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田飛龍:美國國會再推進涉港台法案,意欲何為?

2024-09-10國際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美國拜登政府任期已進入倒計時,美國國會正抓緊時間推進涉華議題。本周,剛復會的聯邦眾議院安排了密集的涉華議程,將表決二十余項與中國有關的法案,這一周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周」。
名為「中國周」,實為「反華周」。美國眾議院議長、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人米克·莊遜(Mike Johnson)今年7月就已預告將推動多項針對中國的立法,宣稱「國會必須集中精力用我們掌握的一切手段對抗中國」。
從一系列法案內容來看,涉及議題從對抗中國科技、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到支持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盟友。此外,還有兩項分別涉及香港特區和台灣地區的法案——【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和【台灣沖突阻遏法案】。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田飛龍9月10日對觀察者網表示,「香港牌」、「台灣牌」是美國對華新冷戰與戰略、地緣遏制政策的重要抓手,此次批次涉華法案中出現涉港、涉台法案並不奇怪。
田飛龍指出,港台在美國的戰略心理與制度布局中存在角色差異,美國涉台立法及其執行的深廣度遠超過香港。9日已獲眾議院表決透過的【台灣沖突阻遏法案】可視為美國在制度上預料和構想了台灣沖突場景及美國的介入條件和方式,甚至具有「戰爭動員法」的性質和危害性。
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 視覺中國
綜合外媒及港媒報道,由共和黨眾議員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提出的【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對香港特區在美國華盛頓、紐約和舊金山的三個經濟貿易辦事處進行認證,若認定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可取消香港駐美經貿辦的特權和豁免,而經貿辦也將在認證後180日之內停止運作。
美媒稱,這項法案的早期版本分別在去年7月和12月獲得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透過,之後便一直停滯不前。港媒則註意到,此次在眾議院表決的修訂版法案,將認證權力從美國總統改為國務卿,並刪除了有關美國聯邦政府檢視現行與經貿辦合約的內容。
去年11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透過【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後,香港特區政府曾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國會幹預香港事務。特區政府同時強調,三個駐美經貿辦的成功順利運作,有利於擴大香港特區與美國不同範疇的務實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事。
田飛龍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實作了由亂到治,並逐步走向由治及興。美國以香港為「顛覆基地」的戰略布局被打破,在港代理人網絡和情報系統也遭到了香港國安法的制度性壓制。
「因此,美國決定性調整了對港政策。不僅於2020年7月透過所謂【香港自治法案】予以針對性幹預和制裁,而且在每年的‘香港政策法報告’中連續否定香港的高度自治 ,損害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和國際法上的合法貿易權利。」
田飛龍指出,此次美國聯邦眾議院表決的【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意圖將香港經貿問題政治化。威脅取消香港在美經貿辦事處並策動盟友跟進制裁,其最根本目的在於透過制度性手段制裁打壓香港國際地位和自由貿易權利,進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於「一國兩制」制度杠桿作用。
田飛龍表示,如果這一涉港法案最終簽署成法,預計會對香港的國際地位和經貿權利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香港特區政府需要做好研判和反制準備,中央政府也應當介入以保護香港合法權益。
「美國的一系列舉動表明,在香港國安法及23條立法完成後,涉港涉外鬥爭特別是法律鬥爭出現了議題和場域的轉移,‘港獨’國際化和外部幹預制裁密集化快速發展。」
「因此,必須將香港平台的涉外法律鬥爭納入國家整體的涉外法治建設中來,以‘一國兩制’框架下中央與香港共同的反制合力應對來自美西方的非法制裁和幹預,既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又維護香港繁榮穩定與‘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田飛龍說。
據【南華早報】10日報道,美國眾議院對【香港經貿辦認證法案】的表決已被推遲到本周晚些時候。
而由共和黨眾議員法蘭西·希爾(French Hill)在去年1月提出的【台灣沖突阻遏法案】則在9日當天在眾議院獲得透過。該法案要求,一旦美國認定中國大陸對台灣「構成威脅」,將對大陸相關人員的金融活動進行報告和限制。
美國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法蘭西·希爾 影片截圖
田飛龍表示,相比香港議題,美國對「台灣牌」的政治利用更加露骨和具有挑釁色彩。
「港台在美國的戰略心理與制度布局中存在角色差異,美國雖將香港視為可影響的‘顛覆基地’,但主權與治權並不被其控制。且在香港國安法下,美國逐步產生了‘部份承認’中國新管治權事實的傾向。但美國將台灣嚴格視為其勢力範圍和第一島鏈的關鍵節點。對台灣進行了軍事安全、‘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的全方位滲透和控制,故涉台立法及其執行的深廣度遠超過香港。」
在田飛龍看來,美國對台灣的角色存在「東方烏克蘭」想象,即以俄烏戰爭為參照系,加強對台灣的軍事武裝化和政治代理人系統建設,同時研判和推進在台海發生武裝沖突情況下對中國大陸實施類似對俄的「全體系制裁」,「此次所謂涉台立法就是服務於這一‘東方烏克蘭’的戰略想象和政策行動目標。」
田飛龍認為,【台灣沖突阻遏法案】可視為美國在制度上預料和構想了台灣沖突場景及美國的介入條件和方式,為美國深度介入台海問題提供「法律依據」和行動指引,甚至具有「戰爭動員法」的性質和危害性,「這就不得不警醒我們對美國涉台行動作出底線思維上的研判和反制準備。」
田飛龍表示,包括此次兩項涉港涉台法案,涉華法案在美國國會政治中屬於「跨黨派共識」範疇,即將中國設定為「主要對手」與「戰略競爭者」,宣揚對華「脫鉤斷鏈」與「去風險化」。
他提醒道,從美國國會近期涉華立法新動態來看,無論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無論中美任何層次的政治會晤成果如何,中美長期新冷戰及美國對華持續制裁打壓的鬥爭態勢不會改變。而對於中國來說,堅持自身發展道路、政治體制與涉外法治建設方向的基本立場與反制策略同樣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