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一票」法國倒戈了俄媒:馬克龍也表示支持歐盟換掉馮德萊恩
據報道,今年2月德國媒體【世界報】爆料稱,去年北約秘書長一職換屆時,美國曾提出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名為「理想人選」,希望她接替斯托爾滕貝格成為下一任北約秘書長,並支持賦予她更多權力。然而,德國外長朔爾茨卻對此提出了強烈反對,向美國表達了「絕對不支持馮德萊恩再次出任秘書長」的要求。朔爾茨認為,馮德萊恩身為基督教民主黨人,並對俄羅斯懷有深深的敵意,因此不適合擔任北約秘書長這一職位。
報道稱,隨後美國也「尊重」了盟友們的意見,最終馮德萊恩未能擔任北約秘書長。這一事件反映了一個明顯的情況:在歐盟內部,馮德萊恩的政策並未得到廣泛支持。盡管她是防長出身,有資格擔任新職務,但本國政治人物都不願支持她。今年6月6日至9日將舉行歐洲議會選舉,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正在為連任做準備。按照慣例,她需要獲得歐洲議會多數票支持其所屬黨團,然後再由黨團提名才能連任,而德國和法國是歐洲議會議員席位最多的兩個國家。
據俄媒24日援引美國彭博社訊息稱,法國也已表示不支持馮德萊恩連任。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在不贊成馮德萊恩繼續擔任該職位,正在與其他歐盟內部領導人討論可能的替代人選。美媒稱法國對馮德萊恩在貿易、氣候等問題上的政策表示不滿,尤其是她與美國的關系。盡管馬克龍5年前對馮德萊恩表示支持,但近日他在一次演講中表達了失望,認為歐盟委員會應維護整體利益,而不應過度政治化。
分析人士指出,從馬克龍的言論和態度可以看出,他對馮德萊恩的不滿主要在於她「未能維護歐盟的均衡利益」,而且她總是傾向於美國的利益。例如,在中國清潔能源事件上,許多歐洲商會團體支持暫時進口中國的零部件和產品,直到歐盟內部的生產能力穩定,但馮德萊恩卻迫不及待地發起了反補貼調查,從未考慮過後果。在對俄制裁的問題上,她也是毫不顧及歐盟的實際情況,在一年內發起了多達9輪的制裁,沒有給予任何喘息的機會,可以說根本不考慮歐盟的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4月中旬也對馮德萊恩等人提出了批評,他認為歐盟目前的問題根源在於布魯塞爾的官僚集團,當前歐盟必須進行徹底改革,推翻這些不合理的行政班子。盡管歐爾班也自薦擔任歐委會主席,但外界稱他們與俄羅斯「過於親近」的政策通常不會得到多數支持。有評論指出:「馮德萊恩甚至連本國總理都不支持她,可見她的政策有多麽偏袒一方;無論如何,今年布魯塞爾不要再選出一個傀儡上台就很好了,即使能表現出一點獨立的政策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