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張鶴擎的表現頻頻登上我的視線。並非因為他眼下稍微湧現了些許關註度,而是因為我發現他如今的演藝實力著實令人折服,用「出神入化」來形容他的相聲表演簡直貼切至極。最近兩個月,德雲鼓曲社開始商演,而張鶴擎和劉喆則成為了每場表演的重要助演。他們表演相聲不僅僅是為了烘托氣氛,更是為了增加演出的多樣性,也可能是因為張鶴擎本身的號召力。
我在春節期間觀看了他的幾段小品和為其他師兄弟助演的影片後發現,他如今的相聲功底已經駕輕就熟。無論搭檔與否,無論台上發生何事,他都能遊刃有余地應對,不僅牢牢掌握著節奏,還能時刻逗笑台下觀眾。同一節目中,同一個被劉喆踹倒的情節,我觀看了三場演出的影片,每場都呈現出不同的精彩,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張鶴擎所展現的相聲演員的基本功。一個演員,在不同場合,面對不同觀眾,表演同一作品時,需要根據地方和觀眾反應做出不同的演繹。
而張鶴擎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善於利用一切可能的元素來豐富表演。舉例來說,他的搭檔劉喆在不同場合被介紹成劉吉吉,這種小小的包袱能夠為開場增添活力。在重慶演出時,他更是運用了獨到的手法,將搭檔的名字與地名相結合,構思出一個富有趣味的開場包袱,展現了他出色的創作才華。而我認為他最厲害的包袱則是將自己師娘所賜的字巧妙地運用於表演。因為郭德綱的妻子王惠學是白派京韻大鼓的傳人,所以張鶴擎便表示自己一直想向師娘學習,取得了藝名「張挽聯」,因為王惠的徒弟們都以「婉」字結尾。
因此,當他被稱為挽聯時,再結合上白派這一背景,立即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在此基礎上,他又增添了一段師娘不肯收他為徒的情節,最終他向師娘求得了兩個字「起開」,於是他便以「張起開」作為自己的藝名。而接著,以「起」字為線索,再結合挽聯,他巧妙地創造出了第三個藝名「張起靈」,這個包袱無論是從故事還是結構上都十分出色,不僅引人發笑,還能深入觀眾心中,增加對白派京韻大鼓的傳承印象。最後,他拿起快板,表演了曾在【相聲有新人】中亮相過的快板,盡管這是我第N次觀看這段表演了,但依然覺得十分有趣。
簡而言之,張鶴擎不僅有著出色的嗓音,唱歌也十分動聽。他的創作才華出眾,大部份表演都是原創的,而他的現場掌控能力更是達到了頂尖水準。我覺得【扒馬褂】最遲明年可能就會輪到他了。他已經具備了實力,只差郭老師的推薦了。說相聲才華的人不計其數,但能夠讓你一次又一次地觀看的演員並不多,而張鶴擎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