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今年第一部國產18禁,別只看到尺度

2024-03-05電影

最近,魚叔被無數人安利一部電影:

【周處除三害】。

該片點映一周,口碑就已爆炸。

豆瓣評分一路走高,飆升至 8.4

緊接著,又遭遇 換盤風波

經畫面調整後,才重新上映。

誰知這反倒燃起觀眾的熱情。

換盤前夕,電影上座率和票房大漲。

單日破千萬,頗有黑馬之勢。

不少人驚嘆此片重新整理了內地院線片尺度新高度。

「跟這比起來,春節檔全像小學生的作業」

更有人直接將其列入 年度華語最佳 片單。

勢頭這麽猛,到底質素怎麽樣?

魚叔看完內地點映、公映、網飛原版三個版本。

發現能聊的確實不少——

【周處除三害】

內地上映前,電影就已有一定關註度。

金馬獎上,該片獲七項提名,勢頭不小。

但關註度中,也有一部份是爭議。

去年十月在台灣省上映時,電影就卷入 抄襲風波

導演 錢人豪 露面控訴並提告,稱該片故事內容抄襲了自己的劇本【無法無天】。

二者核心創意、主角名字、部份情節乃至slogan金句都驚人相似。

指出疑似劇本重復率高達72%。

甚至錢人豪稱,曾當面將【無法無天】的故事講給【周處除三害】導演 黃精甫 聽。

一直到電影在內地上映前,錢人豪都還在堅持維權。

希望阻止該片在內地露面,但顯然沒能如願。

另一邊,【周處除三害】導演黃精甫則發文 否認抄襲

同樣以 誹謗罪名 將錢人豪告上法庭。

孰是孰非疑雲紛雜,至今還未有判決定論。

緊接著便是 換盤風波。

公映前兩天,突然網傳電影因尺度問題被舉報,需修改更換最新版本後再行上映。

刪減問題本就敏感,加上前期口碑積累,更是一戳即爆。

不少觀眾甚至懷疑,連點映版本都已經是閹割過的。

只想等串流媒體版本上線,再一瞧真容。

魚叔已經看過內地點映、公映、串流媒體三版,發現確有區別。

一是降低了一幕戲的血腥度。

片中有一段主角對邪教眾人逐一爆頭的屠殺戲。

正式上映版裏,幾處中遠景爆頭場面被換為主角面部特寫。

墻上的邪教頭目肖像畫也被重復利用,用來替換全景殺戮場面。

二是處理了政治敏感元素。

包括旗子、紙幣、警徽等等。

有關主角出生年份的台詞也不見蹤影,只保留了畫面。

修改過後,三版影片 時長仍舊一致

並不存在網傳的大幅刪減或者打馬賽克的處理。

甚至連「舉報」傳言都頗有挑動情緒的嫌疑。

又是抄襲疑雲,又是刪改謠言,這部電影戲外相當熱鬧。

但作品尺度是否真的稱得上重新整理院線新高?

咱們繼續來說道說道。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電影講述的故事,既取材自真實的黑幫事件。

又源自【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中「周處除三害」的典故。

看點不言而喻:

視覺上,以惡制惡。

內核上,正邪選擇。

所謂的大尺度,也由此分兩層。

表面上的尺度,是一系列頗具沖擊力的畫面。

頭皮摩擦墻面,金屬刺入眼球。

打鬥拳拳到肉,槍戰血肉飛濺。

邪教靈修堂裏的屠殺戲碼,二十多人被爆頭,血漿噴射。

暴力血腥之外,還有演員全裸以及性暗示情節。

不管是哪個版本,都妥妥 十八禁

真正的尺度藏得更深

主角 陳桂林 (阮經天 飾) ,是個通緝犯。

混跡黑道,出手狠辣,身上背著幾十條人命。

在內娛,這是絕對的反派。

但電影卻將其塑造得頗為討喜。

首先, 可憐

唯一的親人奶奶因病去世。

一夕之間,自己也被通知得了肺癌。

長則半年短則仨月,總之時日無多。

其次, 童真

很多時候,陳桂林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像個狠辣的殺手。

反而十分脆弱,又有些孩童般的天真幼稚。

就比如他一直戴著奶奶留下的小豬手表。

逃亡一生最後也想安定,於是他動了認命自首的心思。

但好笑的是,人都已經進了警局,卻發現自首還得排隊。

無人記得的恐懼竟然讓陳桂林產生了存在主義焦慮。

於是他想到了周處除三害的故事。

明明都是惡,世人卻只記得周處的名字,正是因為他以惡殺惡名聲大噪。

於是他也想效仿此舉,只為死前揚名。

當除害行動開始,陳桂林身上的 善惡內容也開始變得模糊。

甚至恍惚間,成了英雄一樣的人物。

比如他去殺二號通緝犯。

此人販毒、殺人、推妻子頂罪、強占繼女......

陳桂林除此害時,仿佛不是在殺人而是在英雄救美。

擊殺場面的配樂如同凱旋。

女孩的眼裏也難掩動容。

到了頭號通緝犯 林祿和 處,觀眾已經完全與陳桂林站在一起。

林祿和原本犯案無數,不止有無辜民眾受害,六名警察也命喪其手。

但他逃亡數年,早已改頭換面,還創辦了療養聖地靈修堂。

表面和善救世安撫人心,實則洗腦騙財下藥殺人。

陳桂林揭開其偽善真容,血洗靈修堂。

還將所有愚昧教眾來了個連鍋端。

儼然有了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俠義姿態。

甚至,因為陳桂林本就是惡人,沒有道德束縛。

他對準被洗腦教眾響起的槍聲才更有爽感。

而與此同時, 正派角色幾乎都是不堪用的

全台灣省第三大通緝犯出現在警局,竟然沒有警察迅速行動。

一直追捕陳桂林的警官,也只是幫觀眾看到陳桂林的身手和能力。

連配槍代表的執法權,都被陳桂林奪去。

並作為一個工具人,幫他完成除三害的任務。

如果說暴力場面,在國產片裏也偶爾能看到。

那麽這樣的人物塑造,在內娛才稱得上是真「敏感」。

畢竟,反派連提名獎項的資格都難以拿到。

美化犯罪、洗白反派,更會被質疑顛倒黑白,三觀有問題。

其實一路看下來,魚叔還真沒覺得這片尺度有多大。

刺激眼球的場面,內地院線片不是沒有。

論血腥,比不上【紅海行動】。

論奇觀,【孤註一擲】的緬北深度遊也讓人膽寒。

論內核,電影也並未突破常規真正將一個反派封神。

畢竟除三害,陳桂林本身就是最後一害。

以惡除惡的終點,是改邪歸正壞人伏誅的光明結局。

魚叔又搜了搜,發現不少人都跟我觀感相似。

接著魚叔又看了看電影的宣傳方向。

關鍵詞有高分、爽片、瘋批、優質卡司、以惡制惡......

沒有一個方向,是用「大尺度」做噱頭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

從另一個方面講,【周處除三害】能登陸內地院線正是因為它尺度還不夠大。

畢竟縱觀台灣近年真正的尺度之作,別提在大陸上映了,就連豆瓣條目都可能不保。

另一邊,如今真正拿尺度做行銷的片子票房表現並不亮眼。

比如去年上映的【困獸】,拿港片尺度做行銷。

結果票房僅收2000多萬,豆瓣評分更是撲街。

你看,主打「大尺度」的電影,未必就能得到觀眾的青睞。

無心插柳的【周處】,卻引得眾人紛紛搶購點映場追逐唯恐被刪減掉的尺度。

觀眾想看的「大尺度」,就竟是什麽呢?

魚叔想了想,可能是 真實感

區別於只刺激感官的偽尺度,觀眾更在意震撼觀影感受的真實力度。

一方面,來自於連線生活的 真實社會話題。

就像比起陳桂林血洗邪教的場面,把邪教洗腦過程完整拍出來這件事似乎更讓觀眾不敢相信。

自然還有其中 真實的人性搖擺

真正的三害,並非單指具體的犯罪者。

還有貫穿全片的「貪、嗔、癡」符號隱喻。

惡人並非十足惡,善良反倒時有愚昧。

人人都有欲望,人人都不純粹。

而用殺人來滅欲修心的除惡,又讓片子有了一定諷刺性。

另一方面,也是 真實的視覺體驗。

片子裏,有死刑行刑全過程的真實再現。

獵奇與震撼感匯成了所謂「尺度」。
而演員的表演,又對其加持。

這讓魚叔想到另一部口碑之作【烈日灼心】。

片中同樣出現了死刑執行全過程,在當年引發熱議。

其中鄧超超越生理極限的表演如今再看依然十分精彩。

這也許才是觀眾口中欲說未說的真正大尺度。

但最讓魚叔感慨的,並非【周處】引發的話題。

而是評論區觀眾的感慨:

「台灣吃太好了」

可有趣的是,此片在台灣票房雖然不差,但也並不算爆。

4700多萬的成績,趕不上3.6億票房【鬼家人】的一個零頭。 (單位:新台幣)

在香港上映後由於排片量低,票房撲街。

唯獨在內地,激起了不小水花。

公映兩天,票房已破8000萬,是台灣票房的七倍,破億勢在必得。

市場大小確實是一部份因素。

但與其說這是一部多牛叉的片子,不如說咱們內地觀眾是真的餓。

被偽尺度、假劇情、爛電影PUA久了。

才如此聞風即動,唯恐錯過什麽好東西。

經此一役,觀眾心理不言而喻。

尺度之下,大家更想看點不糊弄的真東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