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羅斯對中國明算賬,普京的親信還覺得,中國占了他們便宜?

2024-07-24國際

俄羅斯對中國明算賬,普京的親信為什麽會覺得,中國冒著被制裁的風險買俄油,是占了俄羅斯便宜?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日前表示,從2022年初到2024年6月,與從中東購買石油相比,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給中國帶來的「經濟效益」高達140億到180億美元。

【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伊戈爾·謝欽】

這句話轉譯過來就是,過去兩年半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如果全改成從中東進口,那麽就要貴140億到180億美元。而正是俄羅斯提供了便宜的石油,才讓中國省下了一大筆錢。

俄羅斯人把這筆賬算得這麽明白,一方面,當然是在給自己打廣告,希望中國等國家進一步增加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他們的意思就是:俄羅斯的石油要比中東的便宜,大家快來買吧。

另一方面,謝欽作為普京的重要親信,他的這番話其實也反映出了俄羅斯許多政商精英的一個心態,就是俄羅斯跟中國做生意,中國是更受惠、更受益的一方,中國是占俄羅斯便宜了。

否則俄羅斯不會把賬算的這麽明白,也不會把話說得這麽清楚,什麽「中國在兩年半時間裏從俄羅斯石油進口中,獲益140-180億美元」,這話聽著就很奇怪。顯然,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

【謝欽的這番話也反映出了俄羅斯許多政商精英的一個心態】

大家都是做生意,一邊俄羅斯想要把石油趕緊賣出去,找人趕緊接盤,彌補失去歐洲客戶所帶來的損失;另一邊,在保持能源進口多元化格局不變的情況下,中國想要爭取到更優惠的能源價格。

雙方低調行事,各取所需,沒必要把話講得那麽明白,裏面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不是俄烏沖突爆發,西方下定決心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俄羅斯也不會那麽著急找其他國家接盤,而我們恐怕也很難以折扣價格購買俄羅斯的油氣資源。

不只是中國在這麽做,隔壁的印度也在這麽做,而且力度更大。如果按照謝欽的說法,那麽這兩年半俄羅斯給印度帶來的「經濟效益」,肯定要多於中國的140億到180億美元。

【雙方低調行事,各取所需,沒必要把話講得那麽明白】

實際上,謝欽這個說法本身就有一定的誤導性,他把中國正常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說成了「俄羅斯給中國帶來了經濟效益」。那問題就來了:為什麽不談,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中國進口俄油、俄氣給俄羅斯帶來了多少「經濟效益」?為什麽不談,如果中國不接盤俄羅斯的油氣,俄羅斯又會損失多少「經濟效益」呢?

俄羅斯的一些政商精英還是要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如果沒有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仍願意在俄羅斯被西方全面制裁的時候購買俄羅斯能源,那麽莫斯科必然會遭受更大的損失——俄羅斯寧願在邊境把天然氣白白燒掉,也不提供給歐洲國家,這種行為只不過是一時泄憤罷了,要知道,那每天燒掉的可是價值數千萬美元的真金白銀。

【2022年8月到9月,俄羅斯在俄芬邊境焚燒天然氣】

與此同時,因為購買俄羅斯能源,中國在沖突爆發初期也經受了不少國際上的輿論壓力,並頂著被二級制裁的風險。可以說,在這場交易的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一定的代價,而不是單純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單純讓利。

如果硬要具體計算所謂「經濟效益」,那麽中國這兩年來給俄羅斯帶來的「經濟效益」恐怕就不僅僅是數百億美元能夠計算的:過去兩年,中俄貿易額加起來超過4300億美元,而且如今還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

毫不誇張地說,中俄這兩年的合作,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了俄羅斯的國運。設想一下,如果中國跟隨西方腳步,一起對俄羅斯發起經濟制裁,拒絕與俄羅斯保持正常的經貿關系,那麽俄羅斯能不能扛到現在,繼續把仗打下去,我們或許都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而這個後果就不是拿幾百億、幾千億美元能夠計算的了。

【俄烏沖突已經打了2年零5個月】

在商言商。俄羅斯這兩年外部環境不好,能源不好賣出去,必須要以折扣的價格向大客戶們出售,這是俄羅斯無法逃避的現實。

現在中俄正在談的中俄蒙天然氣管線專案,根據俄方一些報道的說法,中國希望俄羅斯以國內價格向其出售這條管道的天然氣,就像當年俄羅斯賣給白俄羅斯的天然氣一樣,但是俄羅斯不同意,因此協定一直沒能達成。雖然這種說法沒有得到官方證實,但至少可以說,中俄目前在這條管道的天然氣定價問題上是有分歧的。

俄羅斯願不願意向中國提供我們心中理想的價格,這是他們的自由,我們也保持尊重和理解,因為協定還沒有簽,交易還沒有完成。但如果協定簽了,交易完成了,俄羅斯就不應該再說什麽「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石油給中國帶來了多少經濟效益」,這種馬後炮式的發言,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