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巴西電影節策展總監:35小時飛行我看了很多中國電影,和以前在其他電影節看到的不一樣

2024-06-21電影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沿線國家電影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由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設的「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一帶一路」電影周已經步入了第六個年頭。6年來,「走出去,引進來」的輻射範圍不斷擴大,助力中國電影走向海外電影節的同時,也讓越來越多海外影片進入中國觀眾的視野。

6月16日下午,備受關註的「一帶一路」電影文化圓桌論壇如期舉行。在以「多元影展 文化交響」為主題的上半場論壇中,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陳果、葡萄牙波爾圖奇幻電影節執行總監若昂·多爾明斯基、紐西蘭國際電影節董事凱瑟琳·菲茲傑拉德、墨西哥瓜納華托國際電影節策展總監妮娜·羅德裏格斯,以及巴西裏約電影節策展總監伊爾達·聖地亞哥,分別代表五大洲電影節的嘉賓們齊聚一堂,圍繞不同電影節在選片、策展、新人培育等方面的經驗與心得展開探討,共話好電影如何凸顯本土特色、面向國際受眾。

遠道而來的巴西裏約電影節策展總監伊爾達,在論壇上盛贊上海是最佳東道主,「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有助於打破刻板印象,讓人們看到一個國家不同類別的電影,同時幫助其他電影行業不發達的合作國家,從而讓國際電影市場更加百花齊放。

「在漫長的飛行過程中,我看了所有能看的中國電影,而且我感覺這些電影好像和我以前看的有點不一樣,所以我們需要跳出常規思維和既有立場去看電影。」會後,伊爾達告訴觀察者網,過去她所看到的許多中國電影都主要是在柏林、康城這樣的大型電影節上,這回特地坐了35個小時的航班,從裏約輾轉來到中國,就是為了尋找一些與之不同的中國電影。

(上海電影節)

致力於本土故事國際化,還是越本土越國際化?

尋求本土電影跨越山海,贏得國際觀眾的接受和芳心,「出海」可以說是每一個電影節都在全力挑戰的命題。但究竟是極力追求國際化表達以期與國際「接軌」,還是忠於表現本土文化特色以吸引關註,五位嘉賓看法各異,但大家都在「影片要有觸動人心的表達」這一點上達成共識。

在總結「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時,上海國際影視節中心主任陳果表示,她認為本土電影出海要想成功,首先在題材上能夠引發跨越國境、國情的共鳴,諸如家庭等情感相關的主題;其次,對於真善美等世界人民認可的共同價值觀上有所堅持;第三,中國電影應向觀眾傳達中國化表達和東方美學色彩。

陳果說,如此「三步走」,才能讓一部中國電影具備了國際化表達的一定基礎。她還透露,在選片過程中,其策展團隊也會從這三個維度作為選片考量標準。

她特別提到,「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特設巡展議程,為聯盟成員提供一個增進溝通交流的橋梁。今年1月,上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巡展就走進孟加拉國最負盛名的達卡電影節,以【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流浪地球2】【我和我的父輩】【奇跡·笨小孩】等17部優秀國產影片,進行中國主賓國 「廣角」(Wide Angle)單元展映,反響熱烈。

「在觀看中國電影時,哪怕沒有字幕,我們也能看懂。這是因為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語言,是一種普世語言。」墨西哥瓜納華托國際電影節策展總監妮娜·羅德裏格斯緊隨其後表示,電影的國際傳播模式沒有標準答案,但歸根結底是人們透過不同的電影感悟相同的情感。

她認為,一部能夠真正根植於本土人民生活體驗的作品,其中的個體化元素有利於國際傳播,因為這樣的作品在國際觀眾眼中更具意義。「為什麽【尋夢環遊記】成功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這部2017年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制作的動畫電影,以墨西哥亡靈節為背景,講述了小男孩「米格爾」在秘密追尋音樂夢想時誤入亡靈世界,發現了家族「音樂詛咒」背後的真相,終獲親人和解、家庭團圓的溫暖結局。妮娜認為,【尋夢環遊記】很好地貼合了墨西哥國內的真實氛圍,與觀眾的情感需求形成共振,因此這部影片在全球口碑和票房上都有不俗表現。根據票房統計網站Box Office Mojo數據,其全球票房約為8.143億美元,國際票房高達6億美元左右。

葡萄牙波爾圖奇幻電影節執行總監若昂·多爾明斯基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回憶自己最初以平面設計工作進入電影節專案,指出電影創作者與其同為創意人員的共同點就在於,他們都需要在關註商業價值之前,優先專註展示自身國家的特點,用真誠且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

「就像你是一個作家,如果說你一開頭寫不好,你就需要更好地更深入地去體驗生活。」他還補充道,創作者同時也要和其他電影人對話,透過影像敘事傳遞關鍵的資訊,追求人們情感和內心上的共鳴。

紐西蘭國際電影節董事凱瑟琳·菲茲傑拉德則以資深制作人的角度指出,以真實表達為基礎的同時,電影人是否能夠選擇源於自身文化的新鮮視角,進一步透過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本地特征,這是最關鍵的。

她進一步表示,同樣的影片制作了一千次會讓人失去興趣,但別人已經拍攝過的故事也能再從自己的文化角度重新講述,所以電影創作者要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國際視野和閱歷,這樣他也會在創作中帶著敬意,知道自己「站在哪一個巨人的肩膀上」。

「我看到的中國電影,和過去在其他電影節看到的不一樣」

「這是一個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問題,所以我們的回答非常重要。」同樣是在關於本土電影如何加強國際傳播的問題上,巴西裏約電影節策展總監伊爾達·聖地亞哥的這句話,吸引了在場觀眾的註意。

和其他幾位嘉賓一樣,她也贊同電影人應在創作中懷揣極大熱情和務實態度,以展現內心真實表達的觀點。此外,她還指出,在幫助本土電影出海上,包括策展人、展覽平台等環節的產業鏈思維相當重要,這關乎電影產業生態存續。

「好電影的核心當然是故事,但我也看到過好到讓人難以置信的電影卻走不出去,就因為缺少配套支持,沒有做好發行。電影人需要被提醒,這就是現實。」伊爾達認為,影片出海,需要針對不同國家采取不同的推廣、發行策略,例如聯合制作等。她強調,在這個探索過程中,「一帶一路」電影聯盟發揮了重要作用,一些聯盟成員的電影得以走向了更遠的觀眾。

巴西裏約電影節策展總監伊爾達·聖地亞哥(上海電影節)

自2018年誕生至今,「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從首批29個國家的31家電影機構,發展至如今48個國家55家機構,每一位成員的加入都為電影的發展註入活力與多元性。

根據上影節官方數據,6年來,「一帶一路」電影周共展映115部由聯盟成員推薦的沿線國家影片,展現了各國繽紛的文化,多元的文明。不少佳作震撼人心之余,引入中國內地市場後亦表現不俗。

比如2019年,【何以為家】作為上影節合作引進的首部黎巴嫩影片,在內地取得3.76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全球票房約4.67億元人民幣。從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共有81部來自俄羅斯、馬來西亞、泰國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優秀影片進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累計票房近32億元人民幣。

【何以為家】劇照

今年「一帶一路」電影周期間,以「勇氣之路」為主題,來自智利、蘇丹、蒙古、哥倫比亞、墨西哥、希臘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18部影片將進行65場展映,影片主題涵蓋殖民史、青春、女性、音樂、公共衛生、社交網絡等。由專業選片人選出的8部入圍作品,還將角逐「媒體關註電影人」「媒體關註影片」以及「最受觀眾喜愛影片」三項榮譽。

在最後一輪討論中,伊爾達還補充道,她致力於在「南南連線」中實作電影文化的交流與溝通。作為巴西裏約電影節的策展總監,多年來她不斷將巴西電影推廣到海外。在這一過程中,她發現很多觀眾對於巴西電影的期待不夠多元化,「人們對於巴西(電影)是有‘刻板印象’的,盡管我喜歡這個事實,即人們了解這個國家,他們喜歡這個國家某種類別的電影。但這是不夠的。」

伊爾達繼而引申到自己身上,說起她在漫長的航程上看了許多中國電影打發時間,而這些作品不是她過去在大型電影節上會看到的那種中國電影。「我想,這就是‘一帶一路’電影聯盟的作用,讓我的眼睛不再只是關註一個國家某個相同類別的電影。我認為這令人耳目一新。」

她希望聯盟不斷發展壯大,能夠打破像這樣的固定看法,在多元化上有所突破,同時帶動一些在傳統角度上電影產業不夠發達的國家,共同發展進步。

對於伊爾達有關電影文化多元性表達的看法,紐西蘭國際電影節董事凱瑟琳·菲茲傑拉德相當贊同。她認為,不少電影節都相對側重於自己國家的品位和文化,但全世界不同電影節之間的連線非常重要,電影節也可以百花齊放,而不只是總關註那些最大型的電影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