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中產父母發懵:鋼琴崩盤後,賣琴的倒了,教琴的跑了,學琴的哭了

2024-07-21娛樂

「鋼琴之王的沒落!」

誰能想到,曾經象征高雅與貴族的鋼琴,如今竟然變得無人問津。

其價格不僅大幅下滑,連學習鋼琴的學生和購買鋼琴的顧客都幾乎消失。

一年內,有700家鋼琴制造企業宣告倒閉,連珠江鋼琴和海倫鋼琴這兩大品牌也面臨生存危機。

許多琴行和音樂培訓機構因經營困難而紛紛關閉。

從曾經的年銷量40萬台、市場規模接近兩千億,到現在的年銷量僅20萬台,市場規模縮減至不足百億。

鋼琴為何會突然從高峰跌落?

在中國,鋼琴曾深受家庭的喜愛。

據【經濟學人】報道,全球約有5000萬學習鋼琴的兒童,其中80%為中國兒童,高達4000萬。

鋼琴不僅因其高昂的價格而受到追捧,更是作為貴族的象征而存在。

最初,只有王室貴族能夠擁有鋼琴。

鋼琴在中產階級中流行起來是在工業革命後,當時歐洲中產階級崛起,隨著財富的增加,他們的精神需求也提升了。

隨著立式鋼琴的誕生以及交響樂團和音樂廳的興起,鋼琴逐漸普及。

一些中產家庭開始讓孩子學習鋼琴,成為當時的潮流。

有些家庭為了展示自己的品味,甚至將鋼琴作為昂貴的家具擺放在客廳中央。

鋼琴真正傳入中國是在19世紀中期,由英國商人帶到廣州。

當時只有租界、使館等少數外籍人士場所才能見到鋼琴,因此當時的銷量非常低。

在民國時期,上流社會開始將鋼琴視為一種時尚和文雅的象征,除了少數人以外,主要是樂團和學校才能購買鋼琴。

直到經濟發展,鋼琴才開始在一般家庭中流行。

2001年,中國每百戶城鎮家庭的鋼琴擁有量僅為1.3台,到2017年增長至5.82台。

據統計,全球生產的48萬台鋼琴中,有38萬台來自中國,大部份銷售在國內。

鋼琴在中國家庭中廣受歡迎是在2008年左右開始的。

當時國家推出了一項政策,中考中鋼琴9級以上的藝術特長生可以加10分,這對於重視分數的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重力。

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家長的私心,他們希望透過孩子實作自己未完成的鋼琴夢。

在他們的時代,鋼琴仍然是上流社會的專利,普通家庭難以接觸。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富裕,再加上學鋼琴可以幫助孩子進入好學校,許多家長開始積極參與。

於是,家長們將自己未完成的鋼琴夢寄托在孩子身上,而且還有加分的額外好處。

家長們投資,孩子們努力,共同編織了屬於兩代人的鋼琴夢。

以至於無論是在辦公場所還是在私下聚會,家長們討論的都是自家孩子學了什麽曲子,誰家孩子考了幾級。

琴因此在有望子成龍心態的家長間形成了一種風潮,席卷了全國。

鋼琴產業曾一度火爆,堪比學區房的重要性。

為了讓孩子透過鋼琴學習提升升學機會和藝術修養,不少父母可謂竭盡全力。

其中,寧峻嶙就是這樣一位全力以赴的琴童父親。

與常見的家庭母親陪練不同,他是為數不多的陪練父親。

他依舊記得女兒初學鋼琴的情形,七歲的她邊看琴譜邊演奏,曲子流暢至極,讓他感覺女兒似乎在發光。

為了更好地指導女兒,他每次都會趁女兒上課時坐旁聽,甚至購買了音樂理論書籍學習,只為了更有效地輔導她。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隨著曲目難度的提高,每日重復的枯燥練習逐漸消磨了孩子的興趣,練琴時間常常變成家中一片混亂。

如寧峻嶙這樣的家庭在國內十分普遍,有的母親甚至為此辭職,全職陪練。

然而,隨著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很多父母長期堅持的信念開始動搖。

2018年,國家廢止了鋼琴九級以上的加分政策,讓許多原本寄望於透過鋼琴加分的家庭頓時失去了方向。

這些大多是中產階級家庭。

他們一方面希望透過孩子學習鋼琴進入好學校以實作階層躍遷。

另一方面,學習鋼琴的費用昂貴,許多家庭為此傾盡所有。

一架好的鋼琴價格高達數十萬,加上課外輔導費用,每課時三四百元,一年學費便是幾萬。

投入的不僅是金錢,更多的是父母的時間和精力。

很多家長從孩子幼稚園或小學開始就讓孩子學習鋼琴,這需要每天的練習,否則技藝會生疏。

為了孩子的基礎,許多家長犧牲了個人時間,全力陪伴孩子練琴。

這種看不見的時間成本,是家庭巨大的投入。

當一切發生改變時,父母們心中的失落和無奈可想而知。

鋼琴,這個曾是無數家庭的驕傲,一夜間變成了無人問津的燙手山芋。

鋼琴,僅僅是一種樂器,一旦失去教育加成,其魅力也逐漸消退。

據統計,2018年之前,鋼琴市場的規模高達1947.9億元,而現今僅剩88.96億元。

僅在2023年,就有近三成的琴行默默關閉。

市場的萎縮也直接冷卻了資本的熱情,國內兩大鋼琴品牌均遭遇重挫。

曾經的行業領頭羊海倫鋼琴,其立式鋼琴銷量在短短四年內銳減三分之一。

珠江鋼琴的境況更加糟糕,2023年的銷售業績同比下降31.47%,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暴跌93.54%,幾近谷底。

這一切的變化,表面上看似因為疫情影響和消費降級,但實際上是由於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所致。

曾經追求「考級」、「學分」的家長,面對行業的虛假繁榮,終於意識到現實。

如馬佳琦所經歷的,她2016年畢業進入教培行業,起薪高於許多行業,而現在,鋼琴學生寥寥無幾,相關琴行也接連倒閉。

當學習鋼琴的實用目的消失後,整個行業也開始經歷多米諾骨牌效應。

家長重新評估學習鋼琴的價值,僅為加分而學的學生也失去了繼續的動力。

疊加疫情影響,人們對消費變得更加謹慎。

曾經不可替代的鋼琴,現在被更經濟實惠的電鋼琴所取代。

民族樂器的興起,尤其是琵琶市場的顯著增長,也分流了一部份關註。

預計今年國內琵琶市場將達到16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10%。

此外,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參加體育培訓,也影響了鋼琴學習的人數。

尤其在一線城市,許多家庭的孩子至少參加一項體育培訓,這反映了家長從單一的分數追求轉向全面發展的趨勢。

也許,回歸藝術的本質,培養孩子真正的音樂素養,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作為在中國發展了百年的鋼琴,現正面臨新的市場格局變化。

隨著科技進步和生活消費習慣的變化,如何在這個變化中尋找穩定的發展機會,是每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會經歷革新。

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從實體到平台的演進,行業的每一次轉型都是對未來的一次探索。

鋼琴行業同樣經歷著這樣的變革。

珠江鋼琴從2008年起進軍電子琢琴市場,在二級及以下城市開設了96家直營店,產銷量均實作了20%的增長,顯示出這一戰略布局的初步成效。

而圍繞鋼琴的其他行業也在不斷更新換代。

許多線下培訓轉移到了線上,實作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營運。各種小型音樂會和社區演出也相繼出現。

當鋼琴回歸其作為樂器的本色,不再僅僅是功利的追求,它的美好才能被更多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