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印度總理莫迪與中方在喀山舉行了會晤。雙方對這次會晤予以了很高的評價,認為中印兩國打破了此前的外交僵局,實作了中印關系的逆轉。
對於中印關系的發展,兩國領導人實作了會晤,這是好事,表明兩國關系「止跌回穩」;當然,中印關系能否繼續升溫,關鍵還是要看印度的態度;有專家指出,印度之前做的事情,很多都很出格,想要重新贏得中方的信任,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既然印度有這樣的想法,未來也不是沒有這樣的機會。
中印關系走出僵局,有些人看著很著急,甚至想過來截胡;據媒體報道,德國總理朔爾茨準備近期率團存取印度,目的是開拓印度市場;有德國工商界人士表示,認為印度能夠成為「第二個中國」的想法過於誇張,但是印度可以成為德國「去風險化」的關鍵。
所謂「去風險化」,其實就是「和中國脫鉤」,這是美國搞出來的概念,這是一種單方面的歧視,甚至沒有任何事實依據;朔爾茨以所謂「去風險化」的理由存取印度,明白了就是想截胡中印會晤的成果。
但是說真的,這屆德國政府真的不行,做什麽事都慢一拍,不是被法國搶先,就是被波蘭牽著鼻子。此前在俄烏沖突、對俄制裁等問題上,德國被波蘭等東歐國家屢屢牽著鼻子,不僅要自掏腰包補貼烏克蘭,還失去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導致國內制造業的成本迅速上升,產業和工作崗位迅速外流。
在所謂「去風險化」的名義下,德國又開始在中德關系、雙邊貿易等領域作妖,尤其是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副總理哈貝克這倆「臥龍鳳雛」,屢次對中國大放厥詞,讓中德關系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在一番騷操作後,德國經濟成功地從歐盟火車頭,變成了吊車尾;現在,朔爾茨政府還是抱著「去風險化」不放,然後想拉攏印度。
想依靠印度,實作制造業擺脫中國的「去風險化」,朔爾茨,真有你的!當然,我們也很好奇,「嚴謹死板」的德國人,和「浪漫天真」的印度人湊在一起,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那個已經無數跨國公司折戟的「墳場」裏,又將上演一出怎樣的喜劇。
所以,我們還是蠻支持朔爾茨的這個想法,不錯,很有精神。實際上,已經有人對朔爾茨提出警告,印度的官僚主義、腐敗、苛捐雜稅,都是德國企業面臨的障礙;但我們很想說一句,要你多嘴,別說話,讓朔爾茨上!等他在印度吃夠了苦頭,才能讓他想起中國的好!
蘋果公司已經後悔了,三星正在後悔,現在朔爾茨又忙不叠地想往火坑裏跳,確實挺羨慕印度的,都這份上了,還有人想來送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