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馬來西亞這六年:從沒有一張二維碼到無現金社會|投資派

2024-07-11國際

作者 | 王晗玉

編輯 | 潘心怡

5月底的一次前往吉隆坡的出差中,由於航班抵達時間晚了兩個多小時,黎國威原定於下午2點需要到公司召開的溝通會,臨時改為線上會議。

黎國威常駐新加坡,是螞蟻數科國際業務相關負責人。他想在酒店完成電話會,不過最終由於異常卡頓的訊號問題,只能取消。

受限於地理條件,馬來西亞的數碼基礎設施不算發達。據RCR Wireless News報道,至去年9月,馬來西亞5G網絡覆蓋率為68.8%,但5G采用率為4.2%。

慢慢吞吞的馬來西亞人和追求效率的互聯網也總顯得不那麽「搭介」,就在六七年前,整個馬來西亞社會甚至沒有一張二維碼——這個在中國大街小巷早已普及的電子支付方式。

疫情加速了一切,實體經濟發展空間逼仄的幾年裏,電子支付伴隨網購的普及逐漸被馬來西亞消費者接受。

黎國威此次拜訪的客戶之一,是馬來西亞市占率最大的電子錢包公司TNG eWallet 目前馬來西亞3200萬人口中, 已有超過60%的使用者註冊了TNG eWallet ——它在生活中更被熟知的叫法是Touch'n Go。

搭上數碼經濟快車,馬來西亞正正駛入「無現金社會」。當追求高效的互聯網文化遇到熱帶城市的「不慌不忙」,一種溫吞和疾馳的沖突油然而生。

如果去當地旅遊,導遊大概率會不止一次地提醒,遇到慢悠悠的服務人員時盡量不要著急上火催對方,因為一催他們就容易慌,一慌動作就更慢。

延伸到數碼經濟上,慢有時候就等於「卡頓」。典型的案例是2020年3月和4月,兩次海底電纜故障,讓馬來西亞陷入全境網速變慢的困擾之中。

「慢」的對立面則是,如今馬來西亞的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不帶錢包出門,背後的新零售電商、直播帶貨、網店和社交媒體銷售平台一派欣欣向榮,加速向前。

盡管馬來西亞數碼經濟的體驗感時常出現「卡頓」,但經驗告訴中國企業,一旦嘗到便捷支付的甜頭,消費習慣就很難回頭了。

解決「卡頓感」,螞蟻數科這樣的科技公司在馬來西亞能做些什麽?

空白:六年前沒有一張二維碼

馬來西亞的電子支付故事要從政府一次性發放50多張電子支付牌照說起。

回憶起當時的場面,Touch'n Go CEO Alan Ni形容那像一場「百團大戰」。首先,拿到牌照並最終推出的電子錢包就有38個,其中包括Touch'n Go、GrabPay、ShopeePay等。

其次,這38家競爭者不乏背景雄厚的股東,如Touch'n Go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是馬來西亞第二大銀行CIMB和螞蟻集團,GrabPay的投資方有Uber、軟銀、滴滴出行,ShopeePay則背靠東南亞著名電商Shopee。

這一背景下,不少電子錢包在上線之初就各有自己的優勢領域。如GrabPay天然就有網約車的場景優勢,ShopeePay擁有電子商務的流量入口,Touch'n Go則借助國民度超高的預付卡(類似公交、便利店一卡通)率先在加油站、高速公路收費站等場景推廣自己的電子支付。

如今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停車場等場所已有電子錢包專用通道 攝圖:36氪

不過在習慣刷卡支付的馬來西亞,真正深入線下推廣電子錢包, 仍經歷了走街串巷說服中小商戶的「地推期」和利用補貼吸引使用者的「燒錢期」

轉折點出現在2019年,當年馬來西亞財政部為減輕年輕人開支負擔、支持實體經濟,專門推出「ePemula計劃」,透過四個本地電子錢包向特定年輕人發放津貼。

政府的財政補貼令正在艱難拓客的電子錢包短時間內迎來大量使用者下載。以Touch 'n Go為例,使用者下載完成後,需線上完成身份認證才能領取補貼。 這意味著電子錢包在短期內將面臨一個流量高峰

Alan Ni回憶說,當時Touch'n Go幾天之內就有上百萬人要做身份認證。流量峰值下,如何維持系統流暢執行且保證較高準確度,成為Touch'n Go上線以來的大考。面對這項挑戰,Touch'n Go選擇與螞蟻數科合作,借助後者ZOLOZ的核心產品eKYC(線上身份認證)技術,完成大量使用者的身份認證。

據了解,eKYC可實作使用者全自助、無人工幹預完成「線上身份認證」,實人認證準確率達到 99.9%,將原本至少一周以上的註冊時間,縮短至3分鐘。

借助eKYC技術,Touch'n Go也在「ePemula計劃」期間獲得了領先超車的機會。據其CRO Foo Yeong Jin透露,Touch'n Go在這個專案中市占率占到70%,最終獲客500萬。

「我們向馬來西亞央行證明了兩件事, 第一我們能夠接得住大流量 ,這個系統沒有垮; 第二認證的準確率很高 ,沒有使用者抱怨。」Alan Ni補充說,Touch'n Go也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家獲央行批準使用線上身份認證的電子錢包。

目前Touch'n Go在馬來西亞市占率約為60%,在使用者量這一層面,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電子錢包——在該國3200萬人口中,已有超過2700萬人註冊Touch'n Go

而根據PayNet2022年的數據,當年馬來西亞已有78%的人擁有多個電子錢包。 移動支付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其他各個行業推動數碼化轉型的迫切心情。

黎國威對這一趨勢感觸頗深。最近幾年,他的工作是把螞蟻集團在中國大市場中磨練的最佳實踐和技術能力以產品形式輸出給海外客戶。去年其負責的國際市場業務增速達到300%,東南亞六國是業務主力之一,馬來西亞則聚集了一批標桿客戶。

回想與當地客戶建立合作的過程,黎國威說很多都是「一拍即合」, 雙方決定合作的時間非常快

成立至今已有50年的Kenanga Investment Bank Berhad(肯納格投資銀行,以下簡稱「KIBB」)是馬來西亞的頭部投行。去年,黎國威在瑞士的一個研討會上遇見該集團董事總經理謝偉良,談及靠數碼化方案提高投資者理財效率的想法時,雙方「一拍即合」,當下即敲定合作意向。

「我們在6月見面,8月很快簽訂了合約。」謝偉良說。而簽約後約4個月,黎國威的團隊就完成了合作方案中底層技術的搭建。

目前,KIBB的綜合金融服務APP KDI Go即將上線。這也是KIBB與螞蟻數科此次合作的重要產品。

簡單來說,KDI Go就是將KIBB過去幾年陸續推出的股票經紀、智能投顧、電子錢包、外匯兌換等多項數碼產品整合嵌入到一個超級APP中。使用者透過一個KDI Go,就能使用KIBB的各項數碼服務。

而此前的六七年間,KIBB的多個數碼產品分散在各個獨立的APP中,同一個使用者使用KIBB的金融服務,需要註冊、登入多個不同的APP來回切換。

反差:從「只有一個網站」到「超級APP」

一個一站式的金融投資平台,在馬來西亞的金融行業數碼化過程中,無異於一個行業超級APP。

謝偉良提到,如果使用者投資多個資產類別, 以前需要用復雜的Excel來處理、統計整體收益 ,但透過KDI Go的整合APP,所有投資組合都能一目了然。

這種超級APP的概念在中國金融界並不陌生,但在馬來西亞,KDI Go則將是第一個綜合金融服務APP。

一方面,當地監管層需要投入更多時間了解超級APP的邏輯和潛在風險,以建立安全可控的審批規則;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需找到一個既掌握了成熟技術又已經過高並行、高負載的市場條件驗證的合作夥伴。

無獨有偶,在另一個傳統領域——房地產界——馬來西亞也剛迎來第一個超級APP。

S P Setia是目前馬來西亞銷售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集團,開發業務涉及住宅、基礎設施、商業綜合體等業態。今年5月,其與螞蟻數科端雲一體一站式移動開發平台mPaaS合作的智慧社區超級APPSetia Go 正式上線。

與國內房地產企業在2018年、2019年前後紛紛推出自家APP的想法類似,S P Setia也是希望借助Setia Go增強與業主、消費者的互動和情感聯結,以此拓展房地產業務的邊界。

目前這個APP內聚合了多個如家政服務等相關的初創公司,使用者可一站式管理房產、參與開發商組織的優惠活動。

在技術層面, 螞蟻數科mPaaS向S P Setia提供提供了一系列模組化工具和元件,使開發人員可對業務套用進行模組化改造。

據悉,原版本APP更新需要等待套用平台1-2周的上架流程,但因小程式架構帶來的無感更新能力,現在更新時間已縮短至半小時。

而在業務層面,SP Setia將借助mPaaS最佳化房產管理、購房交易、行銷推播、會員權益等功能,進一步活躍使用者生態。未來, SP Setia對Setia Go的計劃是能夠為集團直接貢獻營收

這個期待,即便在當下的中國,能實作的房地產企業也少之又少。除了技術層面的原因之外,兩國數碼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 也讓馬來西亞各行的頭部企業更容易抓住第一波紅利

如在中國,各領域占主要地位的APP大多是由獨立的第三方成立,如聚焦房產經紀的貝殼找房、線上旅遊服務的攜程等,房企、文旅集團則幾乎是在倒逼中開啟自己的轉型。相比之下,馬來西亞似乎正好相反, 行業類APP先在頭部企業中醞釀,其後才推動社會化轉型

對於這樣的差別,黎國威亦認為是發展階段不同帶來的現象。「目前東南亞也有綜合性的超級APP,比如Grab、Air AISA,但行業APP還得由(頭部)企業來帶領這個趨勢。因為他們有的是客戶群、品牌、客戶的信任,透過超級APP再讓客戶能去購買或者享用其他附加值服務或生態服務,會有帶動效應。」

他認為當前階段馬來西亞多個行業的數碼化轉型路徑還要靠當中的佼佼者來帶動, 但後期不排除有類似行業綜合性的超級APP出現

不過跳出「佼佼者」的視角,將目光投向馬來西亞更廣大的中小企業群體,他們對於數碼化的認識還相對初級。

陳家興是馬來西亞區域策略研究所(CROSS)的智庫署理主席,他就指出,根據馬來西亞中小商業局的調研報告數據,在2020年, 有77%的中小企業對數碼化的理解仍停留在只有一個公司網站這樣最基本的階段

這種反差或許是當地的狂奔與溫吞共存的另一種體現。

快車:數碼建設狂奔

如廣大中小企業一樣,現今馬來西亞廣大網民對於互聯網的認知也相對初級。

盡管吉隆坡大街小巷的商戶已經貼滿Touch'n Go甚至是Alipay的支付標識,但除了移動支付外,馬來西亞人對於數碼套用的使用更多還是在娛樂層面。

陳家興曾做過數碼經濟的調研專案,他也表示,目前馬來西亞的家庭使用互聯網, 主要都是進行一些如社交網絡、下載圖片、娛樂休閑、玩遊戲等活動

「他們對於互聯網的認知和套用還不太足夠,雖然互聯網、智能電話的普及率比較高,但是一些小程式還不太能掌握。」陳家興說。

KIBB推出KDI Go後的關註點也是馬來西亞使用者對這個超級APP的熟悉度。「雖然金融服務是我們的重點,但(現階段)我們會更加註重去教育使用者使用超級APP,因為在我們金融行業沒有太多人接觸過這一塊。」KIBB的董事總經理謝偉良坦言。

擴大到產業層面,Touch'n Go的Alan Ni也認為,馬來西亞的數碼支付已經相對成熟,但是用電子錢包或電子平台來做金融服務,還處在早期階段。

此外,前述多位政府、企業人士均提到,當前制約馬來西亞發展數碼經濟的一大障礙是人才儲備不足,尤以AI類為甚。

如Touch'n Go就在中國的杭州、武漢設有兩個基地,兩地共有100多名員工。Alan Ni解釋說:「我們想做的事情要在馬來西亞當地找一些有經驗的人才非常難,中國因為人才庫比較大,招人相對容易一些。」

面對人才缺口,當地政府正投入更多資源試圖改善這一現狀。

去年,馬來西亞成立了「數碼化轉型部」——目標是在未來10年將馬來西亞打造成為躋身全球前30大經濟體,並將該國發展成區域數碼中心。今年,當地又成立了第一個人工智能院校。

過去五年,當地政府還曾先後出台【國家數碼網絡計劃】【馬來西亞數碼經濟大藍圖】【全國電子商務策略路線圖2.0】【馬來西亞數碼催化計劃】【數碼遊牧區域樞紐計劃】等一系列數碼經濟促進計劃。

另一方面,當地數碼化套用的普及率則在近年快速提升。

此前在2019年,Alan Ni提到馬來西亞的電子錢包普及率較低,信用卡相對稍高一點。但疫情之後,信用卡、借記卡普及率增長了約10%-15%。 電子錢包則增長了約40%-50% ,差不多是信用卡、借記卡的3-4倍。Touch'n Go基本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長。

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馬來西亞電子商務附加值產業市場規模已從2015年的891億馬幣,至2021年擴大到2011億馬幣。馬來西亞數碼消費人口在2022年也達到了2500萬人。

同時, 數碼科技企業正成為馬來西亞年輕一代的「夢中情廠」

過去每年馬來西亞都會組織大學生票選最想加入的公司,去年金融科技類公司中票選的第一名是Touch'n Go,第二名是Grab(東南亞網約車和送餐平台公司),第三名是Shopee(東南亞跨境電商平台)。

實際上,回看中國的數碼化發展,市場中也是先出現阿裏巴巴這樣的公司,經歷電子商務等業務的錘煉,才有螞蟻集團這類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產品輸出給各行各業的金融科技公司。

對標到馬來西亞,盡管當前網民習慣、數碼金融服務還在初級階段,但伴隨數碼套用普及率提升以及年輕一代的更多關註,未來也將產生更多如中國市場中已有的產品類似的服務。

Alan Ni即透露Touch'n Go後續還計劃推出類似花唄這樣的服務,目前公司內部技術層面已完成開發,主要需等待審批等外部流程;KIBB也透露,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公司將在KDI Go平台內繼續推出7-10個產品。

Alan Ni說,「我覺得現在在中國看到的事情, 可能後面五六年在馬來西亞也會變成現實 。」

在馬來西亞,走過二維碼空白的時代,更多政府資源、頭部企業以及年輕人的目光投向了數碼藍海更深處。

關註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