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電影

再見了,香港電視史上一代巨星

2024-02-26電影

文丨獨孤島主

「劉松仁宣布不再演戲了」,對於曾經深度沈迷過去四十年華語電視劇的觀眾而言,這無疑是今年第一個令人感慨的訊息。

「劉松仁」三個字在過去曾經給人帶來的無數美好回憶,是穿越了兩岸三地的冷戰風雲,進而透過他飾演的角色灌註出來的悲喜凝視。

而今,潛伏在陸小鳳、方進新、周明軒、康熙帝等經典角色面具之後的演員本尊,完成了他與表演生涯的漫長告別。

劉松仁

1949年生的劉松仁是在近期接受 TVB 采訪時作出以上表態的,原因是自己對拍戲演戲已經沒有欲望,且自己是一個不喜歡張揚和拋頭露面,是一個很內斂的人。

這番陳述,與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呈現在公眾面前的劉松仁形象達成高度一致,除了與麗的電視時期女演員李影未竟的情感及小二十歲空姐蘇嘉燕的婚姻,幾十年來貴為香港電視一代實力小生的劉松仁,從未有過任何緋聞。

即便與最默契的熒幕搭檔米雪長期被粉絲冠以「松仁玉米」組合稱號,依然未能撼動其在圈內一以貫之的低調與對表演近乎宗教般虔誠的「好戲」姿態。這在全世界最喧囂的娛樂工業所在地香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松仁玉米」

這或許首先同劉松仁從小建立的信仰有關。盡管結束幕前工作,但他仍在微博上強調,自己依舊在進行新的一年音樂劇【利瑪竇】的幕後工作。

與這出音樂劇的淵源,最早源自劉松仁同相交超過六十年的神父恩保德的交往,也牽引出其自小經恩神父引領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並長期參與聖堂事工的經歷。

以堅固的信仰打底,置身影視娛樂圈中,似乎較長期在十丈軟紅摸爬滾打上來的世俗「社會人」更具有藝術人格意義上的精神定力。

另一個原因,也許與劉松仁出道初期開始便參與的一連串作品有關。在1970年代初,劉松仁從麗的映聲(即後來的麗的電視、亞洲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及後即在麗的參演電視劇。

至1975年,演出了麗的與廉政公署合作的單元劇【靜默的革命】,飾演一個在廉政風暴方興未艾的香港,立誌服務社會,放棄醫學投身聯署的青年阿邦。

及後在許鞍華為廉政公署拍攝的同類劇集【ICAC】中,劉松仁再次飾演廉署專員。

【靜默的革命】(1975)

同時期劉松仁過檔到無線電視,主演了令其大紅大紫的【陸小鳳】系列劇集,以未過而立之年,演出了巔峰時期的古龍筆下從容不迫,置身江湖之內,心越紛爭之外的「妙人」陸小鳳。

但也幾乎同時,順應無線電視內部的「菲林寫實」電影化實踐,劉松仁也參與了許鞍華主導的社工題材單元劇【北鬥星】,在當時尚屬大眾普及性質的社工形象裏為公眾傳播正能量。

【陸小鳳】(1976)

在這些劇集中,劉松仁的表演固然尚未達到後來那樣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已經很明顯表露出借助「本色演出」來促發角色的「性格畸變」,以突破角色本身塑造的局限的沖動。

【靜默的革命】與【ICAC】【北鬥星】等劇集,在當時的電視拍攝手法上固然是創新,劉松仁飾演的這一類立足社會最基層的有誌青年,幾乎成為與香港經濟起飛同步的香港形象熒幕代言人。

【ICAC】(1977)

同七十年代偏向古裝偶像化的【陸小鳳】之於一系列社會寫實劇集一樣,進入1980年代的劉松仁,是毋庸置疑的電視偶像。

他在【武俠帝女花】【京華春夢】【法網柔情】【八月桂花香】等一系列電視劇中,盡情發揮其結合「本色」的沈穩身體,呈現與適配每一個具體角色的姿態調整,而在與趙雅芝、汪明荃、米雪等電視女星的頻繁合作中建立起了那個階段香港電視一線小生地位。

【京華春夢】(1980)

但同時,他也延續了自入行開始,結合天主教倫理與帶有明確左翼色彩的世情觀照作風。

麗的電視【靜默的革命】主創梁立人,1980年代與劉松仁合作了【大地恩情】,延續其極富社會寫實色彩、在香港極其少見的平民歷史視角。

劉松仁本人亦在1980年代初,夥同好友杜琪峰一起為左派電影公司鳳凰影業拍攝了武俠片【碧水含山奪命金】,用極盡「新浪潮」式的現代推理敘事解構武俠電影,同時也在表演上對當時興盛的古裝片中誇張演法作出一定程度的解構。

【碧水含山奪命金】(1980)

到了1990-2000年代,劉松仁除了到台灣地區拍攝電視劇,更身體力行參與了香港與內地合作拍片。

他也是香港影壇極為少有的,能演生活流,亦可情節劇,更以港、台電視劇引進內地而在觀眾心目中走紅,同時又可以獨立擔綱純內地生產影視作品(【聞一多】【東京審判】)的全能演員。

【法網柔情】【國際刑警】等港產類別劇,奠定並加固了華語地區觀眾廣泛認可的熒幕偶像地位,而【八月桂花香】【還君明珠】【春去春又回】等集中生於1990年代初的結合了歷史與言情的台劇,則體現初劉松仁深度把握其時兩岸三地市場潮流,發掘自身熒幕潛能的另一面。

尤其是【八月桂花香】的胡雪巖,非但有大量隱忍、深情款款的表演層次較淺戲份,亦有因應具體歷史環境下對自身處境的微妙處理,堪稱是結合了類別劇演法與表演主體性的上佳之作。

【八月桂花香】(1988)

在劉松仁盛年時期的電影表演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角色,都是劇中的配角。一個是【大時代】中方進新,另一則是新世紀後【西關大少】的周明軒,兩者皆是劇集前半段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卻都過早從劇集中消失。

【大時代】(1992)

方進新由富家少爺被丁蟹追逼成為官能失常、面對無法承受的責任感重壓失聲痛哭,劇集由他出場的堅毅,到最終被命運打到無法擡頭,編排了劉松仁幾乎在各類順境逆境中的全方位表演輸出。

劉松仁以全身幾乎每一個部份都對敘事有所呼應的「無方法」之方法,將方進新這個人物塑造出全方位的立體質感。

【西關大少】(2003)

相對而言,劉松仁演於天命之年之後的【西關大少】並非他表演生涯的巔峰之作,但細節處理同樣達到典範級別:正在為老太爺祝壽、在家門口接通廣州第一盞點燈慶祝的船行掌門一家之主周明軒,在獲知仇家已經攜槍進入家宅時,於逐漸推近的臉部特寫鏡頭中,微笑臉龐上,目光逼出一絲尖銳的憂慮。

從臉部細節緩慢舒展開的情緒,在劉松仁演來,充分適配了電視劇,尤其是【西關大少】這樣在場面排程上較當時一般港劇有所不同的劇集中聚焦人物行動的視覺語言,亦在無聲中延宕了角色一觸即發的多種情緒可能。

【西關大少】(2003)

除了電視劇,劉松仁在電影中的表現較少為人關註。他沒有得過金像獎,但仍有一些電影代表作傳世,比如林嶺東【學校風雲】中溫文爾雅及至被逼上梁山,極盡癲狂展開反擊的老師,或王晶【鹿鼎記】中一身正氣的陳近南,或黎大煒【天與地】中老奸巨猾,一意要置劉德華於死地的反派。

這些角色並未將劉松仁的所謂「演藝事業」提升到商業價值的高峰,卻令世人見到了一個表演姿態越來越放松且舉重若輕的演員不斷地將自身的演出放置在從容不迫的境地,達到演員/角色/觀眾的多重舒適體驗。

【天與地】(1994)

此外,連同上述的【聞一多】【東京審判】等主旋律制作及新千年後在無線電視拍攝的【婚前昏後】、國產劇【步步驚心】等作品中的演出,常常予觀眾「低調的驚艷」之感。

在駕馭主流敘事、市民喜劇、古裝歷史等面相迥異的類別過程中,劉松仁那種不動聲色的「冷處理」往往成為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片段。

【步步驚心】更吸引了2010年代的網生代際觀眾,透過他具體而微地回望過往半世紀的華語電視劇發展史。

【步步驚心】(2011)

因為一種內發於對表演本體的深刻認同,加上信仰和對人間的關切,劉松仁的娛樂形象既與潮起潮落的香港演藝圈某種程度產生疏離,他的表演本身反而得以橫跨不同地域、文化甚至時間意義上的觀眾代際,成為了常青樹。

大眾記憶中的「經典電視劇」序列中,有他一個繞不過去的位置,而某種意義上,他是永遠「笑看風雲」的半世紀香港人成長銘印的見證人。

或許只有那個新舊交替時代的香港,才會有令一個「內斂」的演員崛起的可能,而低調的「松哥」可以被泛華人觀眾註目與記憶那麽久,也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