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沈騰壓軸出場,這國片有戲

2024-04-02娛樂

沈騰壓軸出場,這國片有戲

又一部圈內熱議,但觀眾不甚待見的「迷案 ——

上周六,電影【銀河寫手】上映。

豆瓣評分7.1。

票房350萬。

任何數據拿出來,都與之前業內的「吹爆」大相徑庭,不但比不上【 墜落的審判 】,甚至也比不上同期上映的【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

於是有人說,這不過是圈內自嗨的遊戲罷了。

就像【 永安鎮故事集 】。

最終落得個雷聲大雨點小的下場。

老實說,Sir很久以前就看了這部【銀河寫手】,甚至還和導演聊過很長一段時間。

如今電影上映。

也終於可以冷靜下來,好好聊聊影片的得失了 ——

銀河寫手

01

首先要說的是, 【銀河寫手】是一部純純粹粹的商業片

相比於同樣是講娛樂圈的【 紅毯先生 】。

【銀河】顯然節奏會更快,笑點會更多,表達上面也盡量做到了通俗易懂,力求輻射範圍最大化。

影片說的是兩個編劇的「改稿之路」。

堪稱業內怪現狀大賞。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影視圈的編劇地位極低,但到底低到什麽程度呢?

簡單來說, 出師未捷「名」先沒

張了一(宋木子 飾)和孫談(合文俊 飾)作為新入行的編劇就遇到了這樣的狀況,他們寫出了一個自認為很牛的劇本,於是托關系找到了一個投資人,貝勒。

可結果呢。

貝勒說,他想提些意見。

於是兩人按照貝勒的意見改了一稿,但既然是貝勒的意見,總該給人署名不是?

編劇欄裏多了貝勒的名字。

可貝勒又說了,他還有些意見。

怎麽辦?

改。

就這樣一來二去,貝勒的署名從第三編劇變成了第一編劇,甚至於最後還成了總編劇。

人家還斬釘截鐵地說了。

我啊,這是為你們好,沒我這樣名人的名字,誰看你們倆小編劇的劇本呢?

有道理嗎?

確實。

可業內許多人也正是利用這樣渠道不通的不合理的現象,侵奪新人的成果,在不斷地扮豬吃老虎的過程中,變成了真正的老虎。

這是「騙子」。

「騙子」之余,【銀河寫手】說的最多的卻是一次正規的合作,也就是說,當你的劇本真的賣出去了,會遇到什麽情況。

一句話形容就是,這才是 萬裏長征第一步 啊。

作為投資方,對劇本的考量邏輯很簡單,我投了那麽多錢,能不能收回成本,以及幸運的話,能不能賺到錢。

於是延續那些被驗證的經驗,就成了最優選。

比如說,影片裏投資方覺得男主這個角色不夠孤獨,於是建議改名為「張偉」,或者覺得萌寵更有市場,將男二從人物變成了一條狗。

你說編劇改不改?

人家手裏握著錢呢,你不改,不就是親手放棄了專案?

或者說,影片裏最大的沖突——

合理性。

片方從大眾的視角出發,認為事件需要合理性,而細節不需要,但編劇會從現實的邏輯出發,認為事件不需要合理性,細節則需要。

舉例來說。

兩方爭議最大的兩個點,一是資方要求寫清楚故事裏主角的愛情鋪墊,一是希望給男主增加一個外賣員把餿掉的外賣吃掉的場景。

這兩點編劇都不同意。

他們覺得,人生其實並沒有什麽邏輯,有可能有人毫無預兆就出軌了,有可能昨天談笑風生的朋友,今天就自殺了。

這個世界沒有合理性可言。

可與此同時,他們更講求細節上的合理。

外賣員怎麽可能吃到餿掉的面條?以現在的商家技術而言,是不可能發生短時間面條餿掉的情況的。

總之就是。

沖突不斷。

於是一個劇本,改了一年也沒改好。

最終怎樣Sir不劇透,但整體的觀感就是,【銀河寫手】的創作者用了大量類似短影片風格的手法,把一個本該屬於業內怪談的故事通俗地呈現了出來。

就像那段「小帥小美」的解構。

不但會讓業內觀眾會心一笑。

哪怕是對這個行業毫無了解的人,也很容易理解。

而這。

也是【銀河寫手】最突出的優點。

02

當然,業內的「吹爆」不止是因為它說的是「圈內怪談」。

而是 共情

人們看著銀幕上真實的地標,看著那些現實的困境,很容易聯想到自己那些不堪回首的經歷。

這與主創的經歷分不開。

在那次聊天中Sir才得知,原來故事裏那些「痛點」,都是來自於他們的親身經歷。

只不過。

他們選擇笑著將它講出來。

比如「焦慮癥」。

片中關於焦慮癥有一段極其風格化的描述,說張了一因為不斷地修改劇本,導致焦慮癥發作。

只要一開啟手指頭,全世界的噪音仿佛都向他襲來,但只要一捏住,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於是在跟甲方開會時,他就一直緊捏著手指頭,這樣就聽不到對方說話了。

這段描述其實是奇觀化的。

看起來就像是胡編亂造,制造出來的笑點。

但其實。

這種焦慮癥本身,則是來源於編劇之一高群的親身經歷。

據說,是有一天晚上他感覺自己快不行了,於是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出的診斷是驚恐發作,也就是焦慮癥的一種。

甚至電影裏的那張病歷單,就是根據高群真實的病歷單改造的。

或者「話語權」。

影片裏的周可可其實是個不太被看重的角色,一直疲於應付各種要求,也沒有什麽堅持,哪怕是網大,她也照拍不誤。

可這樣一個偏「負面」的角色,原型則是導演單丹丹。

單丹丹自認為是一個小鎮做題家,從山東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後來因為傳統媒體前景堪憂,她轉行做了編劇。

花了十年,她才在這個行業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作品。

她把自己的經歷投射到了周可可身上,在電影裏的劇本研討會上,台詞不多的她還是說了一句,「感覺女主角像是工具人」。

這也是單丹丹對在電影裏投射的角色的自嘲。

其他的例子還很多。

比如笑得像向日葵的演員鄭飛,前幾天還在飯桌上跟大家嘻嘻哈哈地吃飯,但沒多久就收到了他跳樓自殺的訊息。

這個角色來源於另一位導演李闊身邊人的經歷。

或者電影裏編劇不斷被投資人餵餅、拿到劇本費後爭吵如何分成、專案進行不下去被制作方換掉的故事。

也在這個行業裏屢見不鮮。

就像單丹丹說的,「一個人一不小心地把內心的東西露出來了,才尷尬,我很享受(這種尷尬)。」

【銀河寫手】所做的也是暴露自己的尷尬,並用喜劇的方式包裝起來。

它並沒有那麽鮮血淋漓。

但又直擊現實。

也正是這樣,業內才會有那麽多的喜歡與贊美,不但周星馳、姜文等人誇贊「超出預期的好」,甚至沈騰也為表支持,0片酬客串了電影的一個鏡頭。

作為處女作。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他們已經贏了。

03

可惜的是,這樣的「共情」,似乎很難抵達普通觀眾。

口碑很能說明問題。

電影開分7.3,兩天之後掉到了7.1,豆瓣的前幾條熱門影評中,除了主創訪談,都是一星的質疑。

真的這 麽差嗎?

未必。

但由於一些邊邊角角的設定,引發了這樣的不滿,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了,這個故事並不如片方宣傳的那樣,可以引發「打工人」的共鳴。

它不是【年會不能停!】。

它其實是更通俗版本的【永安鎮故事集】。

之所以如此當然是 視角 的原因。

就像很多人無法共情【紅毯先生】的大明星視角,人們也無法代入一個編劇的視角。

就像影片吐槽的「編劇是服務業」。

雖然創作者是在調侃,而且語帶不忿,但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觀眾來說,會覺得你實在是太高貴了,服務業怎麽了?就天生低人一等?

這是視角造成的理解偏差。

再加上那個所謂的【七秒人】劇本,雖然影片一直說它很牛,但觀眾其實並不能真的體會到它牛在何處,於是在這樣語焉不詳的情況下,人們很難會關心一個編劇的遭遇。

因為它是籠統的。

沒有落在實處的支撐。

而同時,【銀河寫手】自身表達的 態度 也讓觀眾無法共鳴。

【年會】大家嗨的是什麽?

其實是對整個生態,尤其是領導層的誇張刻畫,雖然最後仍然是「青天大老爺」的模式,但在這過程中,那種自下而上的諷刺讓很多人很解氣。

而【銀河寫手】呢?

對資本的態度其實很曖昧。

它一方面訴說著自己的委屈,而另一方面又同時表達了對資本的理解,這造成的結果就是,明明是不得已的妥協,但在大眾眼裏,就顯得很自戀。

這是很多人覺得矯情的原因。

但。

即便如此,Sir也覺得影片其實是值得一看的。

不是它拍的有多好。

而是它的 稀缺性

就像影片提出的問題,故事裏的人物為什麽要成長?不成長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劇本了嗎?而Sir想說的是,電影為什麽要最大限度的共情?只有一部份人喜歡的電影就不能稱之為成功了嗎?

尤其是這樣拍攝電影圈故事的影片。

哪怕是【南海十三郎】,哪怕是【曼克】,也註定討好不了所有人吧?

如果它們上映。

會不會同樣票房慘淡呢?

可惜的是。

在當下,當電影變成純粹的商業行為,那些商業上不成功的往往就會被認為是失敗案例,這導致這世界「正確」的電影太多了,討好大眾的電影也太多了。

電影變得一模一樣。

就像影片的結尾。

一百年後,AI時代來臨,由人類創作的一部劇本被挖掘出來。

它被賦予的意義是:

拯救人類創作欲的最後希望

我們不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在創作者普遍習慣了投其所好的套路後。

連創作欲。

都需要別人來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