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踏進了那家藏在廣州老城區深處的小餐館,心裏頭還琢磨著得給這頓晚餐添點「刺激」。作為一個北方來的小夥子,我自認為對辣有著不淺的造詣,總想著能在廣東這片以清淡著稱的土地上,找到那麽一兩家能讓我大呼過癮的辣味小店。可沒想到,這一頓飯,直接讓我對「廣東人不吃辣」這句話有了前所未有的具象化理解,簡直是笑中帶淚,記憶深刻。
一進門,那股子熟悉的煙火氣就撲面而來,墻上掛著的老式風扇慢悠悠地轉著,似乎在訴說著這裏的故事。店裏人不多,但每張桌子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肴,色彩斑斕,香氣四溢,唯獨不見那紅彤彤的辣椒身影。我心裏暗自嘀咕:「這哪行啊,得給老板上點課。」
找了個位置坐下,我拿起選單,一眼掃過去,基本都是些白切雞、清蒸魚、煲仔飯之類的經典粵菜,心裏不禁有些失落。但轉念一想,既然來了,總得試試看吧,於是硬著頭皮點了個看似有點「潛力」的「微辣炒牛河」。
不一會兒,菜上來了,那盤炒牛河看起來金黃誘人,香氣撲鼻,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筷子送入口中。嗯?這……這就是傳說中的「微辣」?我瞪大了眼睛,仔細品味,除了牛肉的鮮嫩和河粉的爽滑,幾乎感受不到一絲辣意。我轉頭看向同桌的幾位本地朋友,他們正吃得津津有味,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仿佛這盤炒牛河就是他們心中的美味佳肴。
我忍不住笑了,這笑裏既有自嘲也有對廣東飲食文化的重新認識。我放下筷子,故作嚴肅地問:「你們廣東人,真的就這麽不吃辣嗎?」話音剛落,朋友們紛紛投來疑惑的眼神,仿佛我的問題比外星人降臨還要不可思議。
「阿傑,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坐在我旁邊的阿明,一個地道的廣州人,笑瞇瞇地解釋道,「我們廣東人講究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清淡為主,辣味在這裏可不是主流。當然,也不是說完全不吃,只是相比起你們北方的麻辣、川菜的香辣,我們的‘辣’可能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說著,阿明還特意指了指旁邊一桌正在享用「辣子雞」的幾位年輕人,笑道:「你看,那幾位就是外來務工的朋友,他們才吃得了那麽重的口味。我們嘛,還是更喜歡這種清清淡淡,能品出食材本身鮮美的味道。」
我被阿明的話逗樂了,心裏那點不甘也煙消雲散。我開始嘗試著用廣東人的方式去感受這些菜肴,果然,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出食材背後的故事,那種純粹和鮮美,是我在北方難以尋覓的。
飯後,我們一行人漫步在老街上,夜色漸濃,街燈昏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飯菜香。我突然意識到,這次的小餐館之旅,不僅讓我對「廣東人不吃辣」有了具象化的了解,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每一種口味,都是一方水土的縮影,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體驗。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強求在廣東找到重口味的辣菜了。相反,我學會了欣賞這裏的清淡與鮮美,也學會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味蕾上的滿足。每當回想起那次笑中帶淚的晚餐,我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心中充滿了對這片土地深深的敬意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