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咱們聊聊【小醜2】。
上映前,它是觀眾期待值拉滿的「宇宙大餅」。
上映後,卻成了口碑山崩、票房血撲的全球公認爛作。
觀眾看完都很無語,被這 年度最大詐騙 氣到發瘋。
坐在電影院裏,仿佛自己才是小醜。
魚叔看了那麽多爛片,是吃過苦的人,不會被這三言兩語嚇到。
好奇心不死,上映後第一時間前去試毒。
想看看今年最重磅的電影,到底怎麽個爛法。
從電影院裏出來,我深感意外。
你別說,這個片爛得還挺別致——
【小醜2:雙重妄想】
Joker: Folie à Deux
五年前,【小醜1】在各種抵制聲中大爆。
狂攬全球10億美元的驚人票房,斬獲奧斯卡11項提名。
還助主演華金·鳳凰城演技封神,奪得影帝。
一言以蔽,贏麻了。
很快,華納宣布加大投入制作第二部。
全球觀眾翹以盼,希望早點看到小醜再次大殺四方。
結果等來等去,等來的全是 醜聞 。
什麽華金大量改劇本,Lady gaga高光戲份被刪。
什麽導演拒做試映不顧口碑,上映前幹脆躲了起來。
終於面世後,直接 大撲特撲。
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差評一片。
歐美地區上映後,評分慘不忍睹,重新整理漫改真人電影最低分。
來到內地,一樣不受待見。
豆瓣開分5.9,還不及格。
那麽,到底拍得怎麽樣?
魚叔覺得, 確實爛,但爛得很別致。
第一部中,「小醜」 亞瑟 連續犯下殺人案,又在直播中槍殺脫口秀主持人。
掀起暴亂後,被警方逮捕關進阿卡姆瘋人院等待審判。
電影書接前作,講得就是亞瑟在阿卡姆發生的故事,以及被審判的過程。
制作上,視覺設計與氛圍營造延續前作,依舊卓越。
小醜仰頭抽煙與起舞的癲狂標誌性動作,也一以貫之。
而之所以出現大量差評,首先因為 形式 。
這竟然是一部歌舞片。
「哥譚」變「歌壇」,小醜情侶上演【Ga Ga Land】。
這本不是原罪,片中的音樂歌舞部份也有其作用。
像是在阿卡姆,亞瑟透過音樂小組認識了靈魂伴侶小醜女 莉 (Lady gaga 飾)。
倆人談戀愛或是靈魂共振時,音樂歌舞沾染著幻想內容,常常伴隨響起。
但問題是, 形式過於單薄,還影響到了敘事。
歌舞部份夾雜在劇情中本就容易產生斷裂感,失敗的愛情建立又讓形式更顯突兀。
電影裏,莉全程工具人。
她突然出現,向亞瑟表達好感並迅速成為愛人。
之後被亞瑟發現身份造假,根本沒有相似的原生家庭和犯罪經歷。
真實身份是中產家庭供養出的心理學高材生。
只是出於崇拜「小醜」才住進阿卡姆接近亞瑟。
所以她不斷告訴亞瑟,你沒病,你要做真實的自己。
當謊言被拆穿,莉迅速宣布自己懷孕。
讓亞瑟為了兩個人的未來,以精神領袖「小醜」的姿態解決庭審重獲自由。
沒看到啥靈魂伴侶的愛情,只看到私生飯要挾愛豆繼續營業。
本質上,還是為了呼喚「小醜」登場回歸。
這不僅是莉的心理,也是觀眾期待。
主創團隊也完全明白大家想看什麽,於是迅速收束了工具愛情線。
借由人物之口宣布真正的好戲即將上演:
「- 我感覺之前的演出,並不是他們想要的。
- 那我們就給他們想要的。」
可惜,期待拉滿了,卻完全是虛晃一槍。
預告片裏營造的 「雙瘋」場面根本沒出現。
小醜女的高光戲碼被大大刪減,劇情完全變成了亞瑟的獨角戲。
說它詐騙,一點不冤。
不過,就算是拍獨角戲,拍好了也行。
誰知 「小醜」也沒有歸來,還被徹底粉碎。
一場審判,宣判精神肉體上的雙重死亡。
片中,這場庭審是小醜脫罪的關鍵。
只要亞瑟承認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便能因此免刑。
換句話說,小醜越是病態猖狂,與亞瑟差別越大,越能獲得勝利。
法庭外所有的追隨者,以及崇拜者莉,都想看到這一幕。
創作者還有意拉高預期。
特意在庭審前階段,讓亞瑟做出前作裏犯罪發瘋前的動作。
像是冒犯又滑稽地親吻年長女性,或是換上小醜裝扮嘲諷所有人。
然後,期待全部落空。
亞瑟剛出庭時享受著歡呼簇擁,但姿態僵硬而笨拙。
縱使換上了小醜裝,也被證人幾句話搞崩心態。
他說了很多話,過程漫長而又無聊,像是故意煎熬觀眾對人物失去耐心。
隨後他回到監獄,又很快為自己法庭上豪言壯語嘲弄獄警付出代價。
不僅被脫光衣服狠揍,還讓其親耳聽到自己的追隨者被毆打到咽了氣。
說白了,縱使畫上小醜妝,亞瑟也沒有回天之力。
而且很快,他的小醜妝就被折磨到面目全非。
在一次次品嘗過絕望和無助後,亞瑟終於在法庭上認罪:
「根本就沒有小醜,都是我做的。」
到這,這部續作的內核既推翻了前作,也瓦解了「小醜」形象。
把所謂的「犯罪天才」還原成一個瘦弱、可笑、悲慘、缺愛、只能在臆想中勝利的精神病殺人犯。
緊接著,還有更決絕的。
法庭被神秘的炸彈摧毀,亞瑟被戴著小醜面具的人救走。
然而,他在半路上跳車,以一種割席的姿態瘋狂逃離這個符號。
但這種短暫的自由僅持續數幕,亞瑟隨即再次被捕,重回監獄。
最後,亞瑟被小醜女拋棄,又被那些曾崇拜他、如今因他的認罪而感到背叛的囚犯刺死,落得個悲慘結局。
聯系第一部來看,這似乎在說:
悲慘者永遠無法救贖,只有淪陷才是宿命。
魚叔看完有點懵。
整部電影相當現實,擊碎了關於小醜的全部幻想。
如果你喜歡第一部,那你會感覺被深深 背刺 。
如果你喜歡小醜IP,你會被電影 精神創死 。
而如果你是普通觀眾,很幸運,你不會受傷,只會覺得非常無聊。
在不好聽的歌曲和漫長的庭審戲,以及對各種話題淺嘗輒止的流水賬中漸漸絕望。
這也是我為什麽說,它爛得別致。
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爛片,演技、制作都不差。
但觀眾想看的,它全部反其道而行,比爛片更能激發憤怒。
只能必須,送上差評。
魚叔實在好奇為什麽會這麽拍,於是查了查背後故事。
一方面,確實是創作陷入封閉狀態。
【小醜1】時,創作者就曾表明,這是一個非DC非超英的原創獨立故事。
獨立帶來新嘗試,小醜也就被還原成一個更具體的人物,成就一個更確切的演員。
但首部成功後,主創將電影成功看得太過獨立,忽視了IP加持。
開始沈溺於個人想法,在角色身上投射個人喜好。
導致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魚叔總覺得它拍的可能是亞瑟,也可能是主創,但似乎不是小醜。
另一方面,也有第一部的後續影響。
因被質疑宣揚槍支暴力、美化反派、煽動民粹,電影在多國被禁映。
「奧羅拉槍擊案」的幸存者和罹難者家屬強烈抵制該片上映。
還有一大波左派影評人和民眾批判電影,質疑主創團隊的用心。
導演與主演在各種采訪裏對電影立意諱莫如深。
華金對自己飾演的角色亞瑟也持負面態度,認為悲劇的發生離不開個人觀念。
巨大的反饋讓電影像小醜一樣成為某種符號,讓人感到危險。
「華金:這個不情願的、不知情的符號現在正在為第一部電影中的罪行付出代價」
對這些聲音的回應,不知是否投射在了這部續作中。
讓亞瑟拒絕再成為小醜,也不願繼續幻想。
我甚至覺得主創未嘗沒有預感到觀眾反饋。
就像電影裏,亞瑟對莉說:
「別唱了,說話」
而代表了對小醜有幻想的崇拜者莉則回答:
「我們有的只有想象」
隨即棄絕了無法成為小醜的亞瑟轉身離開。
親手摧毀所造之神,諷刺地留下具體的人。
我莫名覺得,比起故事,這部電影更像一種表態。
這讓觀眾的差評,也沾染上相似的內容。
魚叔不由得為之遺憾。
個人化的表達有更為具體的魅力,但過於確切就窄化了表達空間。
就像「小醜」這個角色形象,遠不只有政治意涵。
【自殺小隊】裏傑瑞德·萊托版小醜就說:
「I'm an idea,state of mind.」
【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版小醜又是一種無序的化身。
他的傷疤可以變成不同人不同形狀的內心結痂。
他的罪惡可以駐紮在任何一處人性的松動上。
因為沒有具體的形狀,所以可以是任何形狀。
可以說,人性不滅,小醜就不會死去。
反派天花板具備的人物多義性和豐富的可闡釋性,才是角色生命力的基礎。
或許,華金版【小醜】也是一種電影與人性的嘗試。
走向絕路,大概也是一種答案。
但知道無數平行宇宙裏,有魅力的作品與角色是永存的。
對於觀眾來說,也能以慰受傷的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