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刀郎,流行音樂的切面

2024-08-31娛樂

文:王智遠 | ID:Z201440

聽刀郎的歌嗎?

我14歲那年夏天,街頭隨處可見的公放音樂有【寂寞沙洲冷】【隱形的翅膀】【死了都要愛】。

記得有一次,一個同學因為在課堂上聽歌被老師逮個正著,被逮後,老師沒有發怒,讓他上來給大家用正在聽的歌曲活躍課堂氣氛。

趕巧,他正在聽死了都要愛,他唱完後老師調侃到:你愛愛愛,愛什麽?年紀輕輕,還‘死了都要愛’,你這嗓子還是先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別讓你媽操心。

這件事引起大家哄然大笑,後來,成了同學口中的電子榨菜,時不時拿出來調侃一下。

如今,小20年過去了,不知道那位同學,還在死了都要愛嗎?是不是為了生活奔波,已經結婚生子了;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那份時代獨有的銘印,總夾雜著歡笑和對過往的懷念。

01

我上初中時,要在學校住宿。一般周末晚上開始,大家就要去學校,直到周五才能離校,家離學校近的同學,有點幸福了,他們可以拿到出門證,回家吃飯。

中間不能外出,這樣做是學校考慮到外地學生的安全。

那時出門證很簡單,只是一張硬紙板制成,也沒有照片。為了防止被仿冒,出門證都是由班主任親手寫的,上面寫著:「出門證,茲證明某某班學生,家住XX。」

不過,有些調皮的同學總能找到機會溜出去。學校門口的守門人員是輪班。有個大叔星期一上班,他不太嚴格,只要你給他看看出門證,他就讓你出去了。

每周一自習後,我就會借用朋友的出門證,溜出去吃早餐。出生河南本土的我,覺得外面的胡辣湯、油條味道真不錯。

學校旁邊有很多小店,比如小超市、美發店、照相館和打印店,門前大音響總播放音樂,似乎整個街區都洋溢著歡笑。

我第一次聽到刀郎的歌【情人】,是在一家賣胡辣湯的店裏,老板喜歡迴圈播放這首歌:「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愛人」。

那時還不太懂這首歌的意思,但旋律和歌詞已經深深印在心裏;後來,我真正意義上喜歡上刀郎的歌是【守候在淩晨的傷心秀吧】。

有一天,自習後早餐時間,一個同學的隨身聽裏在播放這首歌,那沙啞的聲音聽起來特別好,當時,問那個同學這首歌叫什麽名字,他也不知道。

最後,他把磁帶取下來,對照歌單才找到這首歌的名字。從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這首歌。後來,他還把磁帶送給了我。

關於磁帶隨身聽,還有一個小插曲:

2006年磁帶隨身聽錄音機比較火,價格從20元到2700元價格不等,這不是每個學生獨立靠零花錢可以買的起的,但由於初中要學習英語,有些同學就以「英語」為由,讓家長買來用。

不過,工具在手,閑暇時刻怎麽用,不是家長說了算的。

大家喜歡買各式各樣歌曲的磁帶來聽,當年,商家銷售策略也各不相同,有的為了暢銷,會進一些組合在一起的歌曲磁帶,這幾類出自小作坊,根本沒有版權。

有的則買正版專輯。買整張專輯的人,要麽是某位歌手的狂熱粉絲,要麽,因為專輯裏有兩首特別好聽的歌,就把專輯都買下來了。

02

現在,我也喜歡聽歌,每次出門都戴上耳機,享受與世隔絕的感覺,當一首首旋律流進耳朵,我才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

旋律聽久了,我才會停下來,去思考歌詞背後的意義?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

作為一個93年出生的人,不算老也不算年輕,既缺少80後那種生活的沈重感,也不具備00後那股冒險的精神,所以,我也許更能從中間立場去審視這一切。

對於刀郎,我既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排斥,其他明星也一樣,這不是因為不夠專一,而是因為在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都忙於工作和生活。

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作品價值超過了創作者的個人魅力;所以,後來刀郎一段時間沒那麽火了後,也就慢慢淡出了我的「聽覺範疇」。

然而,直到他那首【羅剎海市】火了以後,我才思考:如此「癲」的歌曲,什麽樣的人會聽?他們聽刀郎歌曲到底在追求什麽?

後來,查了一下這首歌,才知道取材於蒲松齡的【聊齋誌異】。說的是,一個名叫馬驥的年輕人,去往26000裏的羅剎國經商,該國人長的奇形怪狀,長相越不像人,越能占據高位,長相越像人,反而越活在社會的底層。

魯迅評價蒲松齡的【聊齋誌異】時曾說:

寫人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羅剎海市】以流行音樂的形式,再現了蒲松齡老先生借古諷今、嫉惡如仇的精神風骨。

這首歌曲最後,刀郎透過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進一步把社會怪象,引申為全人類的共性現象,展示出超高的格局和境界。

帶著對一首歌曲的切面,我繼續了解這部專輯。專輯裏面說:

【山歌廖哉】是繼【彈詞話本】之後的又一張專輯。它把【聊齋誌異】的故事和中國民間的曲子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既有流行音樂也有傳統文化的音樂專輯。

這種做法是想讓流行音樂和傳統文化能夠和諧共存。

【山歌廖哉】有11首用民樂風格的小曲,除了【羅剎海市】外,比如【顛倒歌】、【花妖】和【畫壁】都是根據【聊齋誌異】裏的故事來的。

因此,刀郎和他的團隊,不僅用民間的流行音樂方式來講述經典的小說故事,還把古典文學、民間音樂結合得很完美,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創新和開拓。

這兩年,既電影【封神】、【長安三萬裏】後,讓不少人更關註中國古典文化,也讓我們有機會在傳統文化復興中,發現新的力量和價值。

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表達。當然,聽歌不能總像學習寫作文一樣嚴肅,還得俗,刀郎的音樂很俗,很有故事性。

03

我們不能從表面上理解俗,就像那句「這可不是王維詩裏的紅豆」。魯迅雜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叫【論雷峰塔的倒掉】。他這樣描述:

塔終於倒了,但我想,塔不是自己倒的,並非非倒不可;它倒後,空地上立了許多小亭子,賣茶賣煙的多了,看的人也更加舒服。

這裏的俗,指物理上的坍塌,同時也批判了陳舊的思想、習俗和對社會的壓迫,它反映日常生活中千篇一律、缺乏創新的重復。

然而,俗也有它的另一面。

詩人杜甫在他的詩中,多次用‘俗’來描述生活的真實感受。他描寫一位「幽居在空谷」的佳人,雖遠離塵世,卻依然和世俗相連。

音樂的文藝內容本質體現在情感表達、思想傳達,以及審美體驗幾個維度;刀郎的音樂風格,不只是簡單的「民間歌曲」,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藝術,而是融合了雅與俗。

拿【西海情歌】來說,這首歌講述了誌願者「小帥和小美」的淒美愛情故事。2015年,萬達王健林在年會上演唱這首歌,不僅呈現出西域遼闊,還意外地表達出了一種「錢多到花不完」的悲傷情緒。

再看【情人】,這首歌來源於刀郎在新疆生活的經歷。

剛到新疆時,他參加一個少數民族朋友的婚禮,那裏人們的歌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吐魯番,他看到的一種與摘葡萄有關的舞蹈,喚醒了他對愛情的渴望和贊美,讓他感受到了「將愛人永遠捧在手心」的深情。

【守候在淩晨兩點的傷心秀吧】,每次看到這個名字,我總想到,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酒吧角落,聽著深夜的情歌,陷入沈思和孤獨。

不過,在我了解後才知道,這首歌是刀郎在新疆一家酒店的親身經歷,他目睹了一位樂隊成員與一位舞蹈演員之間的復雜關系。

這位成員雖然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與舞蹈演員之間的感情卻異常微妙,他的健康狀況不佳,使得他的選擇變得復雜和艱難。

他的妻子盡管工作繁忙,但依然無私地照顧他,而舞蹈演員也深深地愛著這位男士,即使她明白這可能會給她帶來負擔。

刀郎在酒吧角落裏見證了這一切,才有那句「環球之旅已到了西班牙」的故事寫照,當刀郎將小樣唱給這位男士聽時,他的淚水和故事觸動了他,第二天,他又從這個獨特主題中,創作出了【沖動的懲罰】。

所以,雅俗本質是對音樂、生活深度理解後的表達。

我們也可以看看流行音樂,那些學院派歌曲,通常充斥著富足的生活、物質享受,但真實感受的內容卻很少能挖掘到。

我並不是批評流行音樂不好,我只是想說,刀郎的歌曲,雖然可能不像網絡熱歌一樣廣泛流行,但他在表達深度、情感真實性方面,具有獨特的價值。

04

昨天晚上(2024年8月30日),他在影片號舉辦了首場個人演唱會,主題是【山歌響起的地方】。

聽過的朋友應該知道,裏面有部份老歌,也有新歌,身為觀眾之一,我跟很多人一樣,沈浸在這場視聽盛宴中近兩個小時。

鏡頭前刀郎已非往日模樣。他頂著光頭、胡子一把,不再像過去那樣每次都習慣性帽子,現在的他,仿佛是在用一種更直接、更坦誠的方式,與這個世界對話。

刀郎現在臉圓圓的,肚子也是圓滾滾的,讓人感嘆歲月不饒人;和以前那個瘦瘦的、有點青澀的他相比,現在刀郎看起來更成熟穩重,雖然樣子變了,但這種變化讓他的魅力增加了,也讓他看起來更有生活的味道。

他的歌聲依然動人,像沙漠中直沖雲宵的孤煙,也像山間清澈的泉水,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記憶。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則評價:

當我聆聽刀郎的歌時,感受到的不僅是曲調的悠揚和歌詞的直白,更是時代的聲音和個人情感的共鳴;他的音樂橋接了過去與現在,展現了一種獨特的時代感,與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產生了特別的聯系。

他的個別歌曲,似乎在敘述被歲月磨平的生活細節,讓人在忙碌和掙紮中找到一絲寧靜的慰藉;這種音樂的力量,是刀郎賦予旋律以外的深層意義,讓聽者在每一次聆聽中都能發現新的感觸和思考。

所以,當我試圖解答‘聽刀郎到底在聽什麽?’這個問題時,我發現,更多是在聽一種生活的態度,和一段青春的回響。

這場演唱會,從晚上8點持續到了深夜11點半,吸引超過5200萬觀眾的目光,累計點贊數更是突破了6億(還不包括回放時的數據)。

此前,周杰倫創下影片號演唱會直播記錄,最高為5000萬,也就說,這場演唱會,不僅破影片號歷史記錄,也再一次夯實了影片號在live的創新能力。

為什麽這麽說呢?

自打2022年開始,「線上演唱會」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了整個娛樂圈,從以往影片號發展來看,平台上線演出由兩類延展開來:

線上演唱會就變得很流行,整個娛樂圈都受到了影響。

影片號上演出分成兩種:一種是像羅大佑、崔健這樣的現場直播,觀眾可以即時看到演出並且互動;另一種是像張國榮、周杰倫那樣的「偽直播」,實際是提前錄好的,但看起來像是直播。

這種做法,不僅限於大型演出,還擴充套件到小型現場、線上音樂節和特別主題演出,形成一種獨特的路線,和抖音這樣的平台完全不同。

抖音可能更受年輕人喜歡,但影片號因為有天然社交內容,更容易在一開始,透過轉發朋友引爆圈層。

觀看本次直播時,我註意到,這次演唱會是「貴州習酒·知交酒」獨家冠名的;點刀郎的頭像就能看到贊助商的資訊,而且直播中用來與粉絲互動的道具,都是特別客製的。

還有,演唱會設定了場外互動區,觀眾可以進去問主播問題,這直接幫助了粉絲互動和轉化;我覺得,這種創新的演唱會加贊助模式的合作方式,對品牌、平台、歌手都起到了共贏效果。

所以,真心希望影片號,能繼續保持這種創新精神,吸引更多的觀眾和藝人,幫助我們找回漸漸消失的音樂記憶;也希望,每個藝人都能踏上自己的音樂旅程,講述關於愛與恨、善與惡、理想與現實的故事。

總結

人生,是一場探索。

有些人早忘了當初為什麽出發,變了模樣;但還有些人,他們不會被世俗影響,始終不改初衷,一直守護著內心最純真的部份。

刀郎就是這樣,他很專註,很清醒。希望他的這種精神,也能傳染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