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東方審美,正拿回屬於自己的話語權

2024-03-14電影

(一)

繼在澳洲和北美收獲不俗口碑後,電影【封神】再次「征服」法國觀眾。

據悉,龍年新春檔,法國影院裏該片幾乎所有場次都座無虛席。這個以中文原聲講述的中國神話故事圈粉無數,二刷三刷者有之,由此大飆「商務殷語」者有之,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比‘漫威’還要精彩。」

作為當代中國重工業大片的代表,作為國人耳熟能詳的傳奇演義,【封神】融合了濃烈的中國元素,恢弘的視覺沖擊,逼真的科技特效,讓人看到了中國故事的另一種講述方式。

而看慣了「好萊塢式」科技狠活的西方觀眾,何以同樣為【封神】折腰?

或因「肌肉美學」,或因戰爭史詩,或因上古奇幻,但歸根結底還是它用最國際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最民族的故事。殷商青銅器、宋代山水畫、元明水陸畫,隨著環環相扣的劇情推進,極致的東方美學所締造的視覺盛宴,超越了國別地域的參差,讓世界共同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

這些年,世界似乎迎來了中國文化產品輸出的爆發期,東方審美正在集體崛起。

馬面裙不時亮相巴黎、倫敦、紐約街頭,漢服頻頻占領國外社交平台熱搜。隨著中國遊戲、短影片、科幻作品等異軍突起,世界各地的人們玩著刷著,不經意間遇見了二十四節氣、朱雀祥雲、詩詞曲藝、古法工藝,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人們赫然發現,國潮不僅在華夏大地風頭正勁,也愈發流行海外,登上了「地球村」的時尚榜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正獲得越來越多的生動註解。

國潮國風風靡世界,而眾多「爆款」的價值內核,其實有諸多相通之處。

其一,觸動了共通情感。譬如中國傳統村居生活記錄,親近自然、舒緩療愈,一如西方人向往的田園牧歌;再如影視作品所傳遞的正義、勇氣等價值,父子情深、家國情懷等內涵,同樣能引發廣泛共鳴。

其二,充分挖掘了中國風。東方的審美旨趣,絕不僅是有關異域的神秘傳說,其綿延千年不絕的生命活力,包羅萬象的豐富多元,經歲月沈澱後的廣博深邃,本身就是「創作富礦」。

其三,貢獻了前衛表達。縱觀那些出圈作品,或畫質精良或構思巧妙,透過不斷與網友互動磨合,最終偵錯出更為人喜愛的講述方式。

(三)

傳統風潮實力圈粉,也為世界提供了重新審視東方之美、中國文化的契機。

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西方話語體系中,似乎一提起中國,就是「功夫」「熊貓」「筷子」「餃子」等零散元素,更多是對東方文化的獵奇想象。更遑論某些人的鏡頭總是掛著「偏見濾鏡」,一度讓中國形象扭曲變形。

如今,逐漸回到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擁有了更多展示自我、講述故事的平台。同時,我們也始終開啟大門、歡迎八方來客,當越來越多的「歪果仁」來到中國、看見中國、感受中國,透過洋博主的影片、「洋網紅」的分享,有關中國的「物料」日漸飽滿、生動。

「走出去」與「請進來」的雙向奔赴之下,一個可愛可信可敬的中國形象愈發真實立體。

(四)

國潮國風直線升溫,本身也折射著國人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蓬勃生長。

如今的中國人特別是年輕人,成長於國家走向富強、快速發展的時代,更加自信的他們,視東方美學為「頂流」,並大方地向世界分享。

「新中式」「旗袍熱」美到「心巴」,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熱衷著漢服參加畢業典禮;國風音樂悠揚醉人,「小哥哥小姐姐」將演奏舞台搬到歐洲街頭……伴隨國人走向世界的密集腳步,中國之美的傳播有了更多使者。

有專家總結,這就是「文明型國家」的力量,今天的中國年輕人,正在重新奪回自己的審美權。

(五)

燦爛的中華文明值得世界用心傾聽。

當然,直到今天,「中國音量」與「中國體量」不相匹配的困境仍未完全破除。且不說,還有太多的「美麗中國」有待挖掘傳播。西方敘事中,也依然存在不少隨意運用中國元素卻並不尊重傳統本源的現象,誤讀誤傳誤解時有發生。

以世界時尚領域為例,國際知名品牌幾乎都推出過「中國風」產品,但對背後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卻並不上心,甚至並不承認靈感來自中國。諸如此類的「拿來主義」,無疑是一種提醒。

講好中國故事是永恒且緊迫的課題,我們必須加快步伐,積極「為自己代言」,讓東方美學在與世界接軌中不斷煥發新生。

(六)

「曲高未必人不識,自有知音和清詞。」某款遊戲角色表演的京劇【神女劈觀】,唱哭了很多海外玩家。

當被問及征戰全球市場卻讓角色唱戲是否猶豫過,該創作團隊表示「從來沒有」,因為傳統文化就是產品底色。

喚醒「傳統基因」,「潮」出中國人自己的腔調,中華文化必將跨越山海禦風前行。(來源:長安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