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周星馳的高調,能幫短劇「上岸」不?

2024-06-02電影

周星馳入局短劇,終於到交作業的時候了。

其出品的【金豬玉葉】在預告片階段就被廣泛熱議,不僅重振短劇的市場信心,也在拉升行業的平均水平。

客套話完畢,聊點刻薄的。

短劇確實是風口,可本身又像「強行造出來」的盛況,其存在就極度依賴投流和平台,隨便一絲風吹草動都可能轟然崩塌。

其次,看似仍有巨大增長前景的背後,現實是誰也保不準現在是頂點,還是半山腰。

周星馳的高調,更像是資本試水的前搖。

畢竟比起誰先吃螃蟹的,大家更期待的是把蛋糕做大的人。

洗局

從【金豬玉葉】的陣容就可以看出,這基本和短劇主流「花小錢辦大事」相違背了。

網紅和明星陸續露臉、考驗編劇能力的懸疑喜劇、與平台直接合作的免費播放...

把一部120分鐘的電影切成24集,將其短劇化 。」

這是劇組團隊的宣傳話術,也暗示著其與同行「粗制濫造」的差距。

短劇裏總缺不了「暴富」標簽。

不管是國內以小博大,還是海外降維打擊,財富觸手可得的咨詢不要太多。

甚至官方發展「短劇節」、「短劇政策」火速出現,整個環境都在營造一種向上的自信。

在這個關鍵時間點高調入局,沒有野心純屬把觀眾當孩子了。

近日,三大平台公布了微短劇備案細則。根據相關規則,6月1日起,沒有備案的微短劇將不能播出和營運。

作品選在了6月2日上映,作為平台合作的招牌,其意味也是明顯的。

這不是資本入局,這是直接「洗局」。

前期的宣傳策略、選角的優勢、標準化的制定,都是對野蠻生長的短劇一記重拳。

大家都是小成本,玩引流,拍爽劇的,一下子開始找標準,宣傳「行業升級」了,那你猜猜誰會被淘汰。

這就像能力雄厚酒樓進軍路邊攤,是掀桌子還是把大家培養成五星級,到底那一邊概率大點呢?

短劇的「內容黏性」就像互聯網的石油資源,付費率、留存率誰不垂涎,大廠們窺視是遲早的事情。

尤其在規則的壓力下,接受「詔安」是必然,只是這也在脫離短劇原有的「野蠻」身份,逐漸往網劇、短影片間選邊靠攏。

這無疑是大浪淘沙前的一次號角。

制作方想在新秩序下先行一步,但這份試探押註的有名譽,也有行業前景。

伏筆

說回【金豬玉葉】,雖然打著喜劇標簽,但預告的資訊實在有限,唯一讓我莫名發笑的是導演名字的出現。

沒錯,導演既不是周星馳,也不是叫獸易小星,而是馬史。

說一個暴論: 作品質素期待值不要太高

其實,星爺非導演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這次更像是「合資產物」,周星馳更像是影片宣傳的一處吉祥物。

雖然制作方提到周星馳審片嚴格,對細節參與度極高,對演員幫助很大;

而且導演還提到:「24集裏能找出100多處致敬(周星馳)的地方。」可以說是情懷、內容都有照顧到。

周星馳露臉概率不大,只是不知道萬一遇上口碑風波,是否關與他掛鉤呢?

星爺在【美人魚】、【新喜劇之王】後就遭遇口碑滑鐵盧;

甚至去年海外出品的動畫片【美猴王】依然不盡如意,也難怪風生會對這件事有兩種情商的解讀。

高情商的說:星爺接納新事物。利用商業化參與喜劇模式推廣,透過不同的媒介將新故事傳播給觀眾,也樂於在不同領域栽培新式演員。

低情商的說:資本互利。平台能引流,瓜分短劇市場;制作方賺錢,培養合作單位,後續電影也能合作,內容撲街有的是人背鍋。

其實,每年那麽多品牌請大導演拍微電影,跨行做短劇也算是時代必然,即使是張藝謀拍網劇也不奇怪。

王家衛的【繁花】剛還在白玉蘭「殺瘋」了,也證明了「嘗試」不一定代表降格,也可以做到名利雙收。

但是,鄙視鏈排在網大後面的短劇能上台面嗎?

短劇在輿論場並不算良家,雖然處在風口浪尖的,但粗糙、蹭熱點、低俗,幾乎大部份影視圈的負面標簽它都有。

觀望成了市場的本能,全都在等大咖下場產生的效果反饋。

整個市場都在等大咖下場產生的效果反饋。「將電影做成短劇」到底是噱頭還是標桿,這一切需要作品上線後才能馬後炮。

浪尖

這事能被「小題大作」,原因不是在短劇,也不是因為題材,而是周星馳。

「周星馳」這個名字,在泛娛樂文化已經是一種被神化的標誌,一種間接代表「喜劇」的符號。

就像「 周星馳拍喜劇是為了錢還是熱愛 」完全可以用「 周杰倫上說唱節目是為了錢還是 」替代;

他們在華語圈其領域的地位,也決定了一舉一動都註定被關註。

這層光環下,即使你公開說自己只是玩票,大家也會解讀成要整頓行業。

當一切都架在「輿論的鼓風機」前時,要麽成為機器轟鳴的一部份,要麽成為風前的物體,感受上升或摔落。

近期「王媽」七顆猩猩就是一個例子,完美的借了短劇的東風,又因為飛得太高惹了風波。

短劇的話題度,濃縮了互聯網對熱點的緊致追求,無限膨脹每處細節話題效果,但也容令方向失控和排斥。

想把作品捧上熱搜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只需要周星馳露個背影,然後大喊一聲「哢」就能做到全網熱議。

但火之後呢?

尤其是在「撈錢神話」的短劇背景下裏,你開聲要在產業升級,那質疑的輿論是必然存在的。

這就像個必中的陷阱,跟行銷無關,跟內容無關。

這件事出現時,非議就和「周星馳」三個字如影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