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娛樂

鋼琴家謝承峯首張專輯「告別」過往

2024-02-01娛樂

近日,鋼琴演奏家謝承峯發行首張個人專輯【告別】,收錄了蕭邦【第二鋼琴奏鳴曲】、蕭泰然【回憶】【告別練習曲】等7首中外經典鋼琴作品,以精湛的演奏技藝詮釋了不同作曲家風格迥異的樂曲。「專輯【告別】與聽眾分享我的人生感悟,也提醒自己:放下各種無謂的執著,接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內心帶著我們前行。」謝承峯說。

與過去作一場告別

「其實,我很早就想留下一些自己對音樂的感悟。但很多事不能強求,總要等到合適的機緣到來。」疫情期間,謝承峯重新翻閱作曲家蕭泰然的作品,內心深有感觸,「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會歷經靈魂的暗夜,但那些痛苦都將化為人生最大的恩典。」

蕭泰然被譽為「中國台灣的拉赫瑪尼諾夫」,其音樂創作富有抒情性和敘事性,作品常常表達對人性、社會和生活的思考與探索,情感細膩深刻,充分展示了作曲家敏銳的音樂洞察力和感知力。

「【告別練習曲】是蕭泰然的晚期作品,當時,作曲家病痛纏身,移居美國,思念故土,音樂中蘊含豐富的情感。而疫情期間,我們也遇到了很多事情與困難,這首作品令人產生共鳴,讓我想要與過去作一場告別。」2022年,謝承峯以「告別」為題開始策劃個人首張專輯,最終選取了7首自己鐘愛的,與「告別」有著內在關聯的中外經典作品,在華東師範大學支持下,由錄音師張遠 擔任錄音,完成個人鋼琴演奏專輯【告別】的錄制,由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行。

告別是感傷的,也是幸福的

專輯【告別】中收錄的這7首作品中,蕭邦【第二鋼琴奏鳴曲】刻畫人性的真實;蕭泰然【回憶】【告別練習曲】抒發著情懷,寄予了渴望;李未明的【花鼓春吟】與莫札特【F大調鋼琴奏鳴曲】、舒伯特【f小調即興曲】,滲透出幸福與希望;李斯特改編自舒曼的【奉獻】既奉獻給過去,也呈獻給未來。謝承峯以精湛的演奏技藝詮釋不同風格,音樂表達流暢,情感細膩真摯。

專輯中,【花鼓春吟】是首次公開發行錄音。十年前,謝承峯在廈門鼓浪嶼鋼琴藝術節首次演奏這首作品,展現青春熱烈的情感,「音樂中彌漫著春天的氣息,洋溢著幸福的感覺。」

隨著閱歷的豐富、知識的積累,鋼琴家對音樂有了愈加深入的理解,詮釋也發生著改變。如今,謝承峯再次演奏這首【花鼓春吟】,體味出更深層的意味,「【花鼓春吟】仍然是幸福的,但並非流於表面,而是歷經磨難後的幸福,底色中有著淡淡的感傷,而‘告別’不僅是感傷的,其本質也是幸福的。」此次錄制【花鼓春吟】,謝承峯對結尾進行了修改,加入華彩樂段,表達內心感受,「告別,其實是一種恩典、一種慶祝,如果向自己不好的習慣、不好的人或事告別,難道是不好的嗎?除此之外,我們也要學習向好事告別,謝謝它曾經的到來。事情不論好壞,我們都要充滿感恩地和它說‘再見’。」

僅有完美的技術是不夠的

謝承峯於美國辛辛那堤音樂學院完成鋼琴演奏專業博士學業,師從尤金·普裏多諾夫(Eugene Pridonoff)教授和伊莉莎伯·普裏多諾夫(Elizabeth Pridonoff)教授。作為施坦威藝術家,他有著開闊的音樂視野、深厚的音樂素養和廣博的音樂知識,經常在世界各地演出、講學、開設講座,享受自己作為演奏家、學者、教師、演講者的多重身份。

作為鋼琴教師,謝承峯擁有獨特的教學經歷——從東北的沈陽音樂學院大連校區,到西南的貴州師範大學,再到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感受了中國各地的人文環境和風土人情,認識到真實的鋼琴教學現狀。他了解鋼琴教師的需求,為研究生開設「鋼琴作品文獻」「鋼琴教學法」「鍵盤表演實踐」課程,以巴哈、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蕭邦的作品為議題開設專題講座,邊演奏邊講述。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並非誇張之語,而是鋼琴家辛勤勞作的寫照。」謝承峯對音樂表演和鋼琴演奏技術進行了跨學科思考。他認為,藝術創造是直覺式的,但這必須紮根在演奏者已具備爐火純青的技藝,以及完全理解作品每個層面的前提下,唯有如此,藝術層次才能提升。

因此,要成為一位成熟的音樂家,僅擁有完美的手指技術是不夠的,更要結合自身對作曲家風格的理解,賦予音樂以獨有的情感。而現實情況是,演奏者對音樂理論涉獵甚少,缺乏充分理解樂曲的能力,與此同時,音樂學者更專註於理論,常常忽略站在演奏者角度對音樂作品進行闡釋。謝承峯將自己豐富的表演經驗與深刻的理論分析相結合,撰寫學術專著【漫遊黑白鍵——西方鋼琴作品解析與詮釋】,於2019年出版,幫助讀者學會演奏變化豐富的聲音,掌握風格的詮釋。

「文字永遠無法取代聲音。音樂必須經由聲音的傳播才有意義,聲音以更為直接的方式與聽眾產生共鳴。」謝承峯將多年表演經驗與理論研究成果,用聲音表達記錄在專輯【告別】中,希望與聽眾心對心地直接交流,產生共振,透過音樂向每個人的過往告別,重新開機新生。

盧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