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從「黃色歌女」到「神麴」:中國流行音樂四十年

2024-10-10娛樂

1972 年呀,美國總統尼克遜跑到中國來了。中方那迎賓樂隊呢,特意挑了 19 世紀的美國民歌【Turkey in the Straw】(【草堆裏的火雞】)來演奏呢。

一曲演奏完後,竟然引發了無數人的抗議。

自古以來就有「重視禮樂而輕視邪音」的說法,在建國初期這種情況尤其明顯。那時候啊,整個社會就只有那主旋律音樂。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呢,就連一些特別優秀的紅歌都被禁止了,就像【洪湖赤衛隊】裏的那首抒情歌【洪湖水,浪打浪】。

十幾億的中國人,在那時候連聽個歌都變成了難題。

1978 年呀,那時候中國站在了歷史的一個岔路口呢。有一位身在海峽對岸的女子,憑借著她那溫柔又動人的歌聲呀,就像是「悄悄地」把新時代的大門給推開了,給大家帶來了好久都沒見到的那種詩情畫意呢。

流行的音樂,真的開始流行啦!

【1.鄧麗君【甜蜜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會兒流行一個詞叫「三轉一響」,「一響」指的就是收音機啦。要是老百姓家裏有台收音機,那可比現在那些小年輕手裏拿著的 iPhone XS 厲害多啦,不知道牛氣到啥程度呢。

正是這個小匣子呀,讓人們知曉,寶島台灣存在一位女歌手,名叫鄧麗君。

改革開放剛開始那會兒,有這麽句說法,「白天聽老鄧的,晚上聽小鄧的」。有些年輕人呀,白天在學習或者上班的時候聽著那些社論、新聞,到了晚上呢,就偷偷地躲在家裏聽鄧麗君的歌。

【甜蜜蜜】這首曲子,鄧麗君憑借著那輕盈且甜美的歌聲,成功地打動了千千萬萬大陸青年的內心。她唱道:「甜蜜蜜,你露出的笑容甜蜜蜜,就仿佛花兒在春風中綻放……」

被思想禁錮著的青年,那沈睡多年的情感被喚醒啦,他們明白了什麽是情深意長,而且有好多人借著這首歌來互相傾訴內心的情感呢。

不過,這類歌曲曾一度被稱作「靡靡之音」,遭到了官方的抵制。

1982 年,【人民音樂】把文集【怎樣鑒別黃色歌曲】給出版了,其中鄧麗君翻唱的那首【何日君再來】特別顯眼地在裏面呢。

那些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實在是忍不了啦,然後就開始奮起反抗。【北京晚報】的記者劉孟洪寫了一篇文章,給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進行辯解,這一下子就引發了很激烈的討論呢。

不管官方怎樣進行阻攔,鄧麗君的歌,終究拉開了中國大陸大眾文化的開端。

1988 年呀,鄧麗君接到了央視的邀請呢,原本是打算去內地進行演出的,可偏偏因為台灣當局從中作梗給阻攔了,所以最終沒能成行。

1995 年 5 月 8 號,才 42 歲的鄧麗君在泰國清邁那邊去世啦。這個把流行音樂帶到大陸的超級大美人,一輩子都沒去過大陸呢。這既是她的遺憾,也是我們的遺憾呀,人都已經不在啦,就只剩下永遠的懷念咯。

1979 年 12 月 31 號那天,中央電視台把紀錄片【三峽傳說】給播放了,那個歌壇上的新人李谷一唱了這部片子的插曲【鄉戀】。

歌曲裏運用了人稱代詞「你」和「我」,李谷一把鄧麗君的「氣聲」唱腔給模仿了,然後飽含深情地傾訴著:

我的愛戀,我的美夢,一直留在你的懷裏。明天即將到來,卻很難與你相遇,唯有風兒,捎去我的一份深情。

這首歌一經亮相,就特別受歡迎,可接著卻招來了媒體的非議。有些人把李稱作「黃色歌女」,覺得她的唱法很庸俗、很低階,這簡直就是在自毀自己的未來。

往後的那些年,【鄉戀】被禁止播放了。

1983 年呀,在央視舉辦的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上呢,那時候有大批觀眾都強烈請求點播那首「禁曲」【鄉戀】,央視實在是拗不過他們的堅持呀。最後呢,李谷一就在全國觀眾的面前演唱了這一首歌曲,並且這歌曲也成為了那年春晚的經典節目啦。

【3.蘇小明【軍港之夜】】

跟李谷一的【鄉戀】情況差不多的,有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

1980 年 9 月,海政文工團的演員蘇小明在「首都新星演唱會」中演唱了【軍港之夜】。

這首歌以往的軍教歌曲風格都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剛硬樣,可這次卻不一樣啦,呈現出了一種休閑的狀態呢:

軍港的夜晚那可是靜悄悄的嘞,海浪就那麽輕輕地搖晃著戰艦喲,年輕的水兵把腦袋枕在波濤上邊,在睡夢中還露出了那甜美的微笑呢。

這首歌最初是為了慰問海軍的。可有些人卻跳出來進行批評,說我們的水兵就該「站崗放哨」,怎麽能「好好睡覺」呢?竟然還有領導提出,蘇小明「這樣的演員部隊不能留,得處理」。

這種批判沒持續多長時間。

1980 年年末的時候,中國音協在京舉辦了以批判流行音樂當作主題的會議。真的沒想到呀,在會議的最後一天,中國文聯主席周揚一下子就說道: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歌聲,每個時代也都有屬於它自己的藝術……可別用貶低的語氣去說流行歌曲呀,我們得有那種好的、高質素的流行歌曲呢。

自由創作的時代已經來臨啦。

1986 年呀,蘇小明帶著【軍港之夜】登上了春晚呢,透過實際的行動給這首歌正了名。

往後那幾年呀,春晚的歌曲就成了大陸流行音樂的一個標桿呢。

【4.張明敏【我的中國心】】

當官方意識到已經沒法阻擋港台「東南風」的滲透後,就決定用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辦法來引進港台歌曲。

1983 年的時候呀,導演黃一鶴在籌備第二年的春晚呢,他特別希望在歌舞類節目方面能有創新,心裏就想著要邀請港台的歌星過來幫忙。

在去深圳的路上,黃一鶴無意間聽到了一首歌,先是高亢的前奏響起,接著傳來一個醇厚的男聲,「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這呢,是由香港歌手張明敏所演唱的【我的中國心】。

這首歌把黃一鶴深深打動了。他立刻憑借關系找到了張明敏,邀請他登上春晚,兩人一下子就達成了一致。

不過呢,張明敏去北京這一趟不太順利呀,到底港台歌手參不參加演出,這個決定還沒最終確定呢。一直到春晚前那幾天,他才得到批準可以登台表演。

黃一鶴心裏的那口氣松下來了。在 1984 年 2 月 1 日的晚上,張明敏穿著一身很筆挺的西裝,走上台去進行獻唱。

這首飽含愛國之情的歌曲,在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大街小巷,撩動著全球各個地方華人的思鄉之情。

【5.葉麗儀【上海灘】】

1980 年代那會兒,電視行業發展得可快啦。那時候呀,一家子,或者幾戶人家,就那麽守著一台舊的顯像管電視機,瞅著沒幾個頻道,卻也能看得特別帶勁。

電視訊號不太好呀,經常得重新去調呢,這時候哪怕只是調出滿螢幕都是雪花的樣子,都能讓在現場的觀眾有點兒小小的激動呢。

每天呀,人們都吃得飽飽的、喝得足足的,一聽到電視劇的主題曲響起來,就會往有電視機的地方聚攏過去。

好多歌因為一部電視劇就變得很有名,像【便衣警察】裏的【少年壯誌不言愁】,【大俠霍元甲】中的【萬裏長城永不倒】,還有【西遊記】裏的【敢問路在何方】等等。

1985 年呀,港劇【上海灘】被引進到大陸開始播出啦。大家一直都難以忘懷的呢,是那長得超帥的許文強以及特別純真善良的馮程程。另外還有那首由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葉麗儀演唱的主題曲【上海灘】呢:

「浪在奔騰浪在流淌,萬裏的江水滔滔不絕永不停歇,把世間的事都給淘盡了,混在了那滔滔的一片潮流裏。是歡喜呀,還是憂愁呢,在浪裏都分不清那歡笑和悲憂。是成功啦,還是失敗呢,在浪裏壓根看不出來有還是沒有。」

歌詞所描繪出來的那種景象,就跟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差不多。

另外,那時央視引進了【大西洋底來的人】【加利臣敢死隊】這類美劇。好多待業青年因為向往電視劇裏那種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英雄形象,就跑到街上去惹事生非,這成了 1983 年嚴打事件的其中一個誘因。

【6.崔健【一無所有】】

1986 年那會兒,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穿梭機在升空 73 秒後炸啦;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沒發生過的核事故;馬勒當拿在世界杯八強賽裏,先是搞了個「上帝之手」,接著又連過六個人,最後帶著阿根廷隊成功拿到了世界杯。

國外冷戰快結束啦,國內改革開放剛開始熱乎呢,中國的青年們得用啥樣的樣子邁向新時代呀,這可是個值得好好想想的事兒。

有個叫潘曉的青年在【中國青年】雜誌上吐露了真心的話語:「人生的那條路呀,為啥越走越窄呢?」

朦朧詩派的顧城創作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拿它去尋覓光明」,其主題同樣是「尋找」。

那年 5 月 9 號晚上呀,有個北京的青年在咱北京工人體育館呢,直接用歌聲喊出了心聲。

那會兒,「國際和平年」紀念演唱會就要結束啦。這青年走上了台,他穿著半長的褂子,褲腿一個高一個低,懷裏抱著電吉他,那邋遢的打扮好像跟這場演唱會不太搭調。過了一陣鍵盤聲後,他猛地爆出粗粗的嗓音,唱道:

我以前老是問個不停,你到底啥時候跟我走呀,可你老是笑我呢,說我啥都沒有。

我要把我的追求和自由給你,可你老是笑我,說我一無所有。

這便是崔健的經典之作【一無所有】。

歌聲飽含著精神的迷茫,不停地追問著,那是對理想的渴望以及對現實的反叛,這一點非常明顯。在很多人看來,這個聲音特別刺耳,據說崔健一開始唱歌,現場的藝術局領導就生氣地離開了。

中國搖滾在那一夜開啟了征程,接著崔健又創作了像【假行僧】【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類極具時代特點的歌曲。

過了幾年呀,美學家高爾泰這樣說道:「或許崔健以及他的搖滾樂就是中國當下唯一能夠承擔起啟蒙任務的藝術形式啦……中國是需要啟蒙的呢。」

那個時候,中國的年輕一輩,為了追求思想上的自由所付出的努力,曾經讓全世界都感到震驚。

【7.Beyond【大地】】

在思想得到解放的這個過程當中,兩岸之間的關系慢慢變得緩和了。

1979 年呀,全國人大常委會釋出了【告台灣同胞書】呢,與此同時,大陸也停止了對金門的炮擊,這樣兩岸就實作了真正意義上的停火啦。到了 1987 年呢,蔣經國頒布了政令,宣布解除戒嚴啦,還準許台灣的老兵回故鄉探親嘞。

四十年啦,那流落他鄉的遊子,原本的青絲漸漸熬成了白發呢,那淺淺的一灣海峽,一直都在阻擋著他呀。

國民黨的元老於右任,在快要離世的時候,創作了「葬我於高山之上呀,眺望我的大陸;大陸無法看見呀,唯有痛哭」這樣的詩句,這恰恰是眾多台灣老兵共同的感慨。

1988 年 10 月那會兒,香港的搖滾樂隊 Beyond 跑到北京去舉辦演唱會啦。Beyond 的主唱是黃家駒呢,他因為感受到海峽兩岸民眾的那種心情呀,就把自己創作的歌曲【大地】交給劉卓輝去重新填詞啦。

10 月 15 號那天,Beyond 在 Beijing 的首都體育館演唱了國語版的【大地】,把台灣老兵們的心聲給唱出來啦:

回頭瞅見一群質樸的少年,輕輕松松地漸行漸遠,壓根兒不知道哪一天能再次碰面。

哎呀,1993 年那會兒,黃家駒在日本搞演出的時候不小心受了傷,過了 6 天就特別不幸地去世啦,當時他才 31 歲呢。他靠著那不算長的一生,搞出了一代傳奇,就跟絢麗的煙火似的,留下了永恒的璀璨。

【8.齊秦【大約在冬季】】

1989 年呀,隨著海外的那些音像制品以及卡拉 OK 啥的正式被引進啦,傳媒的市場化那可就勢在必行了呢,流行音樂也順勢走進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也在飛速地發生著改變哦。

市場上呀,台灣的歌手齊秦,他的專輯【狼】推出了引進版呢,售價是八元五角喲。

照片裏呀,齊秦留著那挺帥氣的中長發呢,上身穿著立領的夾克,下身搭配著喇叭褲,這造型可時髦啦,把男孩子們都給吸引住了,他們都爭相去模仿呢。

可這頭發就是學不像,結果就畫虎不成反類犬,把前額的頭發燙成了菊花狀。

齊秦的一首【大約在冬季】在那幾年屬於最流行的歌裏頭的一首呢。

「我要輕輕地離開你啦,把你眼角的淚給擦幹凈哦。在那漫漫長夜和未來的日子裏,親愛的你可別為我掉眼淚呀…」

這首歌是他專門為處於異地戀的女友、演員王祖賢創作的。那會兒的大陸樂迷呀,早就都能接受這種通俗又直白的情歌啦,都在追逐著城市獨有的那種時尚氣息呢。

歌迷們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啦。當我們翻開 1985 年到 1988 年大陸引進的港台歌手名單時,能看到好多熟悉的名字呢,像齊豫、蘇芮、蔡琴、徐小鳳、鳳飛飛、陳慧嫻、譚詠麟、陳百強、張學友、羅大佑、童安格、姜育恒、張國榮等等。

跟黑膠唱片以及收音機說拜拜啦。當那些留著長長的頭發、穿著喇叭褲的年輕人在小城裏拎著卡式錄音機,播放著港台歌曲大搖大擺地在街上走,都不會被當成另類的時候,流行音樂早就不是什麽稀奇的東西啦。

【9.毛寧【濤聲依舊】】

中國大陸唱片業在 1980 年代開始起步,除了有港台唱片的引進。

1979 年,廣州的太平洋影音公司正式成立啦。過了一年呀,它就生產出了 800 萬盒帶呢,而且把內地幾乎所有有名的歌手都給采錄下來啦。

從這以後呀,內地就大規模地生產起流行音樂啦,還學著香港的樣子,由唱片公司和歌手簽約呢,然後就打出了偶像牌。大陸也開始有屬於自己的青春偶像啦,像陳琳、毛寧、楊鈺瑩這些人就是其中的代表呢。

毛寧的那首【濤聲依舊】,在 1990 年代初唱出了傳統和流行相互交融的樣子:

月落烏啼一直是千年的風霜,濤聲依舊沒瞧見當初的夜晚。

如今的你我怎樣去重復以往的故事呢,這一張舊船票能不能登上你的客船呀。

【10.老狼【同桌的你】】

有一批來源不明的歐美音樂制品,在磁帶上被鋸了一道,在 90 年代初進入了市場。這些實際上是歐美唱片公司低價處理的東西,只是損壞得不那麽嚴重,還能播放。

1994 年左右那會兒,那些所謂的「打口帶」在城市的街頭到處都是。有些小販被城管追著到處跑呢,另外還有一些小店在大學附近安了家。年輕人們把它們當成寶貝一樣,這樣一來,歐美的流行音樂也就開始在大陸上流行起來啦。

大學生們可喜歡打口帶啦。那會兒呀,大哥大、BP 機都算是奢侈品呢,上學那會兒,必不可少的東西有小風扇、電暖壺,再有就是心愛的錄音機啦。

因為呀,青春要是沒有音樂可不行呢。

1977 年高考恢復之後,大學生那時候一度被稱作「天之驕子」。

到了 1990 年代那會兒,大學還沒大規模地進行擴招呢,在一些地區,能上大學的人那是少得可憐。那個時候,畢業包分配的「鐵飯碗」剛剛被打破,不過呢,對未來的那種迷茫並沒有掩蓋住學生們的朝氣蓬勃。

翻翻那個年代的老照片呀,咱能瞧見:那會兒的年輕人,同樣愛湊一塊兒打麻將,玩幾把鬥地主,還會在宿舍貼明星海報呢,也喜歡去唱卡拉 OK 呀,也會在走廊背單詞嘞,對社團活動那是相當熱衷,一邊為前程努力奮鬥,一邊為愛情傷心掉淚……

【同桌的你】呢,是 1991 年由文藝青年高曉松弄出來的,他出身科學世家。這歌把大陸校園民謠的那塊空白給填上啦,也在那兒傾訴著呢,是那一代人的芳華喲。

明天你會不會想起,昨天你寫下的日記呢?

明天你會不會還想著,以前最愛哭的那個你呢。

老師們都已然記不得了,猜不透問題的你呀。

我是偶然間翻看相片,這才想起了我的同桌你呀。

【11.董文華【春天的故事】】

說起有關改革開放的那種主打旋律的歌曲呀,那就得提到這首【春天的故事】啦。

1979 年吶,那是個春天嘞,有位老人在咱中國的南海邊劃拉了一個圈兒。跟神話似的,一座座城就這麽崛起啦,跟奇跡似的,一座座金山就這麽聚起來啦……

這首歌特別有生活的味道,滿含著人們對國家繁榮昌盛以及美好生活的憧憬。

演唱者董文華,之前那可是超級火的軍教歌手呀,可後來因為跟廈門遠華案有牽連,就慢慢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12.葉倩文【瀟灑走一回】】

前面十年先做了鋪墊,到了 1990 年代,改革開放開展得越來越好,商業也發展得很旺盛。

這一階段呀,曾有好多回能一下子暴富的機會呢。有的人就順利地撈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1989 年,出身軍人家庭的王健林開始踏入房地產這一行啦,他接到的首個業務是那沒人搭理的舊城區改造工程呢。

1991 年 6 月呀,潘石屹、王功權、馮侖、劉軍、王啟富還有易小迪這六個性格特別突出的人一塊兒聚到一塊兒啦,在海南成立了海南農業高科技投資公司(萬通的前身呢),接著就開始搞他們的房產生意啦,大家都叫他們萬通六君子。

1995 年那會兒,馬雲幫杭州市政府跟一家美國公司談合作呢,在那美國呀,第一次接觸到了互聯網。後來呀,靠著家人和好友的幫忙,他湊了 2 萬塊錢,就把「海博網絡」給建立起來啦,這可是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呢。

1998 年呀,劉強東已經工作兩年啦,他拿著 1.2 萬的積蓄,跑到中關村去啦,租了個小櫃台,專門賣燒錄機和光碟呢,那櫃台名字叫「京東多媒體」。

1998 年呀,馬化騰就成了第一批接觸互聯網的那些年輕人裏的一員啦,然後就開始在電腦通訊這個行業裏摸打滾爬啦。

在台灣出生的葉倩文,她唱的這首【瀟灑走一回】,在那個時候屬於最流行的歌曲裏頭呢。

這首歌既蘊含著激勵人的精神,又帶有一點兒消極的氣息,就好像在控訴那種過度追求商業化而變得浮躁的風氣,同時也在激勵年輕人們大膽地去嘗試、去拼搏。

我用青春去賭明天,你拿真情來換一生。

時光哪曉得人生有多少的哀愁呢,為啥不大大方方地走一趟呢?

在重商輕義、重利薄情的那個時候,能瀟灑自在的人有多少呢,而又有多少人會碌碌無為呀。

【13.黑豹樂隊【無地自容】】

1980 年代末那會兒思想挺激進的,可到了 1990 年代,這種激進就慢慢沈寂下去啦。

崔健之後呀,中國搖滾持續發展呢,那些優秀的音樂人可沒停下對社會的思索。

竇唯作詞作曲的這首【無地自容】,展現出了當代人內心殘酷且冷漠的那一面:

在這人來人往的人群裏,有你也有我,彼此相遇、相識,還相互琢磨呢。

在這人來人往的人群裏,有你也有我,都裝作一本正經,臉上還帶著笑容呢。

不用啰嗦太多啦,心裏明白著呢,你我究竟想幹些啥。

1994 年 12 月,由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這些大陸搖滾音樂人,在香港舉辦了「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首次讓世界領略到了中國搖滾的力量。

何勇穿著一身海魂衫,再搭配上紅領巾的樣子出現了,這讓無數搖滾青年都開始模仿起來。

剛到香港那會兒,他直接就講:「香港就只有娛樂,壓根沒音樂。那四大天王裏,也就張學友能算個唱歌的,其他全是小醜。要是不服氣,大家都可以出來較量較量。」可以說那態度相當強硬了,不過呢,當時的那番輝煌早就變成歷史啦。

【14.劉德華【忘情水】】

何勇嘲諷為小醜的香港「四大天王」,是 1990 年代港台偶像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中國大陸流行文化中留下了很深的銘印。

敬業的張學友現在還在到處舉辦演唱會呢,同時還會幫忙協助警方去捉拿逃犯。

他們的歌,受眾那是相當廣泛,而且經久不衰呢,就像劉德華的這首【忘情水】,到現在,我們還能隨口哼唱上幾句:

給我一杯能忘情的水呀,換我一輩子都不悲傷嘞,哪怕我會喝得醉醉的,哪怕我會心都碎掉啦,反正不會瞧見我掉眼淚喲。

1990 年代那會兒,「隨身聽」開始走進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啦,聽歌的工具變得越發小巧啦,能隨身攜帶呢,隨時都能聽音樂。那時候電視都差不多普及啦,而且能放映錄像的小型 CD 鐳射機也在大陸市場上出現啦。

以前王謝家族廳堂前的燕子,如今飛進了普通百姓家。隨著音樂、影視這類資源變得特別容易得到,很多偶像開始走紅,大陸就出現了第一批特別狂熱的追星族。

甘肅的歌迷楊麗娟呀,從 1990 年代起就對劉德華超級癡迷啦,最後都搞得家破人亡呢。現在好多追星的人,可能都很難理解這種瘋狂勁兒呢。

【15.羅大佑【東方之珠】】

在過去的某個時期,培養出好多天王天後的香港,讓大陸的青年們特別向往,掀起了一股逃港的熱潮。在六七十年代,許多經歷了諸多苦難的年輕人都在思考,對岸的那座島嶼究竟是啥樣呢?就這樣,好幾萬人冒著風險,逃到了香港。

就像陳秉安所講的那樣,「大逃港這事兒,毫無疑問是歷史上的一大悲劇呢,不過呢,它也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催生之物啦。」

改革開放之後呀,逃港的那股風潮慢慢就平息啦。到了 1997 年呢,香港終於是回到祖國懷抱啦。

那一年,有一首歌曲,老是在人們的耳邊回響,那就是羅大佑創作的【東方之珠】。

小河彎彎朝著南方流呀,流到香江那兒去瞅一瞅。

東方之珠呀,我的愛人,你那風采還依舊浪漫嗎?

彎彎的月兒照著海港,夜色沈沈,燈火明亮。

東方明珠呀,一整晚都沒睡著呢,就這麽守著那滄海桑田不停變幻的承諾呢。

1982 年吶,玩搖滾的羅大佑在台灣樂壇那可是一下子就冒出來啦,他可勁兒地批評當時流行的校園民歌,說那都是「風花雪月」。他好多歌呀,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寫出來的,把社會的變遷都給唱出來啦,像【鹿港小鎮】【現象七十二變】【亞細亞的孤兒】之類的。

香港回歸兩年後,也就是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國政府再次恢復了對澳門的主權。在改革開放歷經 20 年之後,中國已然展現出了強國的姿態。

【16.周杰倫【雙截棍】】

21 世紀呀,流行音樂那可是像萬馬在奔騰一樣,千條河流競相匯聚呢,一下子就有一大批超優秀的華語音樂人陸續登場啦。

如今人們的審美越來越多樣化啦,啥曲風都能接受,而且全面迎接日韓和歐美潮流的到來呢。在這個時候呀,我們透過 Mp3、Mp4 或者手機來聽歌,隨手一按,就能沈醉在音樂的世界裏啦。

真不敢想,剛開始改革開放那會兒,聽流行歌得藏在被窩裏偷偷地聽呢。

這陣子呀,大陸的歌迷壓根兒沒受思想的限制呢,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評判尺度嘞,就像對周杰倫那首成名曲【雙截棍】。

有人把它當作經典,跟著一起哼唱:「趕緊用雙截棍,哼哼哈兮!」 還有人提出疑問,說壓根就聽不明白他唱的到底是什麽?

在資訊時代呀,流行音樂是借助互聯網來傳播的呢。據統計哦,2006 年的時候呀,單單新浪這一個入門網站,那一年上傳的歌曲數量就達到了 30 多萬首呢。

那會兒,盜版音樂那叫一個盛行呀,可那卻是到現在為止流行音樂的最後一個黃金時期呢。

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網絡音樂就像一支新崛起的隊伍。因為它沒有什麽門檻,所以這些歌大多都充滿了市井的那種味道。

北宋的大儒周敦頤曾經講過:「樂這種東西,在古代是能讓人心平氣和的,而在現在卻成了助長欲望的東西。」如今,人們對於流行音樂的那種需求,已經從當初對新文化懷揣著的向往,轉變成了單純的感官上的刺激啦。

【17.張韶涵【隱形的翅膀】】

這會兒呀,很棒的流行音樂依然能展現出積極進取的文化力量。

2007 年 12 月 31 日那晚,北京大學舉辦了 2008 新年聯歡晚會。

晚會上呀,那最熱鬧的一個瞬間呢,65 歲的北大校長許智宏,在全場師生跟前,把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給唱了來助興:

每次呀,都在徘徊和孤單裏變得堅強呢。每次呢,就算受了傷也不會閃淚光喲。我清楚,我一直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嘞,帶著我飛呀,飛過那絕望的地方。

第二年,許智宏馬上要卸任啦。他去到學生宿舍樓下,和同學們一塊兒,又一次大聲唱起那首【隱形的翅膀】。他想傳達的,或許正是這首歌飽含溫情且激勵人心的正能量呢。

2009 年吶,北京的高考呢,是依據這首流行歌,把【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當作作文題目啦。這可是流行歌首次被用到高考題目裏頭呢。

【18.群星【北京歡迎你】】

2008 年,那是個多事的時節。

1 月的時候,南方各個省份都遭受著雪災的猛烈侵襲,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災害,使得全國都度過了一個格外寒冷的春節。

5 月 12 號那天,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呀,這可是從建國以來破壞力最猛的一次呢,而且比唐山大地震之後傷亡還嚴重嘞,導致 69227 人都沒了。

這一年呢,有件事兒特別厲害,能讓全國都歡天喜地的,那就是北京奧運會舉辦得特別成功。要知道,這一年還是改革開放 30 周年呢,這可是國家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展示呀。

這一年,有一首主旋律流行歌得特別提一提,那就是【北京歡迎你】。這首歌把兩岸三地以及各個年代的明星都聚集到了一起。還記不記得當年那歌聲傳遍了大街小巷呀:

北京歡迎你呀,就跟音樂能感動你似的,咱一塊兒加油,把自己給超越嘍。

北京熱烈歡迎你呀,只要有夢想那誰都超厲害,只要有勇氣就肯定會有奇跡噠。

經歷了悲喜交加的一年,2008 年的感動中國特別獎,把它頒發給了全體「中國人」。

【19.旭日陽剛【春天裏】】

2010 年那會兒,中國在校的大學生數量一下子擴張到了 2800 萬。畢業生們都在忙著投簡歷呀、參加考試啦、跑去招聘會呢,心裏做著中產的夢呢,可他們當中好多人還是找不到屬於自己的那個舞台,這麽多年的努力換來的,或許就是「蝸居」「蟻族」這樣讓人臉紅的處境啦。

大學畢業生都面臨這樣的窘境了,那無數進城打工的農村青年就更不用說啦。

那時候呀,民工組合旭日陽剛把汪峰創作的【春天裏】給翻唱了,一下子就紅了起來。

從世紀初選秀節目開始興盛以後,那些原本平凡的人能在一夜之間成名,好像不再是空想啦。

讓人感動的不單單是他們的歌聲,還有他們那平平常常的人生經歷呢。

1966 年出生的河南那旮旯的王旭,以前在家種地來著,之後賣過水果,還賣過水煎包,也在酒吧裏唱過歌,在北京和開封之間來回跑呢。

東北來的劉剛,以前當過兵,退役後到了北京,2003 年開始在京城闖蕩。

這倆農民工呀,跟平常人沒啥不一樣呢。他們在大城市的地鐵通道裏頭來回穿梭,嘴裏唱著「要是有那麽一天,我悄無聲息地離開啦,就把我給埋在,這春天裏頭……」

他們自己也講,成為網紅,「跟做夢一樣」。

【20.群星【明天會更好】】

現在呢,我們正處在流行的麻煩當中。就像改革開放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流行」卻特別渴望「流行」,現在呢,「流行」到處都是,卻沒有了那種真正的「流行」。

除了那些沒啥意義的「神麴」能在大街小巷傳唱,大到一個階層,小到一個人群,都有屬於他們喜愛的那種小圈子流行音樂。

人心變得浮躁且焦慮,惡搞和煽情的東西,成了社會的主要旋律。

真的很難想象啊,上世紀八十年代那些流行音樂人究竟經歷了啥。他們創作並演唱的歌,既像是詩,又宛如墓誌銘呢。

現在的歌呀,就只剩下回憶青春啦、你儂我儂的那些事兒,還有瞎哼哼瞎感慨的。壓根兒沒人去關心這個世界,也沒人關心明天,更沒人關心未來。

1986 年開頭那陣子,「中錄」的一個叫張丹麗的錄音師,從廣東把一盤「水貨」磁帶帶到了北京。

1985 年年末呀,台灣的音樂人張艾嘉籌備了一場公益性質的演唱會呢,還推出了那首由羅大佑創作,港台 60 位歌星一起合唱的【明天會更好】。

那盒「水貨」磁帶裏收錄的就是這首歌呀。

北京的那些受了啟發的音樂人,尋思著搞一樣的演唱會呢。就這樣,有了 1986 年 5 月在工體舉辦的大型演唱會,128 名歌手把【讓世界充滿愛】給唱響啦,也才有了崔健大神的首次亮相,才有了流行音樂改變中國的那個激情歲月。

都已經是過去的事啦。希望明天能更好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