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沒文化真可怕,德雲社演員興奮曬錦旗,細看了內容卻是諷刺他

2024-06-11娛樂

缺乏文化素養有多可怕?

若是你沒有文化,別人罵你的時候,你可能會誤以為對方在誇獎你。

如果你還把這種誤會當成榮譽展示出來,那就更是尷尬丟人了。

德雲社演員鄭好曾因直播間觀眾突破一萬人而沾沾自喜了好幾天,然而,不幸的是,他卻遇到了這樣的意外。

第一,鄭好展示了錦旗。

2024年6月7日,德雲社演員鄭好在他的個人賬號上曬出了一張錦旗的照片。可能是因為太過興奮,他連續發了兩次,頗有光宗耀祖的感覺。

這面錦旗的主要內容由兩句話組成:

昔日李廣僅憑半指挽強弓,今日鄭好妙言能定乾坤。

從語句工整和對仗的角度來看,這兩句話的水平確實不高,但也可以理解,畢竟文化水平有限。

從內容上來看,會產生一個極具諷刺和幽默的結果。

鄭好以為送錦旗的人是在贊美他,因為他們將他比作李廣。

但實際上,細細品味這些內容,反而更像是在嘲諷他,因為拿李廣作比並不是一件好事。

二、李廣

西漢的將軍李廣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

司馬遷等世家和士族對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司馬光等歷史學者則認為李廣的能力不佳,甚至諷刺說當兵千萬別跟著李廣,因為他常常導致全軍覆沒。

到了現代,網友們更是戲稱他為「迷路侯」。

問題來了,為什麽名聲顯赫的李廣卻不適合作為比較的物件呢?

1、時運不濟

漢武帝曾經私下告誡衛青,李廣這個人命運不濟,不可授予重任。

盡管漢武帝的話帶有一些宿命論的色彩,但李廣一生中運氣不佳也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他個人能力出眾,聲名遠播,但屢次在戰場上遭遇失敗,不是被俘虜,就是全軍覆沒。

由於缺乏顯著的戰功,他不僅未能封侯,甚至一度被貶為庶人。

2、能力不足

李廣戰績平平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能力上的顯著不足。

盡管他的個人戰鬥力相當出色,但他在治軍方面卻顯得極為欠缺。

其麾下士兵缺乏組織,紀律松散,凝聚力也非常低下。

此外,李廣的指揮能力非常薄弱,這使得他只能擔任守將。

一旦讓他率隊進攻,不是迷失方向,就是全軍覆沒。

若僅憑戰績來看,李廣甚至遠不如名聲不佳的李廣利,能夠封侯簡直是奇跡。

3、結局令人悲傷

李廣曾參加過著名的漠北之戰。

倘若他能夠正常發揮,隨衛青贏得這場關鍵戰役,封侯指日可待。

李廣的「正常發揮」再次顯現,他再次迷路,未能及時趕到戰場,導致單於逃脫。

不僅如此,李廣因此不僅沒有立下任何功勞,反而還被記過。

衛青派人前去詢問李廣為何迷路,李廣深感羞愧,最終選擇自盡,這個結局也為他充滿悲劇色彩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4、後代淒慘

李廣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早早去世,在李廣自殺前就已經去世了。

三兒子李敢隨霍去病建立了顯赫戰功,被封為關內侯。

李敢性格沖動,因李廣自殺一事去刺殺衛青。

盡管衛青選擇隱忍,但霍去病卻無法抑制憤怒,最終射殺了李敢。

李廣的長孫李陵是遺腹子,成年後自信能以五千步兵進攻匈奴,但最終如同李廣一樣,全軍覆沒。

然而,李陵沒有自殺或逃跑,而是選擇下馬向匈奴投降,導致家族名譽受損,常被後人拿來與堅守節操的蘇武對比。

李敢的兒子李禹則在巫蠱之禍中被牽連,最終被處死。

盡管司馬遷對李廣一家大力推崇,後世也有不少人稱頌李家,但李廣及其子孫的命運卻十分悲慘,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三、諷刺的手法

在德雲社演員鄭好分享的錦旗中,贈送者以李廣來比喻他,但深究下來,這種比喻更像是一種諷刺,甚至可以說是詛咒。

鄭好在德雲社依靠如此強大的平台,講了十八年相聲卻依舊默默無聞,只能為後輩演員做墊場。

不是被觀眾噓聲趕下台,就是被自己的粉絲譏諷為「無名小輩」。

這種演藝生涯確實與李廣的軍事生涯相似,沒有建樹,還常因全軍覆沒而被嘲笑。

2024年,鄭好透過在直播間裏辱罵網友和同行引起了一些關註,隨即被一部份人熱捧。

這與李廣有些相似,他沒有顯著的戰績,反而敗績累累,卻因司馬遷的同情和贊揚而成為名人。

從這兩方面來看,送錦旗的人將鄭好比作李廣,確實帶有濃厚的諷刺意味。

更有趣的是,這位送錦旗者可能還懷有更為惡毒的用意,暗示鄭好將迎來李廣那樣的結局。

李廣因迷路而延誤了軍機,被問責後羞愧自盡。

送錦旗之人是否在暗示,鄭好可能因某些事情被追究責任,最終甚至可能失去賬號?

例如,鄭好在六月初的直播中,公開歪曲並篡改中國歷史,為國外勢力宣揚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素材和支持。

這種惡劣行為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譴責,甚至有人舉報他,確實有可能導致他的賬號被封禁。

當然,如果贈送錦旗的人還想用李廣子後代的悲慘命運來詛咒鄭好,那就顯得有些過於惡毒了。

四、缺乏文化素養真是可怕

如果送錦旗給鄭好的人是故意的,那他就有些在欺負鄭好的意思,利用了鄭好連勾股定理都不懂、沒有文化素養這一點。

如果用李廣的典故來罵他,鄭好大概也看不出來。

如果鄭好還把這件事曬出來,那真是丟盡了臉面。

這種可能性非常高,因為用李廣來比喻鄭好的才能本身就不合適。

如果一個真正想贊揚鄭好口才的粉絲,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歷史名人,如蘇秦、張儀,隨便一個都比李廣更貼切。

【三國演義】中,周瑜對蔣幹宣稱自己的意誌堅定不移:即便是蘇秦、張儀、陸賈、酈生重現,縱使口若懸河,舌如鋒刃,又怎能撼動我的決心?

如果周瑜換種說法:「即便李廣復生,百步穿楊,百發百中,也無法撼動我心」,聽起來是不是非常滑稽。

或許有人會以【水滸傳】中的花榮為例,說他使用「小李廣」這個綽號。

沒錯,但你是否認真思考過花榮在【水滸傳】中的結局?

你認為施耐庵給花榮起「小李廣」這個綽號只是為了單純地贊美他嗎?

當然,也許會有人反駁說,送錦旗的人可能是真心喜歡鄭好的粉絲,只是不了解李廣的典故,僅僅是單純地想稱贊鄭好。

那就更糟糕了,這樣一來就說明鄭好和他的粉絲都缺乏文化素養,一個敢送,一個敢收,一個敢炫耀,一個敢曬出來,這一群沒文化的人聚在一起,豈不更加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