下來的,尚且需要進一步證明,但是無論從紙面實力還是從客觀事實的角度來說,在F-16戰機的幫助下,烏克蘭的空軍仍舊處於大劣勢。
而援助烏克蘭F-16戰機的國家,其中就有這次對中國發難的丹麥。透過上述分析,明眼人都能看得出, 烏克蘭陷入劣勢,不僅是自身的軍力不夠,也是俄羅斯太過強大所導致,怎能扯到中國身上呢?
北約此舉意欲何為?
根據丹麥首相弗雷澤歷克森所說:
「我認為,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俄羅斯不可能繼續這場全面沖突,同時在世界其他地區開展行動。」
丹麥此次聲明,和此前的美國的聲明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並沒有因為俄烏戰爭的打響而停止,甚至中俄在合作期間曾進行了多次會晤,關系似乎有更上一層樓的趨勢。這讓美國和北約感到不滿,同時也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機。
在美國的眼裏,和俄羅斯的正常合作是在支持俄烏戰爭,只有反對俄羅斯才能得到它們的認可,這不就是妥妥的霸權主義嗎?
而眾所周知,北約在這場俄烏沖突中,喜歡跟隨美國的腳步,此前歐洲出現的大規模的,凍結俄羅斯海外資金的行為,也正是在美國的領導下進行的 。 而實際上,它們支持烏克蘭的F-16戰機,也是由美國研發的。
此次,丹麥還聲明:
「我們過去太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現在在許多技術上,我們又對中國產生了同樣的依賴,這是一個大錯誤。」
這番言論依舊是和美國一樣的話術,丹麥這是成為美國的「復讀機」了?雖然它們口頭上的態度顯得如此強硬,事實上,現在的它們有硬氣的資本嗎?
中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無論是歐洲眾多國家還是美國,都和中國有著大量的貿易往來。即便是美國,為了對中國進行打壓,不惜開啟貿易戰,但是總體上,兩國之間依舊保持的是既競爭又合作的戰略。丹麥要是想透過強硬的態度來拒絕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合作,自己只會吃更大的虧。
其實丹麥的態度可以大致看出北約究竟意欲何為。此舉更多是在向美國表明,北約和美國在如今的俄烏局勢下依舊是一條心,同時,希望透過對中國施加壓力的方式,來抑制俄羅斯外交上的發展。 畢竟,俄烏沖突進行到現在的局面,再不出點奇招,北約和美國可就真的沒機會了。
然而,如此荒謬的言論,是絲毫不會動搖中國的外交策略的,中國向來秉持不參與俄烏戰爭的態度,向中國甩鍋推責是沒有用的。烏克蘭打不贏俄羅斯,顯然和中國毫無關系, 與其把目光放在中國身上,不如先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否則俄羅斯一旦打贏這場戰爭,它們的清算之日也或將到來!
參考資料:
【澤連斯基簽署法案,動員罪犯入伍】環球時報
【澤連斯基簽署多項法案旨在緩解兵力不足,烏克蘭民眾反應不一】
【丹麥首相宣稱:歐洲應吸取過度依賴俄油氣的教訓,在技術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