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個匯聚名師名家,致力於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高喊「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口號的傳統文化節目在中央電視台的科教頻道橫空出世,該節目一經播出,就收到了巨大的反響。
一時之間,幾乎人人都在討論這一節目,就連學校的老師都推薦學生們去看,不少家長也自發的和孩子一同看起這一節目來。如此火爆的節目,就是【百家講壇】。
在【百家講壇】播出的前幾年,由於請來的學者大多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具有十分強的專業性和真實性,再加上一些藝術的加工,減弱了這些專業知識的嚴肅性,使學者們傳遞的知識更加通俗易懂且增添了一定的趣味。
這就保證了節目既不失真實,又容易讓百姓們接受,做到雅俗共賞。加上當時追求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潮流,普通大眾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而【百家講壇】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口號恰好滿足了這一需求,於是【百家講壇】很快就在全國各地爆火,可謂是紅極一時。
【百家講壇】的播出,不僅滿足了當時人們的文化需求,更是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眾生活當中去,打破雅和俗之間障礙的一次創舉。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初心、形式等方面都不錯的節目,在火爆了幾年後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收視率也開始連年下降,面臨著出局的困境。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呢?
首先,【百家講壇】所傳播的內容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而要講到中國傳統文化,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談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歷史是具有一定嚴肅性和學術性的,因此受眾範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除此之外,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道得明的。因此對於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大眾是否願意聽,聽得懂,如何把握雅和俗的尺度,真正做到雅俗共賞,這些問題都是節目組需要考慮的。
最初,【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向大家傳遞的見解和思想都能和廣大觀眾相契合,引起觀眾們的認同和共鳴。但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隨之變化,追求中國傳統文化的浪潮也逐漸褪去,觀看【百家講壇】的人也就變少了。
同時,互聯網開始迅猛發展,許多同類別的節目層出不窮,人們獲取文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對【百家講壇】的關註自然也就少了。
這樣的變化是一個電視節目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只要進行正確的創新,跟上時代的腳步,【百家講壇】或許還能夠在傳播中國文化的舞台上多活躍幾年。
事實上,【百家講壇】的制作組在認識到這一問題後也確實做出相應的改變,在其收視率過低之後,制作組在節目的形勢進行了一些改變,增強了節目的娛樂性,把天平向俗一側傾斜。
在這樣的變化下,讓一位專家講述另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成為讓這一期節目收視率提高的法寶,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講人也在這種模式中獲得了名聲等紅利,成為學術明星。
逐漸地,雅俗共賞地平衡被打破,天平越來越向俗的一側傾斜,庸俗化、娛樂化成為了節目手中的流量密碼,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講人也因此失去了治學嚴謹的態度,所表達的觀點也存在這不少硬傷,比如於丹在解釋儒家經典中經常出現的「小人」形象時,「創造性地」將他們解釋為「小孩」,讓人難以理解,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甚至還有學者沒有自己的看法,而是直接上來講述前人的想法,如此敷衍了事的態度,觀眾自然不會買賬。【百家講壇】從通俗化走向娛樂化,或許能夠成就一時的收視率,但長此以往,不僅會讓那些沖著學術性知識的觀眾失望,也會讓普羅大眾感到無趣,節目自然也就只能走向衰微。
除了節目變得娛樂化、庸俗化之外,主講人的匱乏也是後來【百家講壇】淡出觀眾視野的原因之一。其實,像【百家講壇】這樣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主講人只要有真才實學,言之有物,能夠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出去就可以,至於高大上的學術頭銜,只不過是起到一個錦上添花的作用罷了。
但是在一段時間裏,不少老面孔紛紛重新回到講壇。特別是那些曾經憑借著【百家講壇】收獲一大波流量和紅利的主講人,他們利用自己的名氣來回報節目組,希望能夠為「江河日下」的【百家講壇】再續輝煌。
像於丹三次登上講壇,都是講述【論語】,劉心武也卷土重來,講的也還是【紅樓夢】,而易中天則是「梅開三度」,開講先秦諸子百家。
只是一個學者能夠傳授給觀眾的知識始終是有限的,這些大名鼎鼎的主講人多次來到講壇,講述著和之前大差不差的知識,觀眾也很容易對此感到疲勞,久而久之,即使得知下一期節目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主講人,也很難提起興趣來了。
但尷尬的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隊伍十分稀疏,早年間推出的劉心武、紀連海、易中天和於丹都是大火的主講人,2007年雖然推出了蒙曼、王立群等主講人,但知名度和影響力遠不如之前的主講人,2008年以後,【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開始陷入後繼無人的窘境。
此外,【百家講壇】在後來雖在內容上進行了創新,但在形式上卻一直保持著「一張桌子、一位主講人、連講數期」,話語權一直都在主講人手中。
文化知識只能像輸液一樣輸送給觀眾,觀眾們只能一味地接受來自專家學者們所認為正確的知識,而不能各抒己見,講壇成了學者專家們的一言堂。
這樣的作法其實很容易讓觀眾們感到疲憊,就像在課堂上,如果老師一直講課,不和同學們互動,那講台下是不是很容易就會出現睡倒一大片的景象?
若是【百家講壇】能夠分享話語權,讓觀眾們能和學者專家探討,碰撞出新的火花,讓更多不同的聲音出現在節目上,或許能讓節目煥發出新的生機。
說這麽多,或許有人會把【百家講壇】銷聲匿跡的原因歸結為創新不足,但事實上創新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節目組的制作初心發生了改變,從原來的雅俗共賞變成了以娛樂化、庸俗化中國傳統文化來提高收視率。
其實萬事萬物都不可避免衰微,想要減慢這個行程,改變和創新是方法。但我們應該始終堅持本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的改變和創新。