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大型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亮相東藝

2024-03-28娛樂

3月25日晚,大型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上演。該作品是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主題引領」板塊的八台演出之一,並成為本屆「上海之春」亮相浦東的首台演出。

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於3月22日開幕,作為今年上海第一個大型文化節展活動,具有特殊的開局和引領意義。66台主體演出中有8台列為「主題引領」板塊,以重大主題為牽引,引導扶持主題創作,透過主題鮮明、各具特色的音樂作品,奏響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時代強音,以藝術形式展現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奮鬥之誌和發展之果。

【瀏陽河之光】作者鄧東源是湖南省音協主席,此番他帶領由湖南民族樂團為主力、輔以湖南三所高校的多位優秀教師的強大「民樂湘軍」陣容,與上海愛樂樂團攜手,以近90人的大編制共同演繹這首大型交響組曲。

整部作品分「序——主體部份——尾聲」三大板塊。「主體部份」分三個樂章,用13首樂曲講述瀏陽河動人故事。第一樂章講述一條古老的河,九道灣裏流淌著美麗神奇;第二樂章追憶「秋收起義」往事,講述一條紅色的河,流淌著英勇和壯烈;第三樂章以瀏陽煙花為切入點,講述一條奮進的河,流淌著新時代陽光下瀏河兩岸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裏運用大量民族民間音樂元素,尤其是瀏陽河流域的,例如:祭孔古樂、瀏陽花鼓戲音樂、客家山歌、長沙小調【洗菜心】、長沙山歌,包括戲曲。更重要的是,民族音樂素材、民族樂器與西方現代交響樂融合得非常巧妙,可謂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當時有很多人擔心民樂是否用多了。」鄧東源說,「但實際上大家聽了完整作品之後不但不感到厭煩,而且覺得由於地域性素材用得恰到好處,反而非常好聽。」

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在本屆「上海之春」舞台上熠熠生輝的背後,其實有著作者長達30年堅持不懈、反復打磨的創作歷程。鄧東源早在1995年就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又唱瀏陽河】,然而一首歌的成功走紅,並不能滿足他內心歌頌這條「母親河」的沖動,於是1996年他啟動了一項宏大的器樂作品創作計劃,最初確定的名字就叫【瀏陽河之光】。2016年,鄧東源將這首器樂作品中的片段改編成聲樂套曲作品【瀏陽河頌】;2017年他又把【瀏陽河之光】中涉及紅色旋律的部份改編成聲樂作品,創作了大型交響組歌【秋收起義】;之後再經過三年精心打磨,2019年鄧東源再將【瀏陽河頌】和【秋收起義】這兩個作品重新整合精簡改編成大型器樂作品。近幾年,他又將瀏陽河流域兩岸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融入作品的第三個樂章。就這樣,大型交響組曲【瀏陽河之光】終於在2023年成功上演。

這次參加「上海之春」,給鄧東源留下了「非常震撼」的感受。「我感覺這一屆‘上海之春’是大策劃、大創意、大主題、大格局!」鄧東源表示,「在‘上海之春’我們可以遇見中國最優秀的音樂作品、音樂家以及樂團,並且還有機會與他們合作!這是‘上海之春’給我們最大的收獲。」

文字:曹之光

攝影:唐淳

編輯 李誌

* 轉載請註明來自浦東釋出官方微信

*嘗鮮正當時!時令春鮮豐富春日餐桌 *丟勒、畢加索……大師版畫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