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讓印度滾出去」突響!莫迪栽了個大跟頭,中方一番表態很不簡單

2024-04-28國際

據環球網報道,「馬爾代夫親華執政黨有望贏得大選」,「初步結果顯示,馬爾代夫親華總統穆伊茲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路透社、美國廣播公司等多家外媒關註報道了馬爾代夫議會選舉情況。

據馬爾代夫媒體報道,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由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領導的人民國家大會黨已贏得總計93個席位中的68個,輕松獲得2/3以上的絕對多數席位,而曾經擁有絕對多數席位的主要反對黨馬爾代夫民主黨遭遇慘敗,此次僅獲得10個席位。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道,根據馬爾代夫選舉委員會初步統計結果,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領導的執政黨人民國家大會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議會選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祝賀馬爾代夫順利舉行議會選舉,充分尊重馬爾代夫人民作出的選擇,中方願同馬方一道努力,賡續傳統友誼,拓展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中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加快打造中馬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由於人民國家大會黨主張「馬爾代夫優先」,反對印度對馬爾代夫的幹涉並要求印度撤軍,穆伊茲也尋求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部份印度和西方媒體借機炒作所謂「中印地緣競爭」。路透社稱,「親華」執政黨的壓倒性勝利可能推動馬爾代夫遠離印度,「進一步向中國靠攏」。馬爾代夫是總統制國家,但議會在政治上也發揮重要作用,擁有立法、監督政府、審議國家預算等權力。馬爾代夫議會實行比例代表制,每屆任期5年,各行政區議員人數由當地人口數決定。

近十年來馬爾代夫同中國的距離一步步拉近。風景秀麗的馬爾代夫常年位列中國遊客熱衷的出境遊目的地榜單,中國遊客也是馬爾代夫的「大客戶」。馬爾代夫旅遊部門統計,2023年馬爾代夫接待外國遊客187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18.7萬人次,預計2024年赴馬爾代夫外國遊客將達到200萬人次,中國遊客數量有望重回榜首。今年1月,中馬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兩國間這些年務實合作的成果也顯而易見。

自馬爾代夫新總統穆伊茲上台後,莫迪就在利用印度的傳統影響力,策劃一場和中國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隨著馬爾代夫議會選舉中,「親華派」執政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中印在這場博弈中的勝負,已經一目了然。

不僅顯示出如今穆伊茲已經完全掌握了局面,而且也代表著中印之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中國取得了勝利。自穆伊茲上台後,印度就感到頗為不滿意,不僅數次在主串流媒體上抨擊穆伊茲政府「親華反印」外交政策。

雖說議會換屆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但馬爾代夫議會選舉的結果,還是引起了印度等國密切關註的。究其原因,就在於奉行「馬爾代夫優先」準則,反對印度幹涉馬爾代夫內政的人民國家大會黨,在外交風向等方面與上屆政府存在很大分歧。眾所周知,穆伊茲上台後,不僅一改「親近印度」政策,第一時間要求印度駐軍撤離,還公開指責前總統,稱其損害了馬爾代夫的國家主權。如今執政黨在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不難猜測馬爾代夫的政策風向將隨之發生進一步改變。

過去,馬爾代夫的執政黨在政策上就是親印派,其不僅允許印度在馬爾代夫駐軍,甚至印度還可以幹涉馬爾代夫的總統大選。如今穆伊茲領導的黨派勝選,也意味著在馬爾代夫,印度將不再掌握更多的主動權。眾所周知,穆伊茲可謂是馬爾代夫著名的「反印」先鋒。在議會選舉之前,穆伊茲就公開反對過前總統舒利赫的「親印」政策,指責舒利赫黨派損害馬爾代夫的國家主權。並且在之前他競選總統時,還承諾會將印度駐馬爾代夫的軍事人員驅逐出境。

英媒路透社評論稱,持親華立場的馬爾代夫執政黨贏下議會,或使得該國進一步疏遠印度,進一步靠攏中國。馬爾代夫執政黨和民主黨間,在政策方針上存在明顯差別。前者持馬爾代夫優先主張,反對印度幹涉內政。後者持親近印度主張,對該國總統穆伊茲的外交政策施加阻撓。圍繞此次馬爾代夫議會選舉,穆伊茲同反對派發生交鋒。反對派以涉嫌貪腐為由,要求對穆伊茲啟動彈劾。與之形成配合的,是有匿名使用者在網絡上散布報告,指責穆伊茲涉嫌金融不當與腐敗。

穆伊茲的兩大主張使得他能夠在去年的總統大選中順應時勢,得到了馬爾代夫選民的認同,這才使得穆伊茲能夠脫穎而出成為新任總統。此次議院大選的勝利再次說明,穆伊茲所在的人民國家大會黨的這兩項主張,在馬爾代夫擁有深厚的社會基礎。總而言之,穆伊茲作為馬爾代夫的新任總統,也是混跡政壇多年的政客,他的手腕絕對不容小覷。因此,此次穆伊茲所在的人民國家大會黨能夠獲得議院大選的勝利,與穆伊茲及人民國家大會黨蘊含的政治能力、政治能量有密切相關關系。

不得不說,在此情況下,印度總理莫迪很尷尬,之前他在中美之間搖擺,到了2024年不僅現身藏南,還由著防長口出狂言,誰知,南韓大選後的4月10日,接受采訪時的莫迪突然表示中印應抓緊解決兩國曠日持久的邊界問題。軟化的態度或許正是印度「自救」的方式,與馬爾代夫的關系逐漸惡化,再與身為大國的中國交惡,壓力對印度來說有些太大了,但對待馬爾代夫,雖有「自救」卻並不是低頭。

在這個月馬爾代夫宣布,即將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時候,推動馬爾代夫和中國深入合作的這位新總統,上任還不滿半年。馬爾代夫也十分珍惜和中國的友誼,在斯裏蘭卡拒絕中國「向陽紅03」號科考船停靠補給後,馬爾代夫伸出援手:歡迎友好國家船只停靠,最終,「向陽紅03」號在馬爾代夫馬累港完成補給。短短一個月後,馬爾代夫再度宣布:將用人民幣進行進口貨物結算。盡管馬爾代夫的體量並不大,哪怕進出口貿易全部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也沒有太大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馬爾代夫完成政府換屆,拋棄了過去的親印度立場之後,自稱「與鄰為善」的印度就迫不及待地撕掉偽裝。一邊透過媒體造勢,炮製和鼓吹「中國威脅論」,甚至將中國科考船進入馬爾代夫停靠補給視為「安全威脅」。另一邊則是出動海軍,在馬爾代夫附近水域進行演習,修建基地,美其名曰「維護區域安全」,實則都是以大欺小的霸淩行徑。但是,這些舉動非但沒有讓馬爾代夫退卻,反而更加堅定了「馬爾代夫優先」這一理念,積極與中國開拓更多合作領域。

用穆伊茲本人的話來說,選舉結果並不意味著馬爾代夫走上了一條「親中」道路,新政府將從國家利益出發,與包括印度、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合作。從這個角度來看,促使馬爾代夫遠離印度的原因並非中國,而是馬爾代夫人民的實際需求。簡單來說,相較於妄圖左右該國內政的印度,馬爾代夫人民更看重在經濟、衛生、基礎設施等領域同馬方深化合作的中國。於該國民眾而言,議會選舉背後並不是所謂的「中印地緣爭奪」,而是馬爾代夫發展的必然選擇。

事實上,馬爾代夫一直是印度和中國在印度洋地區較量的熱點之一。相比美國,中印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較量更為直接和激烈。印度傳統上視馬爾代夫為自己的「後花園「,馬爾代夫民主黨即代表親印路線。2018年馬爾代夫政權更叠後,新政府公開擁抱中國理念,主張「印度洋和平區「。如今人民國家大會黨高舉這面旗幟,勢必給印度的影響力帶來沖擊。此次選舉後,預計執政黨將加大對華靠攏的步伐,增加基礎設施領域的中資專案。外媒普遍認為,馬爾代夫正在「中印之間搖擺「。

在馬爾代夫議會選舉的結果公布後,引起了不少印度媒體人士和專家學者的熱議,他們一致認為馬爾代夫已經與印度「失聯」了,未來數年的時間裏,馬爾代夫將會是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一個「前哨站」。事實上,馬爾代夫與中國的合作關系,與之前跟印度的合作關系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中國和馬爾代夫之間的合作關系屬於是平等尊重,互利共贏。而印度雖然嘴上喊著馬爾代夫是自己親密的合作夥伴,但是在不少合作專案上都有著一些不平等的附加條件,比方說在馬爾代夫境內駐軍。

今年年初,穆伊茲打破傳統,上任後首訪中國,成為歷史上第一位上任後先存取中國,而非鄰國印度的馬爾代夫總統,這也被外界視為這位總統「親中」的象征。在雙方會談中,中方高層表示,中馬建交52年,始終堅持平等互利的原則,實作了友好發展。穆伊茲對於中國多年來為馬爾代夫提供的幫助表示感謝。雙方還簽署了多項雙邊合作檔。這也讓一些本就忌憚中國的西方國家更加關註馬爾代夫。此次選舉,印度和一些西方媒體可謂是全程關註。

實際上,在南亞地區,不只是馬爾代夫正在遠離印度,包括斯裏蘭卡、孟加拉和尼泊爾在內的多個印度鄰國,因為親印政黨都在選舉中落敗,有的甚至與印度反目成仇發起「印度滾蛋」的運動。顯然,南亞國家都與印度漸行漸遠,並「進一步向中國靠攏」。所以說,在南海局勢因美菲軍事攪局而動蕩不堪之際,印度作為一個域外國家,透過向菲律賓提供武器,趁火打劫插手南海事務,企圖從中謀取戰略暴利,顯然是想得有點多了。

相比之下,印度在印度洋近段時間顯得尤為活躍,還體現出明顯的安全和軍事意圖。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迪維希語教研室主任朱方方在【環球】雜誌撰文分析說,印度3月在距馬爾代夫僅130公裏的米尼科伊島上建立軍事基地,印度的一系列舉動凸顯其將印度洋劃為自身勢力範圍的野心。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林民旺對澎湃新聞表示,印度針對南亞國家的這些舉動的核心目的是追求對印度洋的「霸主地位」。

在穆伊茲一系列疏遠印度的舉動中,影響最大、最引起外界關註的恐怕就是勒令印度撤軍。這種情況反倒讓印度急了眼。雖然印度在馬爾代夫的駐軍都不到百人,確實沒有太多實際意義,但這本質上反映出的是印度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力。如果說印度是自己選擇撤軍,那還無所謂,穆伊茲放話要求印度限期撤軍,就明顯有把印軍「掃地出門」的意思。因此印度在這個問題上來回拉扯,但奈何主人已經下了「逐客令」,最後還是定下了撤軍日期。

據環球時報,據馬爾代夫媒體「The Edition」新聞網報道,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確認,按照此前簽署的協定,第二批在馬爾代夫執行直升機平台的印方軍事人員已撤出。印度此前在馬爾代夫有88名軍事人員常駐,負責營運3個直升機平台。直升機由印度政府向馬爾代夫捐贈,用於執行馬爾代夫各島嶼間緊急醫療救援和救災交通運輸等任務。「只剩下一個平台了。正如兩國已經簽訂的協定,他們(剩余印度軍事人員)將在5月10日前撤出。他們會離開。」穆伊茲表示。

長久以來,印度一直打著協助馬爾代夫使用直升機的幌子,正大光明的在馬爾代夫駐軍,幹涉馬爾代夫內政。雖然在馬爾代夫的印軍數量還不過百,但對馬爾代夫來說,這已經是很大的威脅了。更別提印度其實是想把馬爾代夫打造成自己的「前沿基地」。為此,印度在馬爾代夫附近海域,甚至還布下了不少雷達檢測站。毫不客氣的說,印度就是仗著拳頭,在馬爾代夫耍流氓。而馬爾代夫也因為經濟、醫療、教育等對印度高度依賴,不得不咽下這口氣。

此次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作為印度洋地區的重要國家,馬爾代夫的穩定與發展對地區和平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社會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透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共同促進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印度軍隊撤離馬爾代夫的過程也引發了各方猜測。一些觀察人士認為,此次事件背後可能存在著更深層次的政治考量,雙方可能在地緣政治格局和權力平衡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博弈和謀劃。然而,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證實這一猜測,只能等待相關方面的進一步表態和說明。

如此一來,印度不得不擔心,接下來馬爾代夫將進一步疏遠印度。印度只怕也在打「地緣戰略」的算盤。自從馬科斯取代杜特爾特出任菲律賓總統後,菲律賓再次倒向美國,沒少配合美國「攪動風雲」,儼然有甘心充當美國遏制對手的馬前卒的傾向。當然,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美國也沒少拉攏印度,試圖把印度也打造成自己的打手,為對手構築嚴密的包圍圈。印度固然不想服從美國的指揮,但似乎並不排斥美國的亞太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