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硬剛周星馳,「戲弄」沈騰黃渤?55歲的馬東飄了?

2024-09-11娛樂

馬東,55歲,遭遇了網絡暴力。

評委的節目操作頻繁,逐漸顯得不太體面。

而且,在節目中他也戲弄了沈騰和黃渤。

依然與中國喜劇巨匠周星馳展開強烈對抗。

事實上,郭德綱當初的說法確實是正確的。

職場現形記

有句俗話說娛樂行業的競爭極為激烈。

這一點在馬東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明明是從愛奇藝起家的。

卻在家裏遭遇困境時,毅然選擇投向騰訊的懷抱。

新節目的開場時,黃渤沒有放過馬東。

坦白說,為什麽會突然更換平台。

高情商的馬東罕見地出現了「卡殼」的情況。

隨口說了幾句客套話應付過去。

從愛奇藝的現狀中,我們能隱約得知一些資訊。

例如最近的一場男子足球比賽。

愛奇藝「擊敗」央視,獲得了比賽的版權。

比賽一開始。

它明顯推行「收費制」,毫不掩飾地表達對金錢的渴望。

這也就算了,但偏偏平台的伺服器卻出現了故障。

已付費的觀眾根本無法觀看比賽。

由此可知,原單位確實有些力不從心。

難怪馬東決定逃走,另尋出路。

面對曾經的合作夥伴突然的背叛。

愛奇藝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平台,自然不可能絲毫沒有作為。

它轉身向周星馳伸出「橄欖枝」。

全新綜藝節目【單口喜劇之王季】即將上線。

連節目檔期都經過精心挑選,恰好與馬東「重疊」。

「對打」的含義已不言而喻。

馬東特別在【喜人】中大振幅地展示了自己的面容。

「你難道不已經在隔壁搞砸了嗎?」

半開玩笑的方式中似乎隱含著「危機」。

嘉賓劉旸連忙表達了自己的忠誠。

他說這裏才是他永恒的住所。

能夠促使員工接連出現一系列的恭維之詞。

馬東真是個出色的老板。

難怪他會要求節目組刪除學員們的作品。

這就是他受到批評的真實原因。

要明白,被刪減的作品是決賽的「畢業演出」。

從情感和道理的角度來看,都應該讓演員們完成最後一場演出。

而且,從第一季以來一直追隨的忠實觀眾。

大家對畢業小品充滿了期待。

可馬東方提供的理由是。

小品可能存在「版權爭議」。

這意味著節目組的資金短缺。

看到演員們日以繼夜地進行排練。

心血卻完全浪費掉了。

觀眾難道不會感到「替別人大聲疾呼」嗎?

此外,有人提到,沒有版權就說明沒有版權。

節目組故意引導觀眾認為「作品質素不佳」。

這種做法顯然缺乏對事實的尊重。

此外,還有故意挑起爭端的嫌疑。

此外,在節目的最後一場比賽中。

邀請了沈騰、黃渤和徐崢等人來助陣。

全國最知名的喜劇演員齊聚一處。

場面應該相當熱鬧。

馬東擔任主持人一職。

卻偏要設定一個40分鐘的「尬吹」環節。

觀看節目的觀眾紛紛表示「無趣」。

「就像中年男性在酒席上敬酒。」

掀起眾多爭議的正是馬東本人。

竟然自始至終都沈浸在其中。

職場現形記

在尚未「飄」之前。

馬東曾經經歷過一些艱辛。

別看他的父親是相聲名家馬季。

馬東並不打算接手父親的工作。

他在初中時期就去國外求學。

畢業後在澳洲從事資訊科技相關工作。

可以說與文學藝術毫無關聯。

他之所以選擇與父親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認為這與他的家庭背景密切相關。

馬東回憶說,他的父親馬季幾乎很少流淚。

父子重逢的那一天。

這是他第一次在兒子面前流淚。

經過諸多曲折,這個家庭的三位成員終於得以團聚。

可在日子變得穩定之後。

馬季的相聲聲譽遠播。

前來拜師學藝的人換個不斷。

馬季對他的徒弟們熱情接待,毫不吝惜地傳授經驗。

把徒弟視作第二個兒子一點也不過分。

少年馬東有時會感到一絲孤獨。

盡管馬季是相聲的資深前輩。

那時藝人的薪資並沒有如今這麽「膨脹」。

因此,馬東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國外留學的光鮮亮麗。

實際上,在外出工作時要節約和勤奮。

在最艱難的時刻,他在小作坊裏處理袋鼠皮。

每天的工作環境彌漫著一股刺鼻的異味。

馬東成為IT從業者後,收入可觀。

家裏人都認為他會在國外定居。

沒想到馬東竟然決意辭職,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北京。

當時,大家都在問他腦海中究竟想的是什麽。

馬東對此並不認同,只表示他希望「重新開始」。

馬東首次對命運生出信任。

他不能不承認。

有些事情他註定要去實作。

正如藝術家陳丹青所指出的:

「愛畫畫?這可是無法阻擋的。」

然而,三十多歲開始學習相聲。

這也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馬東將註意力集中在了播音與主持領域。

後來因緣巧合成為【有話好說】節目主持人。

剛到這裏的馬東對幽默和效果並沒有什麽了解。

他明白,要做好節目,就必須做到內外一致。

因此,隨著馬東的到來。

節目的社會議題覆蓋面日益擴大。

這也可能是由於過於「敢於直言」。

因此遭到台裏多次警告。

僅經過兩年的播出,便迎來了停播的結局。

他汲取了經驗,繼續努力。

不再僅僅滿足於「主持人」的角色。

而是將註意力轉向了「節目制作人」。

馬東順勢推出了網絡綜藝節目【奇葩說】。

「當今人們能爭論一件事半天,為何不索性推出一個吵架類的綜藝節目呢?」

這是他創辦【奇葩說】的初衷所在。

觀眾觀看節目的議題後仍感到意猶未盡。

還特意在帖中爭論,影響了節目之外的氛圍。

觀看人數和討論熱度始終保持在高位。

其中,有一個話題至今依然是網絡上的熱門討論。

「如果著火了,你會救蒙娜麗莎的畫作,還是去救貓?」

李誕身為反方,他的辯論表現使他一舉成名。

「我決定拯救貓咪,因為在美麗之上,燃燒的蒙娜麗莎更為動人。」

網絡上熱鬧非凡。

主辦方馬東收獲頗豐,笑得喜形於色。

那時的他已經年過四十。

觀眾需要馬東

憑借【奇葩說】的成功經驗。

原以為馬東將完全告別語言類節目。

沒想到,他又一次顛覆了之前的經驗。

伸手進入了完全陌生的「搖滾世界」。

於是,【樂隊的夏天】應運而生。

讓眾多小眾樂隊成名。

至今,依然有不少觀眾在留言催促。

「馬老師,【樂隊】的新作品快要釋出了嗎?」

在這裏,音樂領域是否就是他的極限呢?

「國人對快樂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每一場喜劇表演都仿佛是在填補失去的歡樂。」

這樣精準的評估,難怪馬東又賺了一大筆。

然而,任何作品都無法逃脫質素逐漸下降的法則。

馬東也是如此。

更多的明星,更多的廣告植入。

商業化色彩越濃,觀眾感到的真誠度就越低。

正如郭德綱所指出的,馬東早已領悟了人生。

這句話表面上似乎是在贊美。

實際上更像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真實評價。

「活得明白」的馬東,無法避開「遺失初心」的指責。

有人士也進行了客觀的評論。

他們提到,在節目錄制期間觀看了所有的小品。

演出結束後現場氣氛冷淡。

並且,在比賽前,節目組進行了多次交流。

直接說明因版權原因需更換劇本。

然而演員完全不願意服從或配合。

因此才不得不以「一剪沒」來處理。

老板馬東的運氣更是糟糕透了。

請問,他花費如此巨額的金錢邀請了一批明星。

目的是什麽?

首先,最普遍的就是收視率的問題。

其次,我也希望借此機會。

向業內大佬推薦那些不為人知的喜劇演員。

沒想到有些人完全沒有珍惜這個機會。

用劣質的作品來「應付」和「敷衍」。

連平時溫和的沈騰也忍不住出言反對。

還導致馬東被指責「不合人情」。

我認為,無論是「換工作」還是「過度追求商業利益」。

馬東身上引發的爭議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

也就是說,從頭到尾,施加各種迎合的物件「甲方」始終是觀眾。

盡管這有些言過其實,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

觀眾離不開像馬東這樣的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