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海灣戰爭前,錢其琛勸薩達姆回頭,薩達姆:這跟香港是中國的一樣

2024-07-14國際

近現代以來,中東強勢人物不斷出現,其中不乏一些野心勃勃者,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就是這樣一位充滿野心的政客,在他的帶領下,伊拉克軍隊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向鄰國發動武裝入侵,妄圖吞並科威特,這不僅給中東地區帶來了災難,也危害了世界的安全。

入侵科威特之舉發生後,薩達姆在國際上立即成了眾矢之的,第一次海灣戰爭由此爆發,在此期間美國一直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向全世界控訴薩達姆的惡意行徑,並召集各國組成聯合軍隊對伊軍實施軍事打擊。

而中國也並沒有做壁上觀,戰爭爆發後,中國立刻派遣外交官錢其琛遊走中東列國,遊說埃及、以色列、伊拉克等國,力圖以和平的方式結束此次爭端,避免大規模戰爭的爆發,期間錢其琛還親自會晤了薩達姆,給予了薩達姆最誠懇的忠告。

遺憾的是,錢其琛的忠告薩達姆並未采納,在交涉中薩達姆更是一度將科威特比作中國香港,並將入侵之舉美化為正義吞並,企圖混淆視聽,對此,錢其琛當即給予了有力的駁斥。

1990年8月2日淩晨,科威特尚處在一片寂靜之中,然而就在大多數科威特人還沈醉在夢鄉中時,邊境地區卻人影攢動,一排排伊拉克軍隊已整裝待發,黑壓壓的蘇式坦克直奔科威特中心城市而來。

當時科威特並不知道,為了一鼓作氣吞並科威特,伊軍集結了14個師共計10萬大軍,裝備了350輛坦克和300門大炮。

面對來勢洶洶的伊軍,科威特完全沒有反抗之力,兩國的軍事實力本來就不在一個層面上,伊軍擁有數十萬大軍,還有清一色的蘇式重型武器裝備,而科威特總兵力不過2萬余人,火炮也只有90余門,全國僅有的27輛坦克根本招架不住伊軍的沖鋒。

在這種力量懸殊的較量下,科威特軍隊只軍隊只抵抗了9個小時就節節敗退,13個小時後薩達姆正式宣布全面占領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國王埃米爾賈比爾·薩巴哈慌亂之中一路逃到了附近的美國軍艦上。

自二戰結束以後,如此明火執仗的野蠻侵略幾乎從未有過,當天上午,伊軍入侵科威特的訊息傳來後,美國白宮立即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會上小布殊和與會的美國高官達成一致意見,即強烈譴責伊拉克的入侵之舉,並責令伊拉克軍隊「無條件撤軍」,但薩達姆不僅沒有理會,反而還叫囂著: 「不會讓科威特邊境上的軍人眨一下眼睛」。

見警告無用,布殊總統決定出兵中東,為了師出有名,美國國防部部長隨即開始遊走中東列國,趁勢將美軍安插在中東,切尼中東之行的第一站是沙特。

當時伊拉克在中東勢大,兵強馬壯,還有多年的實戰經驗,沙特對此本就心有忌憚,切尼敏銳的察覺到了沙特的不安,所以在一番遊說之後,沙特國王當即同意美國出兵中東。

在這之後切尼又馬不停蹄的趕到埃及首都開羅,為了讓穆巴拉克同意讓美國的飛機穿越領空,同時開通蘇伊士運河以便美軍航母艦隊通行,切尼以美國國防部部長的身份承諾穆巴拉克,放棄埃及拖欠美國的70億美元債務,穆巴拉克當即同意了切尼的請求。

1990年8月9日,伊拉克占領科威特一周之後,美軍兩架F-15戰鬥機中隊開始向沙特境內輸送大量兵力,美軍第82空降師也緊隨其後,短短三個月之內,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就在海灣地區集結了近50萬兵力。

與此同時,聯合國也透過了第678號決議,對伊拉克下達最後通牒,限令伊拉克於次年1月15日前完成撤軍行動,否則將就此事對伊拉克實施強制手段。

在這次的聯合國決議中,五個常任理事國有三個都投了贊成票,只有中國投了棄權票,原因是此決議與中國一貫主張的和平解決爭端的立場相悖,為了促成伊拉克問題和平解決,會議結束後,中國外交部長錢其琛便開始遊走中東,竭盡所能的彌合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分歧。

對於這次的外交,中國也是出於多方面考慮,一方面中國與伊拉克歷史上沒有什麽恩怨,伊拉克還曾從中國購置了不少常規武器,出於兩國友好關系考慮,中國覺得有必要為和平解決中東爭端做些努力。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是一次緩和與西方國家關系的契機,透過此次外交,中國可以一舉打破制裁,改善外交環境,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

1990年10月15日,錢其琛中東之行的第一站抵達了約旦,在交流中,錢外長對復雜的中東局勢做了一個明確的態度,他表示 「中方此次前來,沒有準備任何的解決方案,也不想充當調解人,只是聽取各方的意見和訴求,做個資訊的傳遞者。」

而對於伊拉克的野蠻入侵,錢外長也表示會督促伊軍撤軍,中方會努力爭取為中東地區的安定與和平做出相應的努力,錢外長的一席話頓時得到了約旦國王的認可,在這之後,錢外長又火速趕往埃及,同樣做出了此承諾。

1990年11月11日,錢外長乘專機抵達巴格達,作為海灣戰爭期間唯一一位來到巴格達的五常國家外長,錢外長對這次的會晤記憶非常深刻,據他描述,初到伊拉克時就感覺到了氣氛很不尋常,往日的繁華已不再有。

由於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制裁,巴格達機場空蕩蕩的,整座城市的行人也少得可憐,專機抵達巴格達機場後,在伊拉克副總理兼外長阿奇茲的迎接下,錢外長隨即又坐上了一列專車,前往伊拉克軍營會見薩達姆。

中午十一點半,錢外長與薩達姆正式會晤,當時身材魁梧的薩達姆一身戎裝,腰上還別了一把手槍,這讓在場的眾人都感受到了幾分危險的氣息,不過錢外長並沒有半分畏懼,見到薩達姆後,錢外長直截了當的說明了來意,並表示希望伊拉克撤軍,和平解決爭端。

但面對中國的好言相勸,薩達姆卻不以為意,還蠻橫的宣稱科威特自古以來就是伊拉克的一部份,伊拉克政府從未承認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邊界。

為了讓錢外長知難而退,薩達姆甚至還故意混淆視聽,將科威特比作中國香港,直言科威特對於伊拉克,就好似香港對於中國,薩達姆將科威特問題比作香港問題,不過是想把水攪渾,讓中方不在聯合國進攻伊拉克時投下贊同票,而錢外長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

對此,錢外長立刻反駁說,香港自古以來便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百年前只是租借給英國,而且國際社會從始至終都沒有承認過香港是一個國家,中國收復香港合情合理,但科威特是國際認可的主權國家,伊拉克野蠻的將其占領,已經打破了國際準則。

只不過錢外長好言相勸,薩達姆卻始終不為所動,鐵了心的要占領科威特,沒辦法,錢其琛最後只能從開戰之後的利害得失入手,分析國際局勢,讓薩達姆看清實力差距。

當時伊拉克雖然有一支龐大且武裝齊全的軍隊,還號稱「世界第四強國」,但伊軍的軍工體系並不完整,軍隊所使用的武器大多都需要外購,在國際社會已經決客製裁伊拉克的大環境下,伊拉克的戰略物資引入已無法維系,一旦開戰必將陷入孤立無援的窘境。

而更為關鍵的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舉已經在道義上占了下風,面對全球大多數國家的斥責,伊拉克還未開戰就已經輸了大半。

然而,盡管錢其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薩達姆始終不聽勸誡,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錢外長也明白沒有繼續談話的必要了,於是就結束了這趟中東之行,返回了國內,而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伊拉克確實過於樂觀了,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的表現超出了全世界的預估。

盡管這次的中東之行錢其琛是無功而返,但卻為中國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國際影響力,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向往和平,並願意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大國形象,在這之後,中國在國際上面臨的外交局勢緩和了很多,一些西方國家也逐漸撤銷了對中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